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农村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研究

2018-03-10佟梦玮

关键词:优化研究

佟梦玮

【摘 要】所谓双创,是指我国各个城市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的具体行为,每一个地方双创的实际内容根据该地方的政策而定。比如,创文化农村、创绿色农村的活动。最近几年,双创理论一般是指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农村大学生创业对社会的发展而言,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论文针对在双创的大环境下,我国农村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优化措施展开详细的研究,为今后专业人士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Abstract】The so-called "double creation" refers to the specific behaviors established by various cities and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the actual content of each location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local policies, such as creating cultural country, creating green countryside activity. In recent years, the theory of "double creation" refers to the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hat the Prime Minister LI Keqiang has proposed. And the rural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 the context of double creation, the paper studies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of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mechanism of rural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rofessionals.

【關键词】双创背景;农村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研究

【Keywords】background of double creation; rural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mechanism; optimizatio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2-0082-02

1 引言

农村大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方面尤其自身的特点,他们比起其他大学生往往更懂得人情世故,往往更能够吃苦,更知道生活的艰辛,然而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加之父辈的影响,往往对自己的定位不到位,农村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要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优点,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的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社会各个体系不断改革变化的背景下,国家政府为了使农村大学生能够适应这样的变化,对教育体系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发展,运用各种手段扩大招生,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然而面对对应的岗位数量却是有限的。这就导致农村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会有巨大的压力。为了缓解这种压力,政府提出了双创的就业模式,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这种模式的发展。

2 当前双创背景下农村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问题分析

2.1 农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较弱、缺乏创新主动性

由于传统就业模式造成的影响,很多农村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一直没有得到发展,在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及教育理念相比城市里的中小学对创新这类教育近乎缺失。另外,其成长过程中,父辈们那种靠劳动力,通过辛苦劳作而换取家庭幸福的过程深深地影响着他们,这也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就业取向依然是以劳动密集型而非知识密集型的工作为主。

在教育体系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但是并没有受到学生的重视,其认为这项活动是专门为能力强的同学准备的。由于农村学生成长环境的因素导致能力强的人数有限,所以其认为这与他们毫无关系。而且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体系所做建成的大环境对此重视程度不够,对双创模式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致使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概念被扼杀在萌芽之中。

现如今随着科技化现代化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农村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越来越高。他们已经不再和父辈那样,只愿通过勤勤恳恳劳作,来换取幸福生活。作为年轻一代人,他们骨子里拥有和所有年轻人一样的激情,只不过他们的生活环境禁锢了他们的思维,禁锢了他们的行为。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对他们进行引领。

2.2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技术含量低,实践活动成果成功率低

在经过对各地大学生大量的实际调查研究后能够发现,现如今,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方向,大多集中在服务、零售、家教等专业技术水平不是很高的行业,针对互联网、软件等需要专业水平较高行业的创业比例仅占整体比例的6%,这就导致学生创业的整体水平科技型不强,尤其是针对农村大学生,在环境的制约下,这方面的能力更显不足[1]。除此之外,对于学校组织的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参加过,这样不重视实践的行为,使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并不能够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无法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常此以往,最终会使大学生就业、创业结果成功率较低,不能提高地方以及整体社会的经济发展。

2.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工作责任不明晰、教育停滞于表象

在对经过大量实际调查研究后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能够看出,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是由校长主管,思想政治研究部、团委、学生管理部门、就业指导部门分管,来完成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教育工作以及具体的时间活动。并没有设置专职的部门对此进行管理,这明显地体现出相关教育部门对此并没有过多重视,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创业效果难以提高。与此同时,这些具体的管理工作者对自身的职责范围了解得不够深入,政府教育部门对此没有积极参与,将此项活动的管理交给非教育部门来完成,导致体系混乱,无法使大学就业、创业教育与学生专业合理的联系在一起,学校各个部门之间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也无法完善的配合。endprint

3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的措施

3.1 政府加强就业政策的保护,高校指导大学生学习教育政策

针对大学生教育相关的制度,政府和学校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将良好的就业环境作为基础,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2]。针对政府下发的一系列对农村大學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学生要详细了解,在就业、创业时能够合理地利用,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以及创业项目。

3.2 大学生要调整就业期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由于学生还没有走进社会,对社会的实际情况了解并不准确,再加上对自身认识不清楚,只选择工资高、环境好的工作,导致在选择职业时,能力无法达到职业的标准。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使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积极的职业观念,以国家的利益为第一选择目标,选择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职业。与此同时,对大学生创业要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并积极动员农村大学生到农村偏远地区支教,不忘本。

3.3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拓宽就业的渠道

在各行各业中,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行业能够长久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能力的长期发展,离不开人们对各个专业知识的创新,所以,创新对我国整体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最近一段时期,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潮流逐渐普及,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就业模式,也激发了大学生对就业形式的创新。比如学医的同学可以考取相关证书后开办个人诊所,特别是针对农村学生,在乡村开办诊所,为广大农民群众看病提供方便。这种模式,不仅减轻就业压力,而且促进经济发展[3]。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实施双创模式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不足,比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主观能动性不足,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技术含量低,实践活动成果成功率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工作责任不明晰、教育停滞于表象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完善,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拓宽就业的渠道,政府加强就业政策的保护,高校指导大学生学习教育政策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大学生就业、创业之路畅通无阻。

【参考文献】

【1】樊泽民,陈怡琴.农村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解析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理论版),2015(10):49-53.

【2】刘宏波,黄斌,于新,等.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及对策——基于社会学的视角[J].高等农业教育,2016(3):87-91.

【3】付强,牟棉.“双创”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6(20):104-106.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化研究
优化问题设计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