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乒乓球运动肩部损伤的不同治疗方式

2018-03-04容志峣

运动 2018年18期
关键词:肩部肩关节韧带

容志峣,李 媛

(河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11)

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运动的优异表现和2017年全运会增加了乒乓球群众组比赛2项因素,使得普通人对乒乓球运动热情空前高涨,进行乒乓球运动的人数和因乒乓球运动受伤的人数同时增加。受伤部位中,肩关节损伤最为常见,损伤的发生不仅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运动寿命的减短,甚至给运动员的生理、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让运动员在受伤后更快地恢复训练比赛,也为了给日益增长的乒乓球运动群众更快速、更好的治疗,有必要研究出一套更为行之有效的治疗康复方法,满足专业运动员和群众治愈的需求,预防肩部伤病的再次发生。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乒乓球运动肩部损伤的不同治疗方式。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有关中医、西医、运动疲劳、运动损伤、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运动领域运用等相关方面的论文及著作,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在了解和掌握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整理分析物理治疗资料,为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

1.2.2 专家访谈法笔者自2012年服务于河北体育科学研究所,并作为医师在门诊部工作已有7年时间,积累了一定的相关经验。在工作期间,本着学习和研究目的,就乒乓球运动和肩部运动损伤等相关问题,访问了各方面专家,其中包括对河北省乒乓球男队主教练李振山访谈关于男子乒乓球技术动作与肩部损伤相关性等问题,对河北省女队主教练杨广第访谈女子乒乓球相比男子不同的技术特点、反手击球可能受的损伤等问题,对河北体科所门诊部主任容桂新访谈针灸治疗肩关节损伤等问题,对河北省体科所体能教练董子健访谈加强乒乓球运动员肩关节稳定性、局部肌肉力量等问题,对河北省体科所理疗师韩雪访谈针对肩关节不同损伤的理疗仪器等问题,对美国运动医学会主席Walter R Thompson访谈西方对于乒乓球运动损伤的理解和建议采取的治疗措施等问题。通过广泛吸取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提高本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创造条件;同时,为本文理论构架提供了现实依据,开拓撰写论文的思路。

1.2.3 实验法在2015年1月—2017年11月门诊及下队期间治疗的约300名肩关节损伤的患者中,选择符合条件的100例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来自河北省省队乒乓球运动员和前来门诊就诊的乒乓球爱好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61例。年龄最小11岁,年龄最大28岁,平均19岁。随机分4组。将4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统计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实验对象的筛选,患者肩部伤病的检查和诊断。(1)外观观察,有无畸形、肌肉萎缩、局部肿胀等,与左肩是否对称。(2)分别于肩锁关节、喙突、喙肱韧带、肱骨大结节、肱二头肌长短头腱、肩袖各肌肉起止点等部位检查有无压痛。(3)检查主动和被动肩关节的活动度。(4)除外骨折、韧带撕裂、颈椎病等病变。

1.2.4 数理统计法本文在撰写的过程中,主要应用Excel 2012软件对河北省的专业和业余乒乓球运动员损伤诊断及各种治疗方法的资料录入,进行分析统计并制作相应表格。

2 研究过程

2.1 肩关节结构及运动损伤原理

肩关节是人体运动范围最大而又最灵活的关节,它可做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及环转等运动。狭义的肩关节即盂肱关节,广义的肩关节除前面讲的盂肱关节(狭义的肩关节),还包括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胛骨胸壁间连接、肩峰下结构(第二肩关节)及喙锁间连接等部分。肩胛骨的末端是关节盂,与肱骨头形成盂肱关节;肩胛骨向上延伸,在肩关节上形成一个顶形结构称作肩峰;肩胛骨在肩关节前内侧形成喙突。肩关节肌层由浅入深可分为4个层次,最外层前方为胸大肌,外侧有三角肌包裹,后方有肩胛提肌、菱形肌及斜方肌、背阔肌外层由胸小肌、前锯肌和大圆肌构成;次内层由臂肌构成,前方为肱二头肌和相对弱小的喙肱肌,其中肱二头肌起到保持肩关节前方稳定的作用,后方主要为肱三头肌;最内层即肩袖,由肩脚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从前、上、后3个方向由腱纤维编入关节囊形成肩关节的旋转肌腱袖,是肩关节稳定性的重要保障。所以,肩袖和肱二头肌是维持肩关节动态稳定的重要结构。乒乓球运动的每次击球,都要以肩关节为轴使用肩关节和肩周韧带及周围的小肌肉群。这些小肌肉群在多球练习中,尤其是以反手多球练习为主的高强度重复性动作练习中,只是少部分参与了运动,就可能导致小圆肌、冈下肌、三角肌前中束等肌肉或韧带的退行性改变,或因反复过度使用、创伤等原因造成的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除外骨折、韧带撕裂、颈椎病等病变后,慢性、急性、亚急性的肩部肌肉和韧带损伤导致的疼痛,主要有2个原因:(1)肌肉过度僵硬、酸痛劳损;(2)运动损伤导致的无菌性炎症。所以,保守治疗的策略主要方向有放松肌肉和消炎。

2.2 针对各个分组,进行不同的治疗康复策略

2.2.1 电针治疗组患者坐位,取阿是穴,肌腹、肌腱起止点等病灶位置入针,得气后,行针1min。取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1.5Hz左右,通电。强度为患者能承受的最大力度,进行治疗15min。10d为1个疗程。

2.2.2 仪器理疗康复组使用干扰电理疗仪器放松肩部三角肌、肩袖、斜方肌等肌肉,强度为患者能承受的最大力度,每次15min。使用超声波仪器,治疗肌腱起止点炎症,强度为患者能承受的最大力度,病灶4周游走治疗,每次15min。10d为1个疗程。

2.2.3 体能力量锻炼组根据损伤的位置,进行针对损伤部位的功能性训练、传统训练。主要有哑铃前平举、哑铃侧平举、哑铃肩外旋、哑铃耸肩、哑铃直立划船、哑铃俯卧飞等动作。用弹力带做外、前、后、下、扩胸的拉力训练,以及前臂的旋内、旋外的拉力训练,模仿正反手动作做专项训练。每个动作,20次/组,3组/d。10d为1个疗程。

2.2.4 药物休息对比组口服扶他林片,初日剂量为100~150mg(4~6片),后续每日剂量为75~100mg(3~4片), 每日剂量分2~3次服用。10d为1个疗程。

3 结果与分析

3.1 康复疗效标准

(1)治愈:肩关节功能、活动度恢复自如,疼痛症状完全消失。(2)显效:肩关节功能、活动度明显改善,疼痛症状基本消失。(3)有效:肩关节功能、活动度有所改善,疼痛症状有所减轻。(4)无效:肩关节功能、活动度,疼痛症状没有明显好转。

3.2 康复效果

不同治疗康复策略治疗1个疗程(10天)康复效果见表1。不同治疗康复策略介入后,各组患者均有所改善。电针治疗组,愈显率、治愈率均高于其他策略组。不同治疗康复策略治疗康复天数见表2。

表1 不同治疗康复策略治疗1个疗程(10d)的康复效果统计表

表2 不同治疗康复策略、治疗康复天数统计表

各种治疗手段的临床效果分析:(1)电针,针刺加脉冲电流刺激的综合作用能从肩部软组织运动损伤的受伤机理来消除其病理反应,放松肌肉,消除炎症,一步到位,能够非常精准地针对病灶部位的肌肉、韧带进行治疗,并进一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整肌张力,加速软组织的修复,能够在短时间的治疗中有出色的效果。毫针入针时有一定的微痛感。在临床中,有些对疼痛敏感的运动员,有些抗拒,不能接受。(2)仪器理疗的干扰电和超声波仪器功效和穿透力各有不同。在治疗肩关节的运动损伤中,相结合地使用会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可以兼顾到消炎和肌肉放松。视病情的需要,也可以采用其他低频、中频、高频理疗仪器。治疗时候无痛舒适。仪器设备笨拙,不方便携带,外出比赛可能不能进行治疗。(3)体能训练,在10天的疗程中,效果不是很明显。伤病初期还是以放松肌肉、消除炎症为主。急性期、亚急性期进行体能训练,较大概率会加剧运动员伤病的症状。但是通过跟踪观察,在慢性期坚持进行1个月以上的运动员,症状会有较明显的缓解,且不易反复。(4)药物休息,专业运动员一般周日只休息1天,伤病如果不是影响到停训的程度,一般不会停止训练。在训练的周六日间隙,进行短期的药物休息,对运动员的恢复效果不是很明显。急性期时可以使用。方便,没有禁忌证。

3.3 典型病例分析

何某某,女,16岁。河北省乒乓球运动员。多球训练后,肩前部酸痛。上抬、外展症状加剧,角度受限,三角肌前束、中束压痛明显。取2寸(1寸=3.333 3cm,下同)毫针,于三角肌前束、中束直刺1寸左右至得气,中等强度行针1min,通电电针治疗15min。起针后,压痛症状减轻,上抬、外展幅度增大。治疗3次后即愈。约1个月后复发,使用电针,治疗2次,再次治愈,后进行体能训练,加强肩部力量。之后跟踪访问半年以上,肩部没有症状。

4 结论与建议

这几种治疗的方式,各有长短,互有利弊,单独1个周期的治疗,1次治愈,并不能满足专业运动员高强度训练的需要。运动员需要的是长久地保持竞技状态,持续进行正常的训练和比赛,要有效地控制和预防肩部损伤的再次发作。对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来说,在医生诊断完肩部没有骨性的损伤、韧带的损伤后,可能不能每天拿出时间来门诊就诊,比较容易接受药物、休息的方式进行恢复。

伴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能否更有效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关系,到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提高。作为体育圈内的医疗工作者,有必要了解多种治疗运动损伤的知识,以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当面对乒乓球运动会导致的肩关节损伤的患者,首先,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条件、随诊条件、经济条件、个人意愿等原则,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其次,治疗专业运动员损伤,快速化治愈、持久预防、舒适治疗等条件越来越受到乒乓球运动员的重视,综合化、多元化治疗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如何把各种治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会是以后的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肩部肩关节韧带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活动颈部时有响声是怎么回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肩关节为何这么 容易脱位?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多走沙地可锻炼下肢韧带
促进青少年体力恢复的再生练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