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

2018-03-06王跃春

中外文摘 2018年6期
关键词:奥尔德阿姆斯特朗曾国藩

□ 王跃春

曹汝霖

事繁人众,能存在脑海中的往往是一些细节。

“五四”运动时被烧了住宅的曹汝霖,忆及他初次面见皇上时,有这样的细节:召见前一天,袁世凯把他叫到海淀晤面,嘱其“明日初次召见,特找你来,将应注意的仪注告你。这种过节,不可不知,以免失仪”。袁指导曹应怎样进殿,怎样跪对。尤其叮嘱说,应备一双护膝,琉璃厂有售,恐跪久膝麻,体力不便。次日,曹汝霖一一照办,招招受用。袁世凯从细节助人,足见用心。

著名童话作家严文井,曾任作协党组副书记。某次作协秘书长陈白尘率剧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出发之前严文井专程赶至陈白尘家,只为一事:告知陈白尘多备几双没有孔洞的袜子。因为日本人习惯进屋就脱鞋,以免丢人。陈白尘照此办理。回来特地感谢严文井在细节上的提醒,并回赠了几双日本尼龙袜子。

鲁迅先生曾说到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在《家诫》中教诲其子为人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如,长官处不可常去,也不可住宿。还有宴饮时有人争论,你可立刻走开,免得在旁批评,因为两者之间必有对与不对,不批评则不像样,一批评,不免受一方见怪。还有,人要你饮酒,即使不愿意,也不要坚决地推辞,必须和和气气地拿着杯子等等。鲁迅说,我们就此看来,实在觉得很稀奇,嵇康是那样高傲的人,而教子却要他这样庸碌。

1969年7月,尼尔·阿姆斯特朗代表人类将他的一只脚率先踏上了月球,说出了“我个人的一小步,是全人类的一大步”。而这一壮举背后有一个谦让的重要细节。同在飞船上的还有另外一位宇航员,名叫巴兹·奥尔德林。当飞船降落在月球之时,谁都知道第一个把脚踩在月球上意味着什么。但扶梯只允许一个人上下。奥尔德林并未犹豫地对阿姆斯特朗说,你先下去吧。阿姆斯特朗推辞。奥尔德林安慰他说,别担心,你会成为登上月球第一人,而我会成为返回地球第一人,回去的时候,我自然会第一个走下去的。

某些人,思想起变化是通过动作细节传递出来的。曾国藩在安庆时,某农家子弟前来投靠,一身寒酸,沉默寡言。曾国藩爱其才,让他留下。一个月后会餐,该人见碗里有一稗粒,便将其拣出才继续进食。曾国藩看在眼里,及时将此人遣走,并说:此人本是一乡人,来营不过月余,而即有此举动,我怕他见异思迁,日后反受其累。一粒稗子断了前程。细节不可小觑!

80年代初,黄永玉在去北京莫斯科餐厅用餐时,发现了一位名人,并注意到他用餐的细节。黄永玉记述:忽见伯驹先生蹒跚而来,孤寂,索寞,坐于小偏桌旁。餐至,红菜汤一盆,面包四片,果酱小碟,黄油两小块。先生缓慢从容品味。红菜汤毕,小心自口袋取出小手巾一方,将抹上果酱及黄油之四片面包,细心裹就,提小包自人丛中缓缓隐去。半月后,惊闻伯驹先生逝世。张先生一生喜爱人间美好事物,尝尽世上酸甜苦辣,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夫人潘素,系余同行。老人手中之面包,即为其带回者。情深若是,发人哀思。

猜你喜欢

奥尔德阿姆斯特朗曾国藩
巴兹·奥尔德林:第一个从外星球回到地球的人
尼尔·阿姆斯特朗: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
多病且可高寿一曾国藩的养生之道
从别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人
曾国藩的读书之道
你还是贼,他已是曾国藩
浮世绘
奥尔德森教授谈语言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