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播音与主持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8-03-02何其亮

声屏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英语

何其亮

摘要:英语播音与主持艺术是为适应传播全球化和我国对外传播事业需要而开设的专业方向。文章指出了构建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对该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开展媒体实践教学及实施综合性实践应解决好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综合实践体系  播音与主持 英语

为适应对外传播的需要,发挥英语语言和媒体传播的优势,传媒院校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基础上设置了英语播音与主持方向。设置该专业方向旨在为日益增长的对外传播输送专门人才。为配合对外宣传的需要,目前各省、市甚至有些县级电视台都开设了英语新闻栏目。但总体来说,英语新闻时效性差(汉语新闻的翻译版)、收视率低,还算不上外宣,更谈不上对外传播。究其原因,除对外传播意识淡薄外,人才匮乏是根本原因。如何构建英语播音与主持实践教学体系,适应媒体单位的需求,培养合格的对外传播人才是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

英语播音与主持专业方向的培养定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我国已有四十五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播音员和新闻传播人才。英语播音与主持是借鉴汉语播音与主持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我国日益增长的对外传播需求而设置的新专业方向,因此培养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培养能在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流媒体等)从事对外传播的新闻人才。英语播音员和英语节目主持人应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既精通英语又懂新闻,还具备跨文化传播思路。因此,对照对外传播的目标要求,英语播音与主持的培养目标应设定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了解中外文化,具备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和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他传媒机构和单位从事英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进行涉外采访和编译的复合型对外传播高级专门人才”。①

英语播音与主持专业方向实践体系的构建

一、实践体系构建的必要性。首先培养目标决定了构建实践体系的必要性。从事英语播音与主持的人员不能只是在镜头前播音或主持节目,而要具有从事新闻采集、新闻编译、新闻制作至新闻播报的综合能力,即记者型或采编播合一型主持人。换言之,他们还应充当新闻记者的角色,实地采访获得第一手新闻素材,撰写英语新闻稿或根据类似的中文稿件进行英语编译;或作为出镜记者在现场直接作英文报道,英语采访重要新闻人物,撰写、编译英语新闻稿件和后期剪辑、制作等。总之,他们应走进现场,深入实地,通过大量的实践掌握新闻“采、编、译、播”为一体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培养复合型的对外传播高级专门人才,除了英语语言技能和多元的学科知识结构外,实践是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且整个实践过程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将影响和阻碍综合能力的形成。

其次是創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创新性人才需要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而创新能力是创新性人才的最终表现形式。②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媒体对外传播实践中有许多悬而未解的问题,如节目策划、传播视角、语言组织等。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反思、追求,促进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探索性和多向性的思维品种,即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又不断地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

第三是适用事业发展的需要。播音与主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开展英语播音与主持也一样,需要不断地积累一线的实践经验。当今传媒事业发展迅猛,观念更新日新月异,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追踪媒体,增强媒体意识,把握在全球化背景下媒体的发展方向,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独树一帜。反之,只注重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脱离实际的学习是无法了解媒体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的。因此,媒体实践是不断追踪媒体发展前沿,激发、更新媒体创意的重要举措。

二、综合实践体系的构建。所谓综合实践是指系统的实践,是指课堂实践、第二课堂实践、实践周实践、寒、暑假假期实践和毕业实践。整个实践活动构成了完整的体系,且不同的实践有不同的目的。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占了相当的课时比例,和理论教学一样,实践活动如何达到预期的目的,获得预期的效果至关重要。为了使学生在综合实践中更好、更快地获得媒体职业能力,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师队伍。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与实践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使实践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应建立一支具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队伍,应认真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组织教师参加一线的观摩、实践。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媒体单位参观学习,与一线人员座谈,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学生从业时应具备的能力等;二是定期请媒体一线人员授课。要了解媒体发展的动态,必须经常保持与业界的接触,定期请媒体一线人员授课要成为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与媒体一线人员的深入探讨还能进一步丰富教学理论,指导课堂教学;三是对教师有计划的专业培训。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每学期委派1-2名教师到媒体接受专门培训,熟悉工作程序,把握工作要领,了解发展趋势;四是引进具有媒体实践经验的外籍教师。在聘用外籍教师时,可重点考虑聘用有媒体经验或新闻背景的外教;五是建立兼职指导教师队伍。有计划地聘用媒体从业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他们为专业建设提供信息,参加教研活动,参与课堂教学,为学生开办讲座等。

第二,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针对目标能力的需求和媒体行业的特点,课程设置应更具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除英语语言基础课程外,设置的实践课程应能有效地促进多种能力的发展,如英语口语表达与解说、采访与报道、编译与配音等。实践课程构成体系贯穿1-4年的学习,开设的课程应以实训、实践形式为主,实行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方式。

第三,教学模式的创新。课堂教学应始终以培养学生的目标能力为导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如采用任务教学法、项目驱动法等。围绕某一主题将学生分成4-5人的若干小组,每人有各自的任务(采访、摄像、文字编译、报道等),并在分工中相互协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最终提交作品,接受评价。这样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同时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并逐渐形成在群体中的团结协作精神。另外,课外作业的布置也应突破传统的做法,以群体协作完成任务为主,促使学生在不同的实践角色中提高能力。

第四,实践课程的成绩评定。由于课程教学模式的不同,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也应随之改变。对实践课程成绩的评定应考察各个方面,如平时作业、参与的积极性、努力程度、作品的基本功和创新性、小论文等。教师对学生实践作品的评价也应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如是否按要求完成作品,选题是否新颖,是否适合对外传播;传播的视角及可理解性,语言组织,语言表达技巧,形象塑造,对主题的渲染,摄像等相关技术的运用等。

第五,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基地竭力为学生营造实践环境,是实践教学体系得以实施的载体,是促进学生能力提高的主要场所。在建設好校内实践基地的同时,还应抓好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校内以语音室、简易录播室等作为重点实训场所,以校园电视台、校电台为主要实践基地;校外积极拓展与电视台、电台等媒体的联系,定期安排学生参观学习,使之成为学生在周末、寒暑假期参与实践的重要基地。这样,课堂实践教学、校内第二课堂实践和假期在校外的社会实践有了针对性的实践场所。实践基地确保了各项实践活动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第六,综合性实践环节的监督、考核和评价。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是实践目标不明确,缺乏管理措施,实践经费不落实或经费滥用,实践成绩无从鉴定或评价等。由此而导致的结果是,实践流以形式,有些学生参与实践不积极等。因此,为确保实践教学的成效,应切实抓好以下几点:一要制定好完善的实践教学大纲。大纲应明确实践的目的、实践的要求、实践的项目和方法及实践成绩的评定等,实践前作好学生动员;二要配备好实践指导教师。要选派实践经验较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实践指导教师,他们应与学生一道参与实践,在实践指导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要制定严格的实践管理措施。实行学院、系、指导教师、学生层级负责制,并制定实践鉴定表,由学生、指导教师和实践单位填写;四要确保实践经费的正常使用。正确使用好学校划拨的实践活动经费,以确保实践的成效。学院、指导教师对实践中各项费用的使用进行指导和监督;五要建立实践教学成绩考核和评价小组。二级学院、系领导、指导教师等人员构成实践教学成绩评定小组;评定小组应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并尽可能量化,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评价应重点观测实践过程,学生实践的态度、实践内容、付出努力的程度等。

注释:

①D.Fraida & O.Elite. Course Design.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②《“播音与主持艺术”(英汉双语)人才培养方案》,浙江传媒学院, 2016年。

猜你喜欢

英语
玩转2017年高考英语中的“熟词僻义”
英语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悠闲英语(86)感恩与忘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