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时光洪流中,握住真挚情感

2018-03-01李文君

戏剧之家 2018年34期
关键词:善良信念情感

李文君

【摘 要】本文对李宗熹的话剧《邮差》中的梦想、信念、情感、人物形象、细节处理、特色设计和故事风格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列举了剧中能够引人注意的特别之处,于主人公林和平四十年间的起起伏伏中学会重拾生命中最真挚的情感。

【关键词】情感;信念;真挚;善良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33-0029-01

“你有帮别人送过信吗?你相信邮差能把信送到吗?”

话剧《邮差》讲述了一个爱在信中流传的故事,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投降,二战结束,台湾脱离殖民统治迎来了和平,就在这一年,故事的主人公林和平出生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标志性事件像一条长线一样串起了主人公林和平的一生,无论动荡和平,开心难过,周围的环境不断变化着,林和平也不断成长着,伴随着他的喜怒哀乐,观众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跟着话剧的情节变化与戏剧冲突紧张,感同身受般的体会着一个普普通通的邮差的故事。

一、关于梦想

故事由一本女儿送的回忆录的打开而展开,在那时信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因为妈妈的字写的很好看,所以经常有邻居们来找妈妈代写信,这时,关于信的故事才真正开始。那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含蓄,情侣之间的表白不是现在直白的“我爱你”,而是“偶很那个你。”小小和平吹信的工资是每份一颗糖,要苹果味的信就要吃苹果味的糖。有的人打开信很开心,有的人打开信很难过,就这样,送信,一个在和平眼里很神奇的事情就这样悄悄在他心底里埋下了种子。第一次送信是替哥哥送的藏有不同女孩头发的不同情书,这让小和平有了很多糖果,第一次体会到了自我价值,立下了当一名邮差的梦想。

二、关于信念

邮差作为一个普通的职业在这部话剧中饱含了许多情感与信念,只要有邮差在,信就一定可以送到。“有没有人认识阿忠与阿芬,有两封他们的信……”短短的两句话在全剧出现了很多次,这两封信鼓励着林和平继续做一名邮差,打破了他对弄丢信件的恐惧,一次次的出现使这两封信成为了故事的另一条线索,在街道上,在军营里,在静坐时,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这句话一遍又一遍的回响。从1964年到2004年,四十年间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虽然昔日的青春和活力早已流逝,但这对情侣得以重逢,完美的诠释了邮差的信念。它跨越了林和平的大半个人生,温暖了观众们的心。

三、关于情感

信传达着寄信人与收信人的情感,而传递这份情感的人就是邮差。他承载着陈妈妈对大陆那边亲人的思念,为军营里的人带来了家人的关怀,为乡里乡亲带来了喜怒哀乐,也帮助他们送出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林和平第一次替别人写信是用别人的身份写信给程小蝶,用自己方式安慰她,这封信也为木讷的林和平带来了爱情。“peace”先生在舞会上扮超人、李小龙、哆啦A梦,他们相爱了,有了自己的宝宝,可是不久后,身体虚弱的小蝶就离开了,女儿一点点长大,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每当和平无法招架时,他就拿出小蝶为女儿准备的信,一共十八封,每年一封,知道最后女儿出国留学前,她打开了最后一封妈妈的信,我们无从得知信的内容吗,但是我们看得出妈妈对女儿满满的爱,不只是大家的邮差,林和平还是妻子与女儿之间的邮差,跨越了生死,承载着沉甸甸的亲情。

四、关于人物形象

李宗熹作品的剧中人物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每一个人都像我们身边的人。话剧通过肢体语言和台词的展现,展示出了不同人的不同特点。主人公林和平善良,真诚,执着,他接受陈妈妈信件时的为难,与小蝶对话时的扭捏,欺骗妈妈哥哥是因为工作忙才不回家的体贴,这些都是普通人再普通不过的点,可是在剧中为了渲染林和平对丢失信件的恐惧,不断的重复“我再也不要送信了啦。”甚至为此还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上映结合,做了一场由哥哥扮演的马文才抢夺自己扮演的四九为梁山伯送的信件的梦,马文才的笑声和四九的哭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强调了当时小邮差林和平心中的恐惧,颇有一番趣味。

五、关于特色设计

当回忆起两人的往事,年幼的,稚嫩的,少年的,成年的和平和小蝶其实早已相遇过很多次,在遇到成年小蝶时四位和平互相出谋划策,看起来像是成年和平对自己内心的质问,这样的设计凸显了不同年龄段和平心智与认知变化的同时也外女也在某些前段起了强调的作用,人物的成长便是故事的线索,串联起了整部话剧。讲解员老林和平在话剧中并不只是单纯的叙述故事,而是参与到故事之中,比如小时候他参与客串邮递員,小蝶生宝宝时他客串医生,不管是年幼稚嫩、少年、成年时期,像是时光穿越一般,老年的林和平都有参与,直到回忆录的最后他回归了现实,回到了真实年龄的自己,跨越时空却又毫不突兀。

六、关于细节处理

话剧用不同节点的不同故事串联起了林和平的一生,这种串联节点大部分由里程碑式的事件组成,比如二战结束,八二三炮战,人类首次登录月球,蒋公去世等等,在这之间的转换并不生硬或程式化,比如在“呼啦圈风靡台湾”这件事接入时,讲解员老林和平骑着自行车从舞台经过,一声惨叫之后,一个轮胎从舞台暗处滚出来,正好衔接了呼啦圈事件。

一部《邮差》,一个人,串联起了四十多年间的大事件和一段段温暖的故事,起起伏伏中,善良与执着永存,时光的洪流中,林和平带着我们一起重新了生命中那些最真挚的情感。

猜你喜欢

善良信念情感
为了信念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发光的信念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信念
从《西游记》看战胜心魔
浅析敦煌飞天艺术形象的情感美
情感移植
信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