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侗族大歌

2018-03-08杨秀

知识就是力量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歌童声鼓楼

杨秀

2006年5月,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侗族大歌荣列其中。当时的申报单位是贵州省黎平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2009年9月,侗族大歌又被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这是来自国家和联合国层面对侗族大歌的重视与推崇。

初识侗族大歌

拥有如此殊荣的侗族大歌,到底指的是什么?

文化部主管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联合国名录”条目中对侗族大歌做了如下描述:“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侗族民间多声部民歌的总称。包括声音歌、叙事歌、童声歌、踩堂歌、拦路歌。‘众低独高是其传统的声部组合原则,优美和谐是其鲜明的艺术品格,歌师教歌、歌班唱歌是其全民性的传承方式。它所承載和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

这段话的信息量很大,单是第一句就能标示出“无伴奏”“无指挥”和“多声部”等关键词,紧接着对其内容分类、组合原则、艺术品格和传承方式等都做了精要提炼。下文将在这段描述的基础上,对侗族大歌做适当的扩展介绍。

走进侗族

侗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和湖北等省、区。侗族有本民族语言,却无文字。传统生产以农业为主,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兼营林业。侗族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鼓楼是侗族人议事、娱乐的公共场所,族内的重大活动都在鼓楼里举行,大歌对唱就是在鼓楼里进行的。

侗族人常说:“饭养身,歌养心。”有饭吃、有歌唱,才是他们身心健康的必要保障。他们视歌为宝,会唱很多歌的歌师很受族人尊重。一代代歌师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教年轻、年幼的人唱歌。侗乡一直有“民歌之乡”的美誉,至今还有“行歌坐夜”的古风。

侗族不仅以歌传情达意,更通过歌的传唱来传承民族历史、人伦礼俗和生存智慧等知识,即所谓的“汉人有书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从古至今,侗族大歌历经沧桑传承下来,走出本民族,走出国界,赢得了世人的侧目与惊叹。

侗族大歌知多少

侗族大歌是侗歌中的精华,主要流行于侗语南部方言第二土语区的贵州黎平、从江、榕江和广西三江四县。无指挥、无伴奏的纯唱功表演、众低独高的多声部组合,呈现出来的无疑是当之无愧的“天籁之音”。侗族大歌的每个歌班包括至少一个领唱、一个高音和若干低音。几乎每个侗寨都有歌班,歌班的组建一般遵循同族、同性、同辈的原则,由本族或本寨的歌师在农闲时传授,年轻人只有学好了才能去参加鼓楼的对歌。大歌的多声部合唱形式是领唱与众唱相结合。通常情况下,低声部由众人唱,声音大;高声部是一个或两三个歌手在低声部旋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即兴变唱。

大歌的侗语记音为“嘎老”,“嘎”就是歌,“老”含有篇幅长、人多声多和古老之意。大歌结构一般由句、段、首和组构成。歌词讲究押韵,曲调优美,多采用比兴手法。歌唱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声音歌、叙事歌、童声歌、踩堂歌、拦路歌和伦理歌等,它歌唱自然、劳动、爱情生活及人们的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之声。其代表性曲目有《蝉之歌》《大山真美好》《装呆傻》和《松鼠歌》等。

声音歌

声音歌是大歌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侗语称“嘎所”,“所”音在侗语中有声音、气息、气力和生存等含义,这里专指人声的优美。这类歌的歌词一般短小,突出歌词之间和之后相当长的衬字及曲调,拉腔时几个歌手轮换唱高音,使高音之间此起彼伏,低音一般由其他歌手齐唱一个长音,与高音形成反差,相互映衬。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之声,常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命名,如《蝉歌》《三月歌》等。

叙事歌

叙事歌以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侗语称“嘎吉”。这类歌音乐旋律舒缓,大多低沉而忧伤。以单人领唱、众人集体在持续低音上唱一个固定衬词为主要表现方式。这类歌的歌词一般较长,因此,领唱者必须有惊人的记忆力和丰富的情感表现力。典型的“嘎吉”曲目多以故事主人公名字命名,如《元董之歌》《孔子之歌》等。

童声歌

童声歌,侗语称“嘎腊温”,是儿童游戏娱乐时唱的多声歌。这种歌歌词简短,曲调欢快,以齐唱为主,合唱为辅。歌名多根据内容来定,如《蚂蚁歌》《探外婆》等。

伦理歌

伦理歌是以劝教诫世为主要内容的歌种,侗语称“嘎想”。伦理歌旋律起伏不大,主要注重歌词内容的表达,歌词以称颂或讽刺为主,是安定劝抚侗家人的主要伦理手段。主要曲目有《父母歌》《公婆歌》《单身歌》《懒汉歌》等。

侗族大歌的传统演唱场合非常讲究,除平时教唱练习外,只有在重大节日、集体往来或接待远方贵客时,才在鼓楼里演唱。大歌的传统展演是在不同房族、不同性别的歌班对唱中进行的,其典型的演唱形式是异性之间对唱。

侗族人会在春节、吃新节和侗年节等传统节日演唱大歌。吃新节是在农历六七月份早稻成熟时进行,届时,家家祭祖、尝新米饭,庆祝丰收,同时举办唱大歌等活动。除了传统节日,农闲季节村寨之间的集体交往,也唱大歌。这种约定俗成的集体活动,侗语称“委嘿”,是指一个村寨的歌班集体到另一个村寨“行歌”做客。一般来说,两个寨子之间通常有姻亲往来,一个寨子先发出邀请,对方会选出本寨最有实力的歌班在天黑前后应邀前来。男队和女队对排坐在鼓楼里唱和,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对唱上几天几夜,兴尽方歇(俗称“坐夜”)。对唱过程中以歌为媒的情谊表达为多。

如此优美的侗族大歌,长期以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贵州黎平县侗族民间合唱团进京演出侗族大歌,才打破了侗族大歌长期与外界隔绝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侗族人走出大山、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认识、享受到侗族大歌的美妙。侗族大歌的完美展示,扭转了国际音乐学界认为中国没有多声部复调合声艺术的定论。对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学界而言,侗族大歌都是一个难得的瑰宝,值得我们好好珍惜与传承。

(责任编辑/岳萌  美术编辑/刘强)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歌童声鼓楼
童声飞扬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夏 天(童声合唱)
侗族大歌传承的结构
——基于从江县侗族大歌传承实践的分析
鼓楼颂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民间音乐类】 侗族大歌
Land of the Dong Minority
侗寨鼓楼传歌声
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剧照
南京鼓楼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