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操教学现象探析

2018-03-05贵州省六盘水市体育局贵州六盘水55300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竞技体操体操教学内容

□ 邓 涛(贵州省六盘水市体育局 贵州 六盘水 553001)

1、体操的教学现状

在20世纪后期,中国竞技体操运动以其独有的健身方式和现实社会价值,受到广大在校生的喜爱,受当时政府和社会对体操运动的重视,我国学校体育特意在前苏联引入一套完整的现代竞技体操内容体系,并与当时固有体操教学内容相结合,创造出我国至今仍在沿用的体操教学内容体系。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知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在联系体操过程中不断引入新的练习方法和内容,将体操中复杂、繁琐的体操动作进行改良,由此衍生出健身体操、艺术体操、团体体操等更适应新社会人们需求的体操课程。导致体操原有的竞技性教学内容渐渐被边缘化,如今体操教学也正在悄悄淡出学校体育教育的课堂而步入低谷,体操教学呈现的这一滑坡现象,与体操师资队伍薄弱,体操教师水平低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体操目前在高等学校中,在教育形式上分为体操、艺术体操和健身体操三种,各高校在根据自身培养方案不同,对于体操课程开展的着重点不同,较大多数高等院校为了满足社会的具体需要开设的体操课多为基础体操类型。而基础体操的课程特点是危险性系数高、缺少趣味性,这样决定它在现代人群中的应用程度逐渐在减少。体操自身所带的竞技难度也限制了体操的发展,而在教学过程中的普及程度也在逐级下降,但体操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基础科目之一,在练习的过程中有属于自身的教育功能,体操不仅对学习者要求具备长久的体力耐力需求还要忍受练习动作时追求完美的品质毅力,体操虽然是体育活动的基础练习科目,但是现代大学生缺乏的就是吃苦精神和意志坚持的品质,学生们的这一时代精神决定了体操并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造成今天体操练习者日渐下降的局面。

2、高校开展体操的重要性

高校作为体操运动教师培养基地,为了培养合格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应有更为科学的设置,这样才能满足学校对体操运动的需求。同时,高校在培养体育教师走向工作岗位时,体操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体育内容之一。国家在2004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再一次将体操纳入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由此表明体操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体操的表现形式上来看,体操不仅仅包括人们所认识到的原始体操竞技体操,也包括人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艺术体操,还包括有体操衍生出来的健身体操。竞技体操是最初走进人们视野中的身体练习形式,多数人群至今仍然认为体操就是竞技,而竞技体操就是体操的代表词,人们想起体操就会认为是“单杠、双杠、高低杠、跳马”等项目,然而竞技体操只是体操运动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艺术体操,作为人们日常接触不到的体操运动形式,也让人们对体操产生了错觉,体操动作在加入艺术性后,对身体练习者又上升了一个难度,不仅要求身体的肌肉耐力,还要求练习者身体的柔韧程度,在练习过程中要求比较高,所以也不被人们所常用。健身体操在日常人们经常被用到,它包括:广场健身体操、团体操以及其他符合大众健身健美的体操形式,它不同于健美操,是基于体操运动锻炼基础上创编的符合大众健身的操体形式。

3、高校开展体操教学的目的

在于为了培养体操教师,冯章昌学者在《从学校体育的变革探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的改革》一文中指出: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中,体操教学能力较差,难以胜任中学体操内容教学的学生占有较大的比例。而在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开课前的准备整队、队列队形和课程结束时的集合整队是每个体育班级所必须要组织的活动,以及国家在为了保障青少年儿童日常锻炼要求练习的广播体操,学校组织大型活动时的团体操等都属于体操联系范畴之内。由此看来,高校开展体操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3.1、体操教学内容

体操分为: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和健身体操,高校体操教学中基本是以体操的基本项目作为授课内容进行上课的,项目分别是:跳跃、队列队形、单杠、双杠等器械体操项目。由于体操自身的枯燥性、难度大等特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从而导致学习内容掌握不好,学不会的现象。高校在体操教学中若想借助体操课程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体操人才,就应该在体操教学内容上寻找问题的根源,找出问题所在,并结合社会对体操人才的需求制定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冯奇荣学者在《高校体操教学的困境及出路》中指出:体操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教学内容陈旧,许多内容为20世纪80年代的知识,并且与生活实际想脱离,同时体操动作难度较大。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因大多是用的是竞技体操的基本内容,学生们并未发现基本体操的重要性,因此造成学习兴趣不高.体操教学在高校实施过程中不仅包括技术教学还包括理论教学,一般各高校在理论教学教材使用上都是依据新课标要求教材进行上课,体操理论教学中涵盖内容广泛,讲到体操的三种表现形式,这让学生们更直观的了解到体操不仅是上课学到的竞技体操的形式,还有艺术性较强的艺术体操,如大量观赏艺术体操,可以熏陶个人情志,提高个人对美的修养等有利作用。也有符合大众的健身体操,健身体操以简单的动作组合,让普通人群在练习过程中强健身体,同时还富有趣味性。体操课程教学虽然担负着教育学生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但同时也应该在教学内容上有所改进,以便更适应社会需求。

3.2、体操教学中教学方法

各高校在体操教学中存在普遍的同化现象,根据王淑英学着指出 《对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技术课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一文,可知体操教学方法多年来一直沿用:一讲解、二示范、三练习、四纠错、五巩固提高的单一教学模式与方法。这种单一模式并不适用于心事到的教育教学,我们在现代教学中应注重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体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育学的教学过程,在每一节课堂中不仅要按时完成教师所要教学的内容,还要完成学生学的质量。在目前来看,众多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有计划、有逻辑的改进教学内容,但是仍然教师教的过程占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只是满堂灌的把内容全部输送给学生。并未考虑到学生学的知识是否掌握,更谈不上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在课程基本结构上也还是沿用教学结构:开始、基本讲解、结束三部分,实践共90分钟一堂课,开始30分钟,基本讲解50分钟,结束部分10分钟,由于现在课程课时的压缩,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而体操本身属性决定了它是一项技术性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方面考虑到体操教学的各个因素,同时结合学生的身体特征,心理状态,能够系统的实施教学内容,做好授课过程中每个学生掌握良好,这个过程需要老师要有自己的教学方法。而目前看来体操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现代教学任务所赋予教学方法的要求。

3.3、体操教学中教学目标

各高校在体操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现象知识笼统的将体操教学目标总结为,教学任务的目标,体操教学目标三种,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和心理健康目标三种,运动技能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操课程的学习可以熟练的掌握体操课程所教授的内容,并能够学以致用,能够在以后身为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准确无误的给学生上好一门完整的体操课称或体育课程。能够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给他人讲解体操的表现形式都有哪几种,能够熟练的给他人做技术示范。身体健康目标是:体操教学课程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思想的观念,确保生命周期中养成保持锻炼的习惯,让学生毫无压力的状态下进行身体健康锻炼,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社会活动保持自己良好的体能特征,促进个体的精神健康,性格健康,还可以通过体操教学过程中的艺术要求,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并且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自身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培养其创造美的能力。心理健康目标:体操课称能够引导学生情绪上的改善,在短期内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对学生情绪的稳定保持有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

3.4、体操教学观念

体操运动其自身所带的动作要求对练习者来说有很强的健身价值,同时对观看者来讲的艺术性也很高,高校开展体操课程的前提是要有教师的教,才会产生学生的学,而自改革初期,国家在建国阶段人们在没有健身意识状态下,体操作为新引进的体育形式受到人们大众的喜爱,而今社会快速发展西方国家的先进体育健身项目的涌进和人们发掘本土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的增多,体操逐渐被人们淘汰,昔日的体操教练们为了迎合大众心理,开始转向更有吸引力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去,剩余未被健身热潮吸引的体操教练仍在使用固有的教学模式,在体操教学中依然追求动作的难度和精准度,造成教学观念的陈旧现象,因此导致体操课程日渐受到人们的冷落。

体操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学工作者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承担课程所必须的教学能力,同时还应该具备较高的体操技术基础,在高校开展体操课程时教师的技术水平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就是说教师作为授课的主要关键所在,教师动作的一举一动都在起着教学的示范作用,学生在学的过程是模仿的过程,如果教师的动作不到位不精确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体操学习的效果。因此高校应加强体操教学教师自身技能水平。提高教师教学的正确观念,重视自身教学能力提升,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题,时刻做好为学生服务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制定适合个人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对动作技术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体操的乐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

4、总结

在教学内容上应大胆创新,保持体操动作核心不变的前提下改良适应社会的教学动作,是体操教学内容更适应社会的发展,让人们更简单明了的接受体操带来的身体锻炼效果。

高校在体操教学目标设置过程中,应明确体操的功能,对照各功能进行定向培养体操教练,使其得到更开的发展。

体操教学方法面临创新的困境,这不仅是体操工作者的任务也是社会和政府的任务。高校作为社会与体操教学工作者的中间载体,应起到社会良好的承接作用,并为体操工作者创造更多的平台,使体操事业顺利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竞技体操体操教学内容
东京奥运会女子竞技体操发展态势研究
青少年竞技体操的培养现状与发展策略
竞技体操在我国学校开展的策略研究
四川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及对策
体操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头脑体操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