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高原上的绿色明珠
——林芝市易贡茶场

2018-03-02彭城权

中国茶叶 2018年2期
关键词:贡茶茶场林芝

□ 彭城权

最近去西藏游览,基于一生事茶,便从拉萨租车历经4d往返2000余公里,考察了茶界所神往的西藏林芝市易贡茶场,深感兴奋和满足,现将对易贡茶场的初步认知作简单介绍,与读者共享。

一、西藏之江南——林芝

易贡茶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林芝市。林芝市距拉萨520km,经1958年建成的上海至拉萨318国道可抵拉萨。现林芝到拉萨的林拉快速公路即将修通,今后从林芝到拉萨的交通条件将大为改善,但正是因为高速的兴建和318国道的同时整修,当前行车还较困难。

“林芝”系藏文“尼池”或“娘池”音译而来,意即“娘氏家庭或太阳宝座”,是一个有10余个民族居住的地级多民族市,藏族人口占90%以上。林芝市下辖一区六县,易贡茶场所在的波密县就是其中的一个县。林芝市的南部与藏南地区(印度占据)及缅甸接壤,雅鲁藏布江穿过林芝市奔泄而下经印度注入印度洋。因为喜马拉雅山和念唐古拉山由西向东平行伸展,在东部与横断山对接,正好在东南处面对印度洋开了一个大缺口,造就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共存的多气候带,部分区域热带湿润和半湿润的气候特征造就了波密县易贡乡等适宜茶叶等作物茂盛生长的西藏江南地貌。驱车从拉萨出发,沿318国道向东行驶约150km,翻越海拔5013m的米拉山口,就进入了林芝市的工布江达县,米拉山口以西地区气候干燥寒冷,而翻越米拉山口进入林芝市境内,则是温暖湿润,植被茂密。时值八九月,公路两边树木遮天盖日,气根密挂,鲜花盛开,鸟声不断,路边不断出现“野生动物通道,请避让”的提示标语牌,置身于“西藏江南”,感到与江、浙一带的江南茶区景色几乎完全一样,而天空更蓝,空气更新鲜(图1)。

图1 林芝山区雪山下的良好植被和树上长出的大量气根

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茶场——易贡茶场

易贡茶场位于林芝市波密县的易贡乡,虽离林芝市行政首府八一镇仅170多公里,但道路艰险。沿川藏318线出林芝市驻地八一镇走出不到5km的路程内,就要从海拔3000m爬上海拔4728m的色季拉山口。色季拉山口是观看日出、云海和林海的绝佳之地,若五六月间来此,满山杜鹃花盛开,极为壮观。继续沿318线前行,下了色季拉山口不远,就是318国道上号称“通麦坟场”的通麦天险,它是从成都到拉萨川藏线上最艰险的一段路,从波密县到八一镇仅14km的路程,一般要走2h多,临江、深渊、滚石、路窄、悬崖,令过往司机“谈路色变”。2016年4月通麦卡脖子工程的“五隧两桥”修通,死亡之路方有所改善。从四川雅安或西藏拉萨去易贡茶场,均需从通麦大桥桥头下318线,走通麦至易贡公路(305省道,在改扩建中)前往。

“易贡”,藏语中为“美丽”之意,被称作深藏在西藏东南高山峡谷中的一块秘境。易贡茶场就建在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易贡藏布河畔著名的地质公园区内(图2),由于古代易贡藏布河堰塞所形成的易贡湖就在茶场门前,湖的北岸就是以独立、突出著名的易贡铁山,其类似火箭头的峻峭山崖上,稀疏点缀着松柏,拦腰一条绶带似的裸岩带,可能因岩石中含铁量很高,每当雨过天晴,表面泛着铁锈般的红光,使其显得更加威武、挺拔。易贡茶场大门前,相隔茶园不远,就是峻峭铁山下柔美的易贡湖,湖水,蓝天、白云、茶园、山峰浑然一体,美不胜收。铁山两侧则簇拥着绵延的纳雍嘎波山,山梁上常年覆满白雪,易贡茶场就是靠这些雪山融化的雪水进入易贡藏布河和易贡湖,而引入茶园灌溉。易贡茶场场部所在地海拔2228m,场区最低处为易贡湖边,海拔1900m,茶场年均气温为11.4℃,年降水量960~1100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周边满布茂密的原始森林,终年云雾环绕,空气清新,海棠等各色鲜花芳香四溢,树木苍翠挺拔。易贡湖则波光粼粼,湖水清澈见底,铁山的雪山白云倒影湖中,如海市蜃楼一般。茶场大片茶园依偎在易贡湖畔,在高山雪水浇灌下,得冰川雪野之灵气和充沛阳光之沐浴,毫无污染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易贡茶的优良品质。

图2 铁山脚下、易贡湖畔的易贡茶园

三、易贡茶场建厂历史

易贡茶场场部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时,原十八军军部所在地,场部内的“将军楼”(现为十八军历史陈列馆),系原十八军军长张国华将军的办公和居住处(图3)。场部办公楼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原西藏自治区党校校址。办公楼的对面就是原十八军的大礼堂,现保存完好且仍为茶场职工大型活动的场所(图4)。

图3 易贡茶场场部大院内的“将军楼”

易贡茶场系根据当时西藏军区生产部“原十八军和后续部队的部分干部、战士留驻易贡,负责建设军垦农场”的指示,始建于1960年。1967年5月,上级从新疆建设兵团抽调大批骨干到易贡,组建新疆建设兵团西藏易贡五团,1969—1970年,参加组建新疆建设兵团西藏易贡五团的工作人员调回新疆,1971年,易贡五团交由西藏军区生产建设师管理,更名为西藏生产建设师404部队易贡五团,1978年移交西藏自治区农垦厅管辖,1986年后又移交林芝地区管辖。1992年,林芝行署副专员胡春华同志(后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省委书记)到茶场驻点,由于当时茶叶严重积压,职工工资长时间无法发出。胡春华同志通过深入调研,选准突破口,在茶场着力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力开拓国内、国际茶叶销售市场,使茶场当年走出亏损困境,次年首次创造了近百万元的利润。1998年,易贡茶场由于改制为西藏太阳农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后,生产经营再次陷入困境。2008年,林芝地委、行署决定重新恢复易贡茶场,并派出工作组进驻茶场,开展维稳和恢复生产工作。2010年7月,广东省将易贡茶场列为佛山市对口支援单位。2013年6月,广东省委、省政府调整广东省对口支援西藏的结对关系,决定由广东省国资委单独对口支援林芝地区易贡茶场(2015年3月后改称林芝市易贡茶场),逐步改变了困难局面。

易贡茶场属正县级国有单位,现有人口1508人,426户,正式职工303人,退休职工487人。下设茶叶一队、茶叶二队、茶叶三队等4个生产队,设有茶叶加工厂和亚圣加工厂各1座,并设有小学、卫生站、警务室以及养老院、水电站。易贡茶场是西藏唯一、绝佳的茶叶生产基地,且是饶有风情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孕育了独特的藏族宗教文化。

四、易贡茶场的茶园

易贡茶场的茶园,系1963年9月部队官兵为响应国家“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号召,从四川名山县蒙顶茶场引进四川中小叶群体茶树茶籽,采用有性繁殖试种成功而逐步建成。现最早种植的茶园长势尚良好,在茶园边一块虽稍有损坏的金属标牌上,还能清楚看出上面写有“西藏第一茶田,1963年试种”等字样(图5)。到了2013年易贡茶场已拥有茶园133.3hm2,茶叶产值560万元,但亏损147万元。2014年后在广东省国资委对口支援下,一方面加强原有茶园管理,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014年新植无性系茶园56.7hm2,并在当年实现产值860万元,盈利48万元;2015年新植无性系茶园66.7hm2,产值达936万元;2016年又新增无性系茶园66.7hm2,使茶园总面积达到333.3hm2,茶叶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

图4 易贡茶场办公楼(原自治区党校校址)

图5 易贡茶场1963年最早种植的的茶园

易贡茶场茶园因均分布在海拔2000m及以上的易贡湖和易贡藏布河河边平地上,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茶树栽种时技术要求严格,行距150~170cm,梅花形单株栽种,每公顷种植茶苗9万株,均划线定植,定植后浇定根水。茶园管理不用除草剂,坚持在草高5cm时用人工除草,施用有机肥,适时组织灌溉。由于茶园生态环境良好,易贡茶场很少发生病虫害,若有发生,按茶场制定的有机茶防治措施进行防治。茶树长势很好,芽头粗壮,为机械化耕作和采茶创造了有利条件。易贡茶场的茶园和茶叶加工厂均已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有机认证,也是西藏高原上唯一的有机茶园和茶厂(图6)。

图6 易贡茶场茶叶三队长势良好的有机茶园

2014年以来,易贡茶场发展的新茶园,均为无性系良种茶园,茶苗均从四川雅安引进,种植的有福选9号、梅占、中茶108、福鼎大白茶等茶树无性系良种。在茶园中可看到福选9号、福鼎大白茶等茶树非常健壮,长势良好,特别是福选9号已成为该场种植的骨干品种。

易贡茶场鲜叶采摘精细,8月份是名优茶采摘季节,用于加工雪域银峰和易贡云雾等高端产品的鲜叶,要求极为严格,采摘单芽或一芽一叶,芽头粗壮,满布白毫,绝对不带蒂头和鱼叶。用于加工紧压茶的较粗老鲜叶原料,虽然均使用单人茶树修剪机等采割,但采摘高度也控制良好,使原料叶老嫩适度。正是这样严格和标准的鲜叶采摘,为茶叶良好的加工品质奠定了基础(图7)。

图7 易贡茶场高档茶鲜叶的采摘

四、易贡茶场的茶叶加工厂和茶叶加工设备

易贡茶场建有一座已通过有机茶和QS认证、可进行多茶类加工的茶叶加工厂。茶厂建在场部一隅,处在易贡湖边的茶园中间。整个厂区厂房建筑呈四方形布置,中间为宽阔天井,建筑均具有较典型藏族风格。厂区内鲜叶摊青车间、红绿茶加工车间、紧压茶加工车间、茶叶质量审评室、茶叶产品展示厅和生产管理办公室布置有序,天井内有一段搭有钢管塑料大棚,用于紧压茶等原料鲜叶的摊放和晒青(图8、图9)。车间内所有地面和墙裙均用瓷砖贴面,更衣间洗手、烘手和衣帽贮存柜,防鼠、通风和清洁设施齐全。车间生产季节封闭式管理,人流和物流严格分离。机械设备排列整齐,每轮茶叶加工完成,机器、天花板和地面均作认真擦拭,设备和设施不论新旧,均光洁整齐,看不到积存的油污和茶灰,说明管理水平良好。

对于易贡茶场茶叶加工厂应用的设备和茶叶产品加工,茶厂厂长安青(藏族)作了较全面的介绍。现茶厂均采用单机作业形式。多数设备为2010年后广东对口援建易贡茶场后,统一招标购置,少部分设备为以往购置留用,机器来自多家茶叶机械生产企业。安青厂长介绍,茶厂之所以仍然保持单机作业状态,是因易贡茶场交通不便,机械设备的一般保养,茶厂尚可承担,但出现较大故障需维修和配件采购均较困难,即使1台电动机损坏,也需长途颠簸到170km以外的林芝市驻地八一镇购置。加之茶厂职工机械操作技术水平普遍不高,若升级选用国内目前开发推广应用的茶叶加工连续化生产线,使用和维修技术水平均难以适应。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前两年在进行广东援建的制茶设备招标采购前,茶场首先组织人员对各茶机生产企业进行了充分考察,在机械产品质量保证前提下,分别选用各厂家质量可靠、性能见长、科学先进的单机设备。据安青厂长介绍,当时招标所选择购置的机械(表1),经过几年应用,绝大多数机械运转正常,制茶性能良好,可满足茶叶加工工艺要求。安青厂长还反复强调,今后各茶叶机械生产企业提供给西藏等偏僻少数民族茶区的茶机产品,设备成熟性和使用可靠性极为重要,机器应在保证使用可靠和制茶性能良好前提下,增强科学性和先进性,应强化和延长易损零部件的使用期限,发货时配足配件,并做好售后培训和服务,这一点应提高到对民族地区服务意识和精准扶贫的高度来认识。

图9 易贡茶厂应用的紧压茶渥堆(木质)和压制机械

五、易贡茶场的茶叶产品生产

易贡茶厂的茶叶加工技术先后得到四川省茶叶研究所,以及雅安和乐山等茶区和单位的茶叶专家的指导和支持。茶场特别赞扬的是大学制茶专业毕业、供职于四川雅安制茶厂的李国林同志,他因1983年参加四川省林业厅组织的工作组,在开展对西藏林芝地区区划调查时,专门到了易贡茶场,考察后认为易贡种茶条件良好,特向西藏自治区政府提交报告建议加快茶叶发展,此后陆续对制茶技术给予指导,使易贡茶场生产的绿茶逐步克服了烟焦和青气等不足,砖茶生产技术亦有显著提高。此后,由于国家取消茶叶统一收购,而当时易贡茶场以生产绿茶为主,因绿茶不能用来打酥油茶,周边藏民没有饮用绿茶的习惯,就连从事茶叶加工40余年的安青厂长在家里也不喝绿茶,故造成2010年广东开始援建时,茶场积压绿茶10t,亏损严重。广东援建后的场党委通过反复研究和部署,派出安青厂长前往四川雅安,邀请已到退休年龄的李国林再次来到茶场指导制茶,同时聘请四川省茶叶研究所等单位茶叶专家任茶叶加工厂生产技术部负责人,全程指导茶叶加工。根据市场需求,首先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购置成套茶叶加工设备,将10t积压多年的绿茶,改制成适合藏民消费的康砖茶,并借2011年西藏解放6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制作黑茶纪念茶饼,以较高价格卖出,解决了绿茶积压难题。与此同时,重视品牌建设,加大名优茶开发力度,研制开发出雪域银峰、易贡云雾、林芝春绿、雪域红、易贡康砖等系列产品,做到高原绿茶、红茶、黑茶品类齐全,并成功注册“易贡珠峰”“雪域红”等商标,使易贡茶叶产品不仅在林芝和西藏畅销,并且通过广东援建单位的支持与帮助,在广东、福建等地销售形势良好,还出口到欧美、日本。易贡茶场所开发的上述茶叶产品样品,至今仍陈列在茶厂茶叶产品展示厅内,可谓琳琅满目。

茶场参观期间,笔者与安青厂长共同品饮了易贡茶场的茶产品。“易贡红”“藏地红”等是填补西藏生产空白的红茶产品,条索紧结、色泽乌润,汤色红亮,香高,甜香滋味明显。绿茶产品有雪域银峰(顶级绿茶)、易贡云雾(特级绿茶)、林芝春绿(一级绿茶)(图10)、雪山茶(二级绿茶)等不同档次产品,同样香高味醇,风格独特。其中雪域银峰和易贡云雾,主要采用单芽鲜叶加工,通过鲜叶摊放、杀青、理条、足烘和提香等工序加工,成茶色泽绿翠,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清醇,在前些年高档名优茶销售形势良好时,为茶场效益作出显著贡献。近两年高档茶销售量虽有所下降,但易贡茶场生产的高档绿茶,在广东等市场上仍颇受欢迎,故茶场仍保留一定数量高档茶产品生产。同时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将绿茶生产重点放在价格适中、嫩度良好、香气持久,可全程使用滚筒杀青机、揉捻机和瓶式炒干机等中大型机械批量生产的雪山茶等中档茶产品上,在西藏、广东、福建市场上同样获得良好业绩,促进了茶叶生产效益的持续提高。

图10 林芝春绿

表1 易贡茶厂主要茶叶加工机械生产企业

黑茶是易贡茶场又一举足轻重的茶叶产品,有易贡黑茶、藏区民族文化茶和易贡康砖茶等产品(图11)。易贡黑茶的主要特点是黑茶原料茶相对较嫩,含梗量较低,特别是藏区民族活动和节日纪念用藏民族文化砖茶,表茶和里茶用料讲究,所加工成的茶饼,外形色泽黑嫩光亮,形状规范,品质良好,受到藏民和各界的欢迎和好评。易贡茶场生产的各类黑茶产品,除在该场设在拉萨、林芝市的茶叶专门销售点以及社会上销售状况极为良好外,在广州的专卖店和市场上同样受到热烈欢迎。

六、发展中的易贡茶场

易贡茶场已作出规划,重点促进茶产业和旅游业协同发展。现易贡茶场茶特色产品与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现代农业与观光区和旅游景区等项目业已动工兴建,总投资额78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推动茶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同时,茶场计划下一步将狠抓茶叶技术培训、加大茶树新品种种植推广、提高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技术水平,确保茶叶品质提升,同时优化茶叶包装设计,注重茶叶品牌保护,加大宣传力度,开拓茶叶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提高易贡茶叶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今后的易贡茶场,将以茶为载体,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红色旅游,开发具有易贡“雪域茶谷”地域特色的茶叶旅游产品,以旅游带动茶业,以茶促进旅游,通过两个支柱产业共同发展,将神秘的藏文化和藏地茶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与此同时,易贡茶场已作出规划,力争在“十三五”期间,茶园规模扩大到万亩以上,把易贡茶场打造成西藏茶叶生产、技能培训、科技创新、休闲农业示范区。

图11 易贡茶场的砖茶原料和成品砖茶

猜你喜欢

贡茶茶场林芝
北宋茶场探析
新伟茶场
国航北京—林芝直飞复航
鲸鱼在发芽
送茶五吨
送茶五吨
西藏林芝所有县区有望今年脱贫
耒阳江头贡茶生态观光茶园景观茶文化形象设计
林芝抵达香巴拉
伊马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