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视野下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素质拓展课程的思考

2018-03-05长春大学体育教研部吉林长春13002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体育课素质新课改

□ 张 磊(长春大学体育教研部 吉林 长春 130022)

高校是社会教学的重要形式,以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为目标。近年来,市场竞争逐渐加剧,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毕业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还要有良好的品德、创新能力、探索精神以及承担风险的能力等等。素质拓展课程作为体育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体能素质,还有助于磨练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团队荣誉感,让学生变得更有责任心。因此,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开展素质拓展课程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基于新课改的新形势,对素质拓展课程实施的意义加以阐述,并结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凸显素质拓展课程的优势,完善高校体育教学。

1、有关素质拓展课程的概述

素质拓展是拓展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原意是指小船离开港湾去旅行,在途中应对挑战,取得胜利的一个过程。目前,素质拓展则演变为了一种训练途径,主要是针对人们身体素质开展的体验式学习,通过设计一系列活动和情景的创设来激发人们的热情,锻炼其身体机能。在这一训练过程中,不仅学生的体能素养能够得到提高,还会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并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磨练其意志。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素质拓展课程学习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生的体能素质可以得到锻炼,在拓展学习过程中增强机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并达到减肥的目的,以改善自身形象。

其次,素质拓展课程与体育训练密不可分,通过长期的坚持和运动,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惰性,磨练他们的意志,帮助学生树立勇气和自信。另外,一些素质拓展课程还是集体参与的项目,通过学生的加入,可以提升他们的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最后,通过素质拓展课程的教学,学生之间能够加强交流和沟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与人对话,从而改善人际关系,在团对中更好的展现自己,树立乐观积极的精神。

2、目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展素质拓展课程的重要性

2.1、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相较之过去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活动,目前的体育课程教学理念更为新颖,教学方法愈加多元,教学质量也有了提升。但是由于我国素质拓展课程起步较晚,使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较为落后,增设的拓展内容也不够多样,课程较为单一,且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的参与度;另一方面,经常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素质拓展教学还没有真正兴起,学习以班级为单元,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是“一刀切”,没有根据学生的能力、学习状况进行分类,教学取缺乏针对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2、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素质拓展课程的重要性

第一,契合素质教育的新理念。素质教育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需要教师转变固有的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实际实施教学。高校体育公共课程与素质拓展教学的结合,能够丰富体育运动的内容,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要求,并完善实践教学,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这些要素都与素质教学的特点密不可分,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所在。

第二,满足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诉求。高校积极开展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并将素质拓展课程加入其中,是教学改革新的尝试,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通过素质拓展学习,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不断提高,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可以得到锻炼。与此同时,学生能够在这一拓展学习中掌握体育运动的精髓,明确终身体育的思想,养成好的体育习惯,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其三,拓展课程的开设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高校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其实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的过程。通过拓展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拓展课程中,教师通过设定的情景给学生们制造困难,然后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是创造新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体验式的学习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3、新课改视野下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素质拓展课程的有效方法

经过以上内容的分析,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在新课改的视野下,在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开展素质拓展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当前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素质拓展课程学习的意义,并不断完善教学计划,设立教学新的方法。但是由于对素质拓展课程的认识不充分,导致教学还不够有效,无法达到素质拓展的目的。基于这样的状况,高校公共体育课必须与素质拓展课程结合起来,实施最有效的教学。

3.1、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合理开发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丰富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内容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开设素质拓展课程是教学的必要方法,也是拓展课程作用能够凸显的有效途径。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应足够重视素质拓展课程,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素质拓展课程的建立,充分利用学校是场地资源开发建设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设施。拓展训练种类繁多,有的需要繁琐的器械,有的完全可以不用器械。拓展训练形式多样。因此,体育教师要注意引导将体育资源的器材进行相应的转化,丰富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内容,在课程中加入团队训练内容,除了设置篮球、足球等常见的运动外,还要增设攀岩、轮滑、两人三足等拓展课程,从而丰富学习内容。

3.2、增加训练中的安全保护设施

素质拓展训练是存在一定危险性的,所以教师应在训练开始前检查安全隐患,并且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防范及教育,事先对素质训练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或问题做一个梳理,防范于未然,以便在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有序地处理问题,不慌不忙,稳定学生情绪,确保参与者的安全。其次,在训练过程中要安排学生协助管理,互相帮助,分工协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既保证训练应有的强度也保证训练安全顺利地进行。

3.3、提高素质拓展教师的综合素质

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直接关乎素质拓展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了顺应新课改的新情况,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学习最新的素质拓展项目,掌握运动的技巧和方法,并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学会将自己的所学教给学生。

3.4、根据学生特点建立素质拓展课程评价体系,完善素质拓展训练课程

传统的高校体育考核要求学生片面地追求预定的达标分数,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在某种意义下来说是教学的指挥棒,高校体育考核不应该走回应试教育的老路,在素质拓展课程考核中应该尝试建立多维度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学生由于遗传、教育、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在体育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对学生成绩作多维度评价,既要有运动成绩的定量评价,也要有学习态度的定性评价,还要有身体形态机能变量的相对评价,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学评价中得到新的前进目标和新的发展动机,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运动项目积极、合理、科学地锻炼身体。

4、结束语

在原有体育训练的基础上加入素质拓展类课程是高校课程改革上的重要尝试,也是对国家政策的大力相应。基于新课改的新形势,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要不断向外延展,丰富素质拓展课程的内容,通过多样的活动和项目培养高校学子的团队精神和身体素养,树立他们终身运动的好习惯,并让公共体育课彰显其重要特征,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体育课素质新课改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体育课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