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经典浸润人生

2018-03-05闾小荣于辉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意图板书原文

闾小荣 于辉

[教学内容]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诵读“苏老泉……宜早思”,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并理解基本意思。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懂得从小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游戏复习巩固

师:前面我们已经背诵了《三字经》中的很多内容,现在我们来玩一个看图猜内容的游戏。比比谁猜得准、记得牢。

(出示蚕吐丝、孔融让梨和悬梁刺股的图画)

生1:蚕吐丝,蜂酿蜜……

生2:融四岁,能让梨……

生3:头悬梁,锥刺骨……

师:同学们真棒,学过的知识记得很牢固。老师的奖品是送给你们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苏洵。(出示苏洵图片)

(出示人物简介,师介绍)

[设计意图]古文距离学生是遥远的,但是,以看图片猜《三字经》中的内容,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的过程之中,并且为引出本课的新授内容埋下了伏笔。

二、故事激趣导入

师:他成功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仔细听听关于他的故事。

(故事分享,录音讲苏老泉的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讓学生各抒己见,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

师:后来人们把苏老泉二十七岁后发愤苦读的故事写入了《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原文。

(出示:学习《三字经》里的一段:“苏老泉……宜早思。”)

[设计意图]故事从全局把握,让学生对文本有整体的了解。选择的故事渗透了对文本的理解,为后面学生的理解做铺垫,更好地让学生熟悉文本,感悟文本。

三、花样诵读,感受节奏韵律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师: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读,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1)师范读。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板书:读)

(2)自由诵读。

师:已经会读的同学可以读给同桌听一听,互相纠正读音。

(3)同桌互读,及时正音。

师:谁愿意勇敢地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4)指名读,随时正音。

师:让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拼音宝宝都不见了,看看哪组读得又快又准。(师领读)

(5)开火车读。

小组开火车读。三个字三个字、一行一行地读。

(6)师生配合读。

I设计意图]文中易读错字很多,设计教师范读的目的是给学生正确的导向,降低朗读的难度,使学生有兴趣探究学习,并为规范朗读打下基础。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读的。

(1)听录音。(放《三字经》的配音朗读)

我们也跟着这节奏,读读今天的内容。

(2)自由练习试读。(自己拍手,敲打桌子,同桌互拍等方法诵读)

师:你是怎样读的?还有谁有不一样的读法?

哪些同学和他一样的?站起来一起读。

(3)指名读,师生共评。

男生拍手为女生伴奏,女生齐读;交换,女生拍手为男生伴奏,男生齐读。

[设计意图]叶圣陶说:令学生吟诵,要让他们看作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一遍一遍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吟诵最容易得益的途径。在该环节中,通过师范读、生自读、互读、开火车读,师生共读、打节奏伴读、用自己的节奏读,反复诵读,品味其韵味。

四、质疑问难。理解意思

师:小朋友们读得这么有趣,从你们一张张笑脸中,老师读到了你们的快乐。(板书:乐)读到现在,你们明白这两句三字经的意思吗?会读了,远远还不够,还得学会思考,这样才能充分领会三字经的内涵。(板书:思)这两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出示整段文字注释,让男女生配合读。男生读一句原文,女生读一句意思;交换读再让学生齐读原文。

师:意思明白了,问题也来找你们啦!

师:苏老泉27岁才用功读书,你觉得他做得对还是不对?

师: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怎么样做呢?(指名说)

小结:只要我们有学习的决心,不管什么时候学都不晚,但我们还要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发奋读书。有句话说得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看来只有善思,才有更深刻的体会。(板书:善)

学生再次齐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思辨中学会质疑,学会解疑,深入文字,获悉答案。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又一次感悟,对语言文字韵味的深层品味。

五、趣味背诵

师:小朋友们读得这么投入,调皮的字宝宝跟你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了,现在你还记得它们吗?来,试着背一背。

(1)填空背诵。(板书:背)

(2)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背三字经的吗?(出示图片)让我们学着古人的样子一起背一背。全体起立,双手背在后面。(学生齐声摇头晃脑背诵)

(3)其实背的形式多种多样。老师学校的学生们可喜欢学习《三字经》了,他们下课做游戏的时候都在背三字经,我拍了一组图片。(教师出示图片)

(4)引导趣味背诵。

观看课间诵读三字经图片,让学生用各种有趣的方式背诵。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课间边玩边背《三字经》的图片,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拓宽时空,让学生读背《三字经》时兴趣盎然。

六、活学活用,课堂实践

师:三字经里的很多内容都含有生动的故事,给人以启发。比如,有的小伙伴学习不勤奋,总认为自己还小,等长大些再用功。我们就可以用这段话来劝诫他(略)。

(学生齐读)

小结:这就叫活学活用。(板书:活用)

[设计意图]将内涵扩展,引进社会生活中,让孩子们明白道理,再读起来更是神韵兼备。

七、总结学法

今天我们一起运用乐读、善思、趣背、活用这样的方法,学习了一段三字经,希望在你们以后的学习中,继续运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更多的经典。

[教学反思]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传统蒙学教材中流传时间最长、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三字经》体现了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在教学《三字经》时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其韵味,揣摩其道理的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思辨中,在师生、生生交流中,不知不觉加深对三字经的理解,发现其中的道理就在自己的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借助学生课间边玩边背《三字经》的图片,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拓宽时空,让学生学习《三字经》时兴趣盎然。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语言特点,主要的教学支点就是“读”,采用自读、练读、指读、合作读、表演读、赛读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熟悉文本,并感悟文本。这一系列的过程,层层深入,步步提高要求,从诵读中,教材的押韵美感、抑扬顿挫的节奏才能体现出来,因听声而记真切,因吟诵而见其美。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图板书原文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