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城小事》流连在上海的优雅时光

2018-02-28

城市地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里弄上海

《大城小事》里曲终人不散的爱情故事是现代都市人速食情感的终极渴望。在上海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背后,高楼大道鳞次交错之间,我们却还能为自己找到一方净土。

电影简介

《大城小事》讲述了发生在上海的公关经理小月和出诊医生周谦的爱情故事。周谦因为受不了爱人小月拼命工作、节奏太快的生活,委婉地提出分手。愤怒的小月搬出了他的视线。而后,小月仍然拼命工作,藉此放下受伤的感情。周谦决定要把小月追回来,但小月却要周谦在限定时间内找到自己。通过周谦的努力,两人最终相拥在浪漫的烟火中。

左右页图:葱郁的藤叶爬满墙面,小小的屋子散发着生活的气息。正如所在的“情人路”这个名字一样,浪漫又不失人间气。

著名设计师张永和说:“如果不能享受城市,还住在城市里干什么。”这个城市犹如璀璨的明珠,有着耀眼的繁华,有着飞速发展的经济,有着忙碌的人群,却也保留着小弄堂的朴实,老洋房的情调,所以才会在上个世纪成就了不少故事。这个城市中,走板的胡琴拉了几十年上百年,调子却越拉越婉转,仿佛好酒沉淀多年后的芬芳,越传越远。

情人路往事如烟

影片一开始,周谦和小月分手于徐汇区东平路的可可面馆。爱情结束时的平淡就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在这里分手其实尤为哀伤,因为东平路正是上海著名的情人路。

东平路是一条近东西走向的狭长街道,西临乌鲁木齐南路,东临岳阳路,中段十字路口向北滋生出宝庆路,向南衍生出衡山路,总共只有500米左右的长度,门牌号只能从1数到20。满是爬山虎的围墙,法国梧桐下的车站,呈现的是和几步之外全城夜晚最繁华喧闹的衡山路大不同的世界。也许是上海任性,东平路才可以恣意而自信地躺在这里,和衡山路安然相处,并各自吸引着不同的人。

解放日报社一位60多岁的老人曾说:这里曾是全上海最高级的区域。这条街上有原国民党中央银行行长席德懿的府邸,有被蒋介石提名为“爱庐”的宋美龄的陪嫁洋房,现在这些建筑被改建为酒吧、酒店、餐馆,比起当年的高贵沉稳来说,略显热闹。但因为这些建筑都曾经是旧上海别墅,昨日的点点斑驳如今看来优雅依然,丝毫没有削弱东平的贵族气质。时至今日,东平路依然保留着庄严的沉静,这种沉静和多年前风云人物的喧嚣舞台形成了鲜明对照,让行走在道路上的人充分感受到历史的重量,寻找回繁华中的宁静。

和东平路相比,旁边的桃江路更纯粹一些——没有高调的霓虹招牌,却有老式昏暗的街灯,马路安静到可以听见树叶的沙沙声,路边的法国梧桐像天然屏障一样把喧嚣阻挡在外,给人一种悠然恬静的感觉。

左右页图:斑驳的老洋房记载着上海这座城市的过往历史,红墙红瓦中,印刻着过往几代人的记忆。

尘封昨日的老洋楼

因为爱,两人搬到隔窗相望的地方;因为不爱,小月搬离了这里;又因为爱,周谦追到新居隔壁,才能在大风袭击的时候给爱人最真实的帮助。上海的里弄像北京的胡同一样出名,但上海的里弄带着南方特有的俏丽,一幢楼不似北方胡同在平面上拐来拐去,而是向上曲折、高低错落,中间各种树木穿梭,形成隔窗相望的局面。

上海的建筑,不全是当年租界留下来的洋房。一些并不富足的人们,也许会住在“鸽子楼”,住在《美丽新世界》里的小阁楼上,像《功夫》里展现的72家房客的局面,端水洗脸都会打个照面,随意得就像一家人。

如果有幸看到现在的房屋拆迁,也许还能在断壁上找到残留的年代,周杰伦唱过的“消失的旧时光1943”也许不只是个传说,更远的传说比这样的房子更远更远。

上海老城区的外围,是上世纪50年代或60年代初建造的老一点的两层楼的私房,一排一排的,弄堂较宽,有上街沿,每家门口有一个水斗。人口越来越多,住房紧张了,大家就开始在房子里建阁楼,那时候结婚,在家里拦出一个区域或房间就作为婚房了,这也就构成了后来的几代同堂。

另一种如石库门房子,进门是个院子,进去有前楼、后楼,前后楼之间有天井。在国民党政府时期,有钱人会用几根金条买下一幢来,再分租给别人,自己则做上了包租公、包租婆,这在电影《功夫》里曾有生动而搞笑的表现。

再有一种是较好的新式里弄,因为它们都处在不同的租界里,风格也各异。如陕西路上的一些里弄,整体是比较欧化的建筑;而溧阳路上的那些,则比较日化。这些弄堂以前也大多是文人、知识分子居住地,弄堂里清静,还有点小资的情调。如今,很多在上海的人,搬来搬去总搬不出那一亩三分地的小弄堂,仿佛在这里,故人也好找,旧事也好寻,是最慢最尘封的记忆。

传奇马路上的苍凉故事

几十年前,张爱玲在愚园路看着如黄豆一样的月亮,在纸上叹道,“说不尽的苍凉故事,不问也罢。”这里不像东平路,用它的优雅最好地和这个城市融合在一起,也不像老洋房的建筑,总是有着让人眼前一亮的屋内风景。愚园路的故事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

电影里最终成全周谦和小月的地方是在金茂大厦,但为他们作下非这样不可心里铺垫的却是在愚园路。老人病危,吃到周谦买的愚园路的食物,回忆起曾经在愚园路见到女歌星的场景,当年的小店再次端出老人最爱的食物,老人将眼前人看作了当年人,幸福地离开了这个地方。

愚园路近东西走向,西头延伸了1000多弄,延绵狭长。在旧上海,是一个洋房和里弄共存的长长的街道。

不得不提的是愚园路的历史。愚园路曾经是一个园林,军阀高官分到此地后,各自修建别墅,这就是虽然这里属于法租界,但房屋风格迥异的原因。可以想象,当年的住户各自为阵,都想拼出本事来让自己的住宅独具一格,脱颖而出。最著名的愚园路1136弄,在成为汪公馆之前,发生过著名的国民党要员王伯群金屋藏娇的故事,交大校花被藏在这里,一时引得路人侧目。这条路上,曾经住着张爱玲,住着傅雷夫妇。而今,老人们说起的时候,也只是轻言道:张爱玲啊,她不过是个会写文章的普通上海女人嘛。

现在的愚园路,老洋房拆得越来越多,民间里弄更不容易生存,老人们守着也许自己也不知道来历的房屋,拒绝翻新,拒绝拆迁,拒绝改建。正是这些倔强的坚持让新旧交叠的愚园路还能略微呈现当年的面貌。愚园路没有东平路的浪漫和潇洒,它的沉重、缓慢和挣扎正是新旧快慢的强烈对比造成的。丢不下历史,但也不能不前进。

然而这里的故事远远不止这些浮光掠影。听民居里老人们的述说,一定可以听出刀光剑影,听出委婉叹息,甚至听出历史的风云。

高雅文化大街与世界时尚之苑

影片中,小月和周谦曾经缠绵于新天地K2酒吧,曾经在城市蹦极中快乐畅游,最后在自己设计的烟火中相拥。

安迪·沃霍尔曾经说过:每个人都可以成名15分钟。将艺术深入人心的理念或许不是人人都能理解,但沉浸在爱里的人,总都是彼此的明星。讲了这么久的“慢”,终于讲到“快”是什么了。而这样的结构正是上海的独特之处:如果没有历史和曲折的老故事,这个城市俨然一座钢筋水泥的石头森林;如果没有现在的灯火辉煌,这些小故事都将会被埋没,看不见闪亮。

淮海路是上海著名的商业街。淮海路以前属法租界,路边种植法国梧桐树,走在路上的青年男女让你觉得走进了一本活生生的“世界时装之苑”。值得注意的是,淮海路还是一条高雅的文化大街。著名的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周公馆、中共“一大”会址都在或毗邻此路。1996年底,上海图书馆新馆也在淮海中路开馆。同时,这里也是经典建筑云集的地方,如1900年建筑的盛宣怀住宅(现为日本驻沪领事馆);1910年兴建的登云公寓是典型的法国城堡式风格,也是淮海路上第一幢高层建筑;1942年建筑的武康大楼是上海最早的古典立面外廊式公寓。此外,国泰电影院、兰心大戏院以及多个国家的驻沪领事馆均坐落于此。

走过慢条斯理满是回忆的街道,步入现代化的大都市,那些积淀起来的情感会在高亢中爆发,会感叹两边的差异如此之大,也会感谢城市之包容,包容下的是新,是未来,还有历史和古老。时尚界是一个轮回,每反复几十年又会流行复古的风格,上海是一个大的轮回,就算你每天接触高科技,拿着高薪,你还是会回到那些小路和历史中去舔尝淡淡的情调。

猜你喜欢

里弄上海
浅析景德镇里弄与瓷文化
多元与包容
欢乐上海迪士尼
小里弄蕴藏大文化
里、弄、堂、里弄、弄堂
老汉口里弄中门的构造及其装饰设计研究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