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文化背景同质条件下体育赛事发展模式研究

2018-03-04郭伟秦子婷西安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8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体育产业体育

□郭伟 秦子婷(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引言

在世界许多城市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是提高城市知名度和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纽约,伦敦等世界着名的体育城市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体育赛事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升了其作为世界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因此,随着体育赛事的发展,城市品牌的建立,城市影响力的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提高,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1、体育赛事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1.1、体育赛事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运营的载体,影响着体育赛事的正常运营。成功的体育赛事需要良好的基础,其中最大的投资是基础设施投资。例如,北京为奥运做准备投资了约2800亿元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包括城市能源、交通、水和城市环境。极大地加速了北京基础设施的配置。东京为奥运会的准备中直接支出是0.25亿美元,还投资了约4.6亿美元用于建设和改善奥运设施。体育赛事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高需求以及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加速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因此,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促进城市体育赛事发展的重要形式和手段。

1.2、体育赛事促进城市旅游发展

从旅游的角度看,体育赛事是世界城市重要的旅游资源。法国世界杯在1998为法兰西带来了80亿法郎。日韩之间的2002世界杯给日本和韩国分别带来了258亿美元和80亿美元的高额收入。特别是在主要以自然景观来吸引游客的旅游城市,体育赛事被用来开发体育旅游资源。举办体育赛事为城市展示他们的形象提供了巨大的平台。通过体育赛事和体育旅游,外界更可能认识到城市的形象胜过竞争对手。这将极大地提高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竞争力。举办大型活动时,城市公共交通、通信、物流、房地产等相关产业要素将遍布全市。面对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最终的结果是提高城市旅游中各种重要产业要素的竞争力,从而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

1.3、体育赛事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由于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和媒体的高度关注,主办城市政府部门更加重视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从而使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绽放新的光彩。同时,城市文化也会给体育赛事带来历史文化元素。这次活动为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的发展和城市艺术团体的繁荣提供了平台。高度发达的教育、科学和艺术机构为成功的体育赛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正在变得更加专业化和综合化。大型体育赛事也是大型艺术活动。开幕式和闭幕式以及一系列文化活动为文化团体展示和促进主办城市的文化繁荣和发展提供了舞台。

1.4、体育赛事促进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体育赛事可以提高主办城市公民的整体素质。城市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主要体现在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质。体育赛事经常激励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同时,政府将围绕这些活动有计划地组织群众性体育活动,为市民提供更多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从而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例如,根据第二届全国体质监测机构发布的数据,举办体育赛事较多的上海,在全国体质综合指数中排名第一。同时,体育活动也可以提高公众遵守日常行为准则的意识,间接规范公民行为,营造良好的城市文明氛围,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2、城市文化背景同质条件下体育赛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项目水平有待提高

足球、排球、F1、橄榄球、拳击、网球等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城市的水平不高,在这些项目中就难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产业。低水平和缺乏影响力降低了观众出席率,电视转播率和吸引广告的数量。在这个阶段,三大球很难在国际上竞争,但是国内联赛也是十亿人口的一个大市场。国安2009赢得了冠军,2010年比赛平均每场超过30000人观看。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但自从退出夺冠行列之后,收视率急剧下降。因此,体育水平很低,很难吸引观众。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赛事的发展。

2.2、体育赛事经营效益有待提高

与伦敦和纽约高度专业化的体育运营模式相比,北京的体育赛事主要由政府出资,市场化程度低,供给能力不足,经济效益不佳。受体育文化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北京体育市场和消费群体不成熟,体育中介机构规模小,体育赛事市场运营经验不足。在体育产业的成长阶段,大型体育赛事公司缺乏大型体育赛事。体育,旅游和文化产业缺乏密切合作。他们没有形成相互合作和共同进步的典范。他们没有发现北京这个城市的特征,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育赛事市场吸引力。

电视的普及和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观看体育的方式,转播收入已成为体育赛事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以奥运会为例,由于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垄断了北京的体育转播权,广播权不能很好地商业化。广播的低收入影响了体育赛事的收入水平,从而降低了体育赛事的盈利能力和质量。

2.3、体育赛事的发展,外部环境有待提高

以北京为例,体育场馆的总面积和人均面积仍远远落后于最近奥运会的举办城市。高端体育场馆供应充足,基础体育设施不足。特别是新奥运场馆大多位于城市的北部。一些场馆未得到充分利用和发展,空转现象严重。在该市12,106个体育场馆中,有3,936个不向公众开放,占总数的32.51%。奥运会后的场馆运营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由于高硬件标准和高昂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奥运会后很难使用奥运场馆。例如,国家体育场的日常运营和维护费用约为每天150万元,这给举办赛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体育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在主要发达国家,体育产业产值一般占GDP的3%左右。2008年,北京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2%,总产值不到300亿元。体育产业市场主体不发达。目前,北京市尚无体育产业龙头企业,仅有少数体育企业年收入超过1亿元。产业结构不合理,体育娱乐服务业具有高附加值的特点,但发展不尽如人意。2008年,体育娱乐服务业的产值和附加值仅占体育资源总量的32.1%和37.64%,占体育资源的90%以上。体育用品销售额分别占56.39%和37.64%。北京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不高。北京体育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香港的22.73%,美国的14.47%,英国的17.28%和加拿大的28.15%。

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很低。国有和集体体育资源比例接近90%,企业和市场经营比例仅为10%。体育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滞后。现有的体育中介组织规模小,缺乏实力,缺乏市场运作经验。

2.4、群众体育基础较薄弱

群众体育的社会化水平和生活水平不高,公众对身体素质的认识有待提高,体育生活水平低下。在国际体育发达的城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一般达到50%左右。2008年,北京16-75岁儿童中有43.2%参加了定期体育锻炼,但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大多数经常锻炼的人是中年和老年人,年龄在16到24岁之间的儿童中只有7.8%在锻炼。大众体育组织的水平相对较低。大多数群众体育活动都是由行政系统驱动的。截至2008年底,全市培养了31,861名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国家级285名,一级2,142名,二级10,158名,三级19,276名。根据北京市体育局公布的体育和生活社区名单,各地区的体育和生活社区数量参差不齐。在100个体育社区中,东城区有22个,西城区有26个,朝阳区有14个。除了老人最喜欢的太极拳,太极剑,垒球,空竹等项目相对较少,缺乏适合年轻人的活动,缺乏全面的社区体育健身中心。

3、体育赛事发展建议

3.1、完善举办体育赛事规划

积极开展大型国际体育品牌活动,积极引进和参与高水平的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并在评选活动中,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影响力。通过自己的品牌巩固和发展高品质的体育赛事。探索和培养独立的体育赛事,加强运营模式创新,培养优质活动。有必要注意提高中国公开赛和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等重大赛事的整体运作水平。要加强全民健身竞赛,加强强势增值活动的培养。组织乒乓球,篮球,排球等大学体育联盟,培养特色品牌。结合城市文化、社区体育活动和企业间体育活动的发展,组织一些邀请赛和慈善比赛。促进职业体育的发展。培养有影响力的专业体育俱乐部,支持合格的体育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发展职业体育。在田径、游泳、网球、篮球等国际高水平运动训练和造就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明星,促进了职业体育的发展。

3.2、完善体育赛事的市场运作模式

借鉴国际发达城市举办体育赛事的经验,加强与国际知名体育公司的合作,建立政府监管和企业承诺的运作模式,加强体育赛事的管理。重视体育赛事的市场化水平。开展职业体育赛事推广和运营组织。促进体育赛事与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建立业务运营模式。支持并建立更大,更强大的体育中介组织。中国网球公开赛和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都是由体育组织运营,并且在营销方面变得越来越成熟。在坚持政府和企业支持活动的运作模式的同时,要大力推进这两项活动的成功经验,鼓励更多的体育机构进入竞争市场。扩大电视转播权,赞助商,特许经营产品和粉丝市场的营销渠道。为进一步优化活动环境,降低活动成本,应采取措施提高场地、宣传、广告、赞助促销、安全、交通等方面的利用率。同时,体育管理部门不断加强市场管理,不断完善中介市场规则,规范体育中介市场行为,保证市场健康运行。

3.3、推进体育赛事管理体制改革

在体育产业仍由政府主导的过渡时期,市政府应积极改革体育赛事管理制度,在增加体育赛事投入方面发挥更多的指导,协调和监督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措施,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项目,在安全,税收,健康,宣传等方面为体育赛事提供政策支持。为更多的体育赛事的举行创造条件。

4、结语

本文在分析体育赛事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具有明确发展目标的体育赛事的特点。体育赛事层级的形成和体育赛事运作模式的积极创新,强调了体育赛事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世界其他城市举办的体育赛事的以下特点:选择国际顶级赛事;选择热门的观看活动;体育赛事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体育赛事在市场运作中已经成熟;这些活动与当地旅游,餐饮,零售和其他相关产业紧密结合。结果发现,体育赛事的发展较少,本地化程度低,品牌竞争力弱,缺乏历史文化内涵。最后,根据体育赛事发展的具体对策,笔者就体育赛事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从发展中国家城市的高度发展体育赛事;制定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计划;完善体育赛事的营销运作模式;积极推进体育赛事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重大体育赛事的组织和保障,建立全面的服务协调机制,推动体育旅游等新兴体育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体育产业体育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体育产业之篮球
2016体育年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