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屈畅:从粉丝到“神作”译者

2018-03-02王丹阳

当代工人·精品C 2018年1期
关键词:魔幻马丁乔治

王丹阳

两个处女座男人的执着

自2011年起风靡全球,连英女王、麦当娜、科比都为之着迷的电视剧《权力的游戏》,又结束了“很燃”的第七季。从2002年开始翻译《冰与火之歌》至今15年,35岁的屈畅不仅从卷一翻译到卷五,还包括《冰与火之歌》的外传——《七王国的骑士》及有“冰火百科全书”之称的《冰与火之歌的世界》。有趣的是,原作者乔治·马丁与屈畅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生于9月,时间仅相差两天,而且两人都追求完美。

从2010年开始,马丁就一直着手写作《冰与火之歌》系列的卷六《凛冬的寒风》,近8年过去,这名69岁的完美主义者至今没有交稿。

屈畅的做事理念则是“不完美不如不做”,从20岁开始翻译《冰与火之歌》,他花在修改上的时间远远大于翻译。凡是“急活儿”——没给他时间修改的译稿,屈畅都不接。

有读者评论,作为80后的翻译,屈畅能将这样一部大部头作品,翻译得流利优美,前途无量。

鲜为人知的是,在翻译时,屈畅每天都要用搜索引擎,把所有涉及“冰火”的中英文消息都看一遍。他还跑到原作者的读者留言区,把所有读后感都收藏起来。

正式翻译时,他打印出的资料已像小山一样摞在桌上,“《冰与火之歌》里的食物都有读者列出专门的名单,我就照着名单,一一核对译文进行检查。”

不同的是,被中国粉丝亲切称为“马丁大爷”或“坑神”的马丁,在纽约大街上,每走几步就会有人要求合影留念。而屈畅即便站在广州粉丝见面会上,在主持人介绍前,没有人会把这个“高大微胖阳光”的男生与被粉丝膜拜的“翻译大神”联系起来。

这位连续15年翻译《冰与火之歌》的译者,从没见过马丁,甚至通话、视频都没有。

“马丁给我们的回信都不是他自己写的,他雇了5个助手替他服务。”屈畅的合作者、《冰与火之歌》卷五的译者赵琳说。

1982年出生的屈畅,将近1米8身高、微胖、披肩长发、戴眼镜、牛仔裤加T恤。

曾有人描述,屈畅长得像《权力的游戏》里的角色“胖子山姆”,“圆脸,眯着小眼睛”,对此,屈畅说完全不像自己,“不过网上有人说我长得像高晓松”。

屈畅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父亲开一家公司,母亲下岗后待在家。早在1994年,屈畅就有了人生第一台电脑——386。当时的电脑被他用来打游戏,他喜欢足球,玩的也多是足球和RPG(角色扮演)类的游戏,至今仍喜欢《足球经理人》。上大学前,他的游戏光盘就有上千张。

他也爱看书,在小学前就认识不少字,看完了一套《资治通鉴——柏杨白话版》。

屈畅原本学习理科,物理成绩不错,但因为厌倦每天“刷题”,他最后在2000年高考冲刺时改成了文科,考上了四川大学行政管理专业。

这时距离乔治·马丁发表《冰与火之歌》已过去4年。在大学的图书馆里,屈畅可以下载《哈利波特》等英文原版,但他读后觉得口味有点“淡”。

直到他下载了《冰与火之歌》的英文版,“我用着公用的电脑看这本书,那时候同学都觉得我疯了。”

由于喜爱《冰与火之歌》,英语没过六级的屈畅把其中两个他看得热血沸腾的章节“琼恩镇守长城”和“红毒蛇对打魔山”翻译成了中文,并放到了一个魔幻迷的论坛“龙骑士的地下城堡”上。

“当时,我还在为《冰与火之歌》是不是魔幻作品在网上与人争论。”屈畅说,那时很多人知道《魔戒》《哈利波特》这类“带队做任务去打怪”的魔幻小说,却不欣赏《冰与火之歌》。

如今回想起来,那两个章节的译文是他翻译生涯的开始,也让他幸运地“把爱好变成了事业”。

正是因为在论坛翻译的这两章《冰与火之歌》,当时还在上大学的屈畅被重庆的一家出版社相中,由此,他把《冰与火之歌》正式带入中国。

屈畅说,小说翻译到2005年出版时,他拿到了第一笔翻译费,有几万元,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来交研究生学费,继续在川大攻读历史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文艺复兴。

毕业后,屈畅去《科幻世界》杂志做了5年编辑,随后在做专业译者同时,成立了自己的图书工作室——“史歌图书”,继续翻译乔治·马丁的相关作品。

对于翻译,屈畅认为,“三分靠英语七分靠中文”,如果中文功底不好,就很难把英文原著翻译好。一个很大的困难是其中的场景、景物的静态描写,因为以前读过的这种描写性文字作品比较少,所以自己的译文比较单调,没有原作者笔下的丰富。对于这个翻译拦路虎,屈畅积极阅读中文作品,吸收借鉴其他作家的描写性手法。

对于他来说,最大的挑战还在于对原文线索和伏笔的还原,这是史诗奇幻的魅力所在,为了最完整地还原马丁原文的精妙,屈畅长期泡在《冰与火之歌》的英文官方论坛,阅读各种帖子,每每看到外国读者的新奇观点就记录下来,对照自己的中文翻译一一校正。屈畅并不是按照自己主观的态度去遣词造句,而是把自己当一个新读者,去揣摩外国读者的想法,然后对自己译文中不协调的地方进行修改。

除了是译者,屈畅自己也追剧。他有一个网络脱口秀节目《畅聊冰与火》,就是讲对《权力的游戏》剧情的理解。

对于电视剧《权力的游戏》与原著《冰与火之歌》的关系,屈畅觉得,它们就像《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一样。剧集在人物上做了大量的删改,缺點是很多故事情节没有交待,甚至出现了角色原地复活的生硬桥段,成为电视剧的败笔。

屈畅认为,乔治·马丁实际上是非常有浪漫情怀的一个作家。虽然表现出很多现实的、黑暗的东西,但他有正义感,弱能胜强,邪不压正。他在《冰与火之歌》的人物设定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在特定环境中,让恶人能有一丝的善良闪光。

卷六《凛冬的寒风》何时出版?《冰与火之歌》何时完结?成了很多“冰粉”关心的话题。

对此,屈畅表示:“我对马丁怀有很大的信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魔幻马丁乔治
阿斯顿·马丁Valkyrie Spider
雍措“凹村”的魔幻与诗
魔幻与死亡之海
神笔马丁
白煮蛋的魔幻变身
乔治的宇宙大爆炸
游乐场(上)
维马丁的诗
“魔幻”的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