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服务”在高校宿舍管理中的重要性

2018-03-08石绍军

记者观察 2018年24期
关键词:有偿宿舍个性化

文/石绍军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在宿舍管理方面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和矛盾。一方面高校在宿舍制度建设方面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完备宿舍管理系统和管理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学校在经费投入上严重不足。虽然部分高校的学生处、后勤服务中心、保卫处等部门都参与了宿舍管理,可以说是“齐抓共管”,但由于协调不利、职责不明、标准和政策不统一以及互相交叉的现象严重,导致宿舍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性较低。这种相对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发展,令学生难以接受。因此不少高年级学生擅自到校外租房居住,以满足自己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需要。据调查发现,超过20%的大学生有到外面租房子的意向。

一、现阶段高校宿舍的基本条件和管理现状

(一)宿舍设备水平落后与学生高标准、高需求之间的矛盾

各院校基本上延续了传统宿舍的配置模式,宿舍内一般只有床、桌、凳子、柜子等基本的生活设施,不能满足现在学生需要的单独卫生间、空调、热水器、洗漱干湿分离等条件。再加上近年来南方或部分北方院校夏季天气炎热、冬季异常寒冷使学校的宿舍条件和学生家庭的基本条件形成强烈的反差,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近几年学生要求宿舍装空调的呼声此起彼伏,各大高校对学生要求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宿舍装空调甚至成为学生择校的条件之一。老旧的电力设施、用电负荷过高给高校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由于宿舍配套不完备使学生私自购买大功率电器等设施,造成很大的宿舍安全隐患。

(二)团队的僵化、管理模式上的老旧落后与社会发展迅猛的矛盾

管理队伍长期默守陈规、缺少学习与进修、思维模式固化,导致现在高校为了宿舍管理的方便,基本上按照传统以年级和专业进行划分,管理模式的简单化已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趣味化的发展需要。宿舍基本上以定期检查为主,模式比较僵化,不利于宿舍管理与创新。与当今社会服务的迅猛发展相比较,两者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

(三)宿舍管理缺少创新与社会日新月异的矛盾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服务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服务时代,个性化服务与服务定制屡见不鲜。但是高校的宿舍管理模式仍然延用几年、十几年的管理模式,与学生现在的需求不相符。同时宿舍管理缺少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激化了很多现实中的矛盾,也加大了宿舍管理的难度。宿舍是学生除了教室学习之外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没有合理的空间和必备的设施,宿舍的生活情况基本上就比较单一,宿舍只剩下睡觉和上网的功能,从而削弱了宿舍育人和教育的功能,也削弱了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同时也不利于宿舍管理的创新。

(四)学生个体素质差异与宿舍生活单一的矛盾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同时现在的学生以“90末”“00初”的孩子为主。这些孩子生活和成长的环境比较优越,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和宝贝。家庭生活条件优越与宿舍条件差形成反差,且他们的独立性较差,集体责任感也较差,传统的高压式管理很难解决宿舍管理的问题,给宿舍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二、“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为动力”, 对高校宿舍管理进行改革

高校宿舍管理应该引进和融合一些商业化的服务管理理念,因为宿舍不只是学生住的地方,同是也是学校教育的另一个教室。因此,宿舍管理应“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为动力”,对高校宿舍管理进行改革。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宿舍条件和品质

现在的大学生对宿舍设施升级、服务品质的要求逐年提升,原有的老旧宿舍升级改造迫在眉睫,新的宿舍严重不足。学生在择校的过程中,宿舍已经是学生择校时非常重要的指标,好的住宿环境可以提升高校的竞争力,学生对空调、热水器等电器设备的要求更高。优质的住宿环境不仅能消除来自天南地北的大一新生不必要的适应期,而且可以让他们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到新的生活中。

(二)加强宿舍分配的科学化

突破传统的宿舍管理理念,引进西方的管理模式,打破年级的界限,破除专业的隔阂,以床位为基本单元,实行混编的模式。在提升学生素质的同时加强不同地区学生以及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互信,加强专业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三)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提升宿舍个性化服务和服务的品质化

传统的宿舍基本上只具备住宿的功能,严重地限制了学校宿舍的教育功能。高校应该在宿舍区域内设置一些多功能的区域,比如图书阅览室、健身房、咖啡厅等,使学校的宿舍区具备一些社区服务的功能,让学生不仅可以住,而且有其他的功能选择,丰富他们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不同的学校可以按照不同学院的文化内涵提升宿舍文化建设,丰富宿舍区的文化氛围。进一步丰富文明宿舍的评选标准,由卫生优劣为标准的文明宿舍评选模式到宿舍文化建设占到一定的比重的新模式。让学生在宿舍里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营造个性化十足的宿舍环境。

(四)加强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创新管理思路

学生是宿舍区的主体,作为成年人的学生也应该是宿舍管理的主体。在宿舍管理的过程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听取学生的意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学生的需求,从而降低后续管理的矛盾点。同时提升家长在宿舍管理与服务方面的参与度,学生的管理需要家长的参与,单靠学校和宿舍管理制度很难解决所有的问题,利用多元化的力量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五)与社会服务品质接轨,引进有偿服务

现在的独生子女独立性较弱,甚至难以处理好一些基本的生活卫生问题。而且受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学生的思维理念也在变化,因此学校要积极提升服务水平。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存在很大的弊端,合理的有偿服务可以弥补在学生管理方面的不足,比如有偿保洁、有偿洗衣、有偿配餐等。这些个性化服务也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够脱离社会。

(六)有偿服务项目提升保洁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的保洁队伍一直是管理的难点之一,学校保洁人员往往学历层次低、人员数量大、年龄大,而保洁人员收入过低也导致学校的管理难度较大。高校开展有偿服务,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保洁人员的收入水平。当保洁人员收入提升了,保洁人员的归属感就会大大提升,同时关于保洁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就能够更好地推行,保洁队伍也会更加稳定。稳定、有序的保洁团队也是提升宿舍品质的重要条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宿舍管理是一个非常大的服务市场,只有将高校宿舍管理和社会接轨,把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相结合,才能在未来的教育服务中进行创新,以适应未来高校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有偿宿舍个性化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热得快炸了
学校到底是谁的
军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任务 基本完成
企业排污步入“有偿”时代
对教师有偿补课要分而治之
吃货的世界
热得快炸了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