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8-03-01陈丽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23期
关键词:颅脑外伤血糖控制心理状态

陈丽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106例颅脑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A组(护理干预)与B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 ①干预后,两组SAS评分(t=15.004,P=0.000),SDS评分(t=8.628,P=0.000);②干预后,两组FBG(t=23.275,P=0.000),2 hPG(t=6.407,P=0.000),HbAlc(t=4.48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颅脑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行护理干预,可调节其心理状态,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关键词] 颅脑外伤;糖尿病;护理干预;心理状态;血糖控制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2(a)-0121-02

颅脑外伤为常见急危重症[1]。该病作为一种应激源,极易诱发一系列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而血糖升高便是其中一种应激反应。尤其是伴糖尿病者,其颅脑外伤后应激性高血糖极易影响神经系统活性,引发糖代谢异常,加重脑组织病理损伤,需加强救治及护理。该次研究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在53例颅内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获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06例颅脑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为颅脑外伤;②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诊断标准;③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嚴重精神疾病;②合并心、肝、肾等严重脏器疾病;③住院期间死亡。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组,各53例。A组男38例,女15例;年龄25~78(55.62±5.41)岁;糖尿病病程2~15(8.24±1.05)年;25例头皮血肿,18例脑挫裂伤,10例颅底骨折。B组男35例,女18例;年龄24~75(55.24±5.15)岁;糖尿病病程2~14(8.20±1.11)年;24例头皮血肿,16例脑挫裂伤,13例颅底骨折。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B组行常规护理,包括观察生命及神经系统体征、常规口头宣教、血糖药物护理指导、随机情绪疏导、基础护理等。A组实施护理干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①心理干预:不同于常规护理随机情绪疏导,重视采用中医移情、音乐疗法、聊天等方式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以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方法调节心理状态;加强护患沟通,提升护患亲密度;创建情感支持系统,鼓励家属发挥精神支柱作用,稳定患者情绪。

②健康教育:不同于常规护理口头宣教,重视实现教育形式多样化,比如面对面床旁讲解,少量多次宣教,确保患者、家属准确掌握;将疾病、治疗等知识制作成彩色图谱、视频或思维导图,经床旁电脑播放,合理调整字体大小,详细讲解,回授法巩固健康知识掌握度。

③强化血糖护理:加强专科糖尿病护理,密切检测血糖变化,遵医嘱进行胰岛素注射、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处理,确保空腹血糖<7.0 mmoL,餐后2 h血糖<11.1 mmoL。根据不同时段血糖检测结果合理调整胰岛素药物浓度、输液速度,避免血糖下降过快致使脑水肿等病情加重;昏迷患者鼻饲进食,合理计算食物总热量、摄糖量,在提供足够营养基础上控制血糖。

④并发症护理:一旦出现呼吸加快、呼气烂苹果味、四肢湿冷等现象,需警惕脑损伤加重糖尿病引发酮症酸中毒;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确保导尿管通畅,无挤压、扭曲,预防泌尿系统感染;观察输注皮肤是否红、热、肿、痛等,预防感染;疾病初期尽量卧床休息,病情允许后行肢体被动、主动活动,注意起床动作缓慢,防止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眩晕等。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焦虑(SAS)、抑郁(SDS)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各量表阳性标准均为>50分[3]。②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糖变化,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

1.4 统计方法

数据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性别等计数资料[n(%)]用直接进行χ2检验。SAS评分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

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A组低于B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对比

干预后,两组FBG、2 hPG、HbAlc水平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A组低于B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颅脑外伤为常见头部损伤,主要由外界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伤后极易诱发应激性高血糖,影响预后。尤其是伴糖尿病者,颅脑外伤后24 h血糖水平快速增高,会导致脑缺血后血脑屏障加重,危害性较大。而且,多数颅脑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治疗等知识认知水平较低,极易因恐惧疾病等,出现焦虑、烦躁、绝望等不良心理,影响血糖控制及预后。故需加强此类患者护理干预,以调节其心理状态,控制血糖水平,改善预后。

该次研究在A组中实施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其具有以下优势:①重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全面贯彻心理干预,理解患者心理负担,应用转移注意力、创建情感支持系统等方式帮助患者稳定情绪;②克服常规护理口头宣教单一形式,重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能更好满足不同层级患者需求;③强化糖尿病专科护理,加强血糖监测及控制,规范计算每日摄糖量,指导合理膳食,可改善血糖控制效果;还重视并发症早期观察和预防,有利于促进康复。该次研究干预后,A组SAS、SDS评分改善效果相对更佳,考虑是因为护理干预重视患者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能帮助其纠正错误认知,调节心理状态。而心理转变可进一步影响其思想及行为,改善依从性,积极配合医护操作,更好控制血糖水平。该次研究中,A组干预后FBG、2 hPG、HbAlc控制效果更为理想,凸显出这一点。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溢华, 邱俊, 王昊,等. 338083例颅脑损伤流行病学特点分析[J]. 创伤外科杂志, 2016, 18(6):328-330.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64-67.

[3] 孙振晓, 刘化学, 焦林瑛,等.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7, 11(2):198-201.

(收稿日期:2018-09-03)

猜你喜欢

颅脑外伤血糖控制心理状态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颅脑外伤引发的精神障碍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36例临床诊治分析
评价大型体检中心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社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