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为彼岸,只为海
——催生“四有好老师”的本土教育家研究路径

2018-03-07笪红梅江苏省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未来教育家 2018年1期
关键词:丹阳教育家大师

笪红梅/江苏省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回应呼唤

“地域学派教育家成长研究”的灵感之一是来自基层的需求。比如江苏省丹阳市教育局的课题——《丹阳教育家教育思想实践与发展研究》,被确定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资助课题。他们以课题为引领组建联盟校,开展理论与行动研究,做得风生水起,硕果满枝。他们那种立于时代之巅的文化自觉,你不能不为之动容!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未来教育家》总编辑刘堂江《攀登三重境界》

刘会长对丹阳本土教育家研究的充分肯定,给了我们丹阳教育研究继续前行不断创新的动力。

呼应《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的“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美好愿景,我们从“教育家办学”到“教师工匠精神的打造”,积极探索催生“四有好老师”的本土教育家研究路径。以“‘四有好老师’核心元素与本土教育家成长研究”为主题,在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从理论到实践的系列研讨活动,活动历时两个月,历经六个专场,在学校教师中产生积极反响。

崇尚大师

围绕主题,认真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的核心元素及内涵;深入挖掘丹阳本土教育家成长、成功历程中“四有好老师”核心元素体现;探究教育家思想对催生“四有好老师”的特殊意义和现实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第30个教师节之际,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体现了思想育人,道德育人,知识育人,和谐育人的导向。

以“四有好教师”为视角,我们再次面对丹阳本土教育家,更加感受到支撑大师情怀的“工匠精神”。马相伯,毁家办学、创建震旦学院、复旦公学,教育救国、百年呐喊,提举纲领、开示门径,开宗明义、力求自主;吕凤子,毁家兴学、三办正则,穷异成异、尊异成异,人生制作即艺术制作;吕叔湘,文化救国,求真能贱、龙虫并雕,知行合一;匡亚明,教育兴邦,追求卓越,教授治校、学者治学、教师第一;戴伯韬,科学兴国,以人为本,注重实践,学做创结合,教学做合一。

五大教育家,立于时代之巅,以教育救国兴邦为己任。他们以言传身教示范处世立身之道,他们用坚强的脊梁树立牢不可摧的信念,他们以“直与青云齐”的至高境界,修己、立人、至善,他们的思想和精神闪烁着人性中永恒的光辉,为我们提供了一方学术研究的厚土,对于培养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具有引领和指导意义。

达成共识

经过研讨,达成共识,“四有好老师”的本土教育家研究路径为:保持宏观视野,立足草根原创,坚持行动研究。

保持宏观视野

中国进入新时代,教育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教育需要好教师。理解习近平同志的“四有好老师”,要与“四个引路人”(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与“四个相统一”(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结合起来认识。完整把握这个“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逻辑整体;“四有好老师”要与《教师专业标准》的教育专业规律联系起来加以丰富理解;“四有好老师”的“四有”概念要与相应的一系列教育教学行为联系起来加以实践性的理解。丹阳五大教育家曾经引领一个时代教育的发展,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回望教育家,他们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知识与仁爱之心上,无不出类拔萃。

立足草根原创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研究本土教育家,培养四有好老师,要立足草根原创。草根的就是本土的,草根的就是本真的,本土的、本真的是地域的,也是个性化的,坚持了本土本真就是坚持了原创。看未来往往不如看过去来得更清晰。我们立足草根原创,结合区域特定的历史文化、教育传统,开启教育家研究,探寻教育家成长成功的规律。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广泛阅读大师的作品与大师对话;我们实地考察,追寻大师足迹,回味大师们当年兴学、办学的艰辛与卓越;我们访谈大师后人,感受大师的遗风,从他们的回忆和追思中搜集珍贵的素材;我们跟高校院所联手,借助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力量,促进本土教育家研究。我们越来越清晰地发现了本土教育家成长、成功的规律:振兴民族的大师情怀,教育救国的教育理想,办学兴教的教育实践,学养丰厚的学问之旅。教育家的成长规律为“四有好老师”成长树立路标。为此,我们高举教育家的大旗,研究教育家的思想,遵循教育家的成长规律,探索“四有好教师”成长的策略。目标引领:以教育家为楷模,制定教师教书育人规划;开示门径:走教育家成长之路,坚持“龙虫并雕”的工匠精神,尊异成异的个性发展,奉献教育的大师情怀,教育强国的理想信念;项目抓手:在教育家的影响下,立足实际,寻求专业突破,促进教师自我更新。把教育家思想活学活用、实学实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把教育家思想研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坚持行动研究

催生“四有好老师”要与学校教师实践相联系,坚持“学生立场、校本视野、行动研究”。比如,丹阳正则幼儿园在探讨“新时代爱和美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的行动研究过程中,结合吕凤子教育思想,研究新时代“爱和美”教师的内涵,提升“爱和美”教师素养,形成爱和美教师团队,实施“聆听儿童、追随儿童、成就儿童”的行动。实践中他们不断探讨梳理“爱和美”教师专业素养的行为表现,即“聆听儿童”:陪伴、观察、点赞;“追随儿童”:发现、顺应、支持;“成就儿童”:合理儿童、尊异成异、自由生活,从而更好地实现“合理儿童的自由生活”的宗旨,构筑师幼共同成长的“爱和美”的精神家园,等等。

在“校本化”上发力,在行动研究中提升,发现具有教育家潜质的老师,树立身边优秀老师的典范,注入信仰力量,探索规律,总结经验,不断创新,能够催生更多的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

我们不可能都成为教育家,甚至可能一辈子也成不了教育家,但我们可以拥有教育家的志向、情怀、理想和精湛技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怀揣梦想、感恩和激情,执著行走在研究教育家成长,成为教育家的路上。不为彼岸,只为海!

猜你喜欢

丹阳教育家大师
孔门十二时辰
李丹阳雕塑作品
教育家与儿童
李丹阳
大师剪我也剪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爱读书的大教育家
教育家
Research on stateful public key based secure data aggregation mode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①
郭泰:行走在大地上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