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和浩特美如画屏的草原城市

2018-02-28

城市地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青山王昭君娘子

呼和浩特因为两个女子而多了一份温婉之美,一个是建造这座城池的“三娘子”,另一个则是一代美人王昭君。

巍巍大青山不仅风光绮丽,还有着充满红色情怀的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山脚的哈素海更是有着“塞外西湖”的美誉。

左右页图: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无数牛羊在悠闲地漫步、吃草,立起的蒙古包就像是点缀其中的白玉珍珠,有趣的是,里面还藏着无数美酒佳肴,故而更让人心驰神往。

在阴山南麓,有一座美丽的城市,一望无际的草原是它漂亮的衣裳,美如画屏的高山是它温暖的怀抱,奔流的黄河水是它最灵动的气息……这就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被称作是“离首都北京最近最美的草原都市”,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汉唐时期,这里就是中原地区开展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无论是远古时期的“大窑文化”遗址,还是战国时期的云中古城遗址,更或者是明清时期的召庙艺术等,都真实地记录着呼和浩特的悠久历史,展示着这座塞外名城的古老神韵。

塞外“青城”温柔动人的美丽传说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意思是“青色的城市”,所以也被称为“青城”。

第一次听到“青城”这两个字,或许是因为和“倾城”读音相同,于是就有了浪漫的想象,心想在这里,应该可以从蒙古族倔强刚强的性格中,隐约找到一些温柔的美感吧……事实上,因为两个特殊的女子,青城的确多了一份温婉。而青城的建造者“三娘子”,就是两个特殊女子之一。

在明朝以前,塞外草原从未有过一座像样的城池。青城之所以平地崛起,完全得益于那时中原与塞外的和睦关系。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三娘子。

三娘子出生在1550年,本名钟金哈屯(蒙语意为高贵显赫),是部落首领的女儿。三娘子天生丽质、聪慧过人,20岁时,三娘子嫁给了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成了王妃。她辅佐丈夫扩展疆土,发展经济,并积极主张与明朝交好。经过三娘子的不懈努力,实现了与明朝的和平通贡互市。此后,几千里边地便呈现出安定、繁荣、祥和的景象。后来,明朝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并赐给大量物质财富。从那时候起,三娘子开始协助丈夫破土筑城……建成后的城市,位于大青山南、大黑河之北的土默川平原上,掩荫在翠绿的树木之中,所以被命名为“青色的城”。城筑好的那天,三娘子郑重起誓:“蒙汉应该代代相好、世世交谊。”自此,塞外文明迈出了划时代的一步。人们感念三娘子的功业,就把呼和浩特亲切地称为“三娘子城”。

左右页图:哈素海内鸟飞鱼跃,岸边凉亭绿柳成荫。极目远眺,天水都连成一线,湖面烟波浩渺,轻舟点点,宛如一幅淡雅水墨画。

另一个与这座城市有关的特殊女子,就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于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在百姓心中,王昭君是美的化身。数千年来,关于她的美丽传说和可歌可泣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早已成为美谈,被世人传为佳话。

在今天,人们可以去到位于呼和浩特南郊大黑河畔的昭君墓前,去追慕和纪念那位著名的奇女子。伟大的革命家董必武于1963年参观昭君墓后,就题写了一首七绝《谒昭君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可见王昭君在国人心中的美好形象和地位。

昭君墓是王昭君的衣冠冢,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万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登上墓顶,你会看到连绵不断的阴山山脉横贯东西,也可以欣赏到呼和浩特市美丽的全景。据说在每年秋季,当树叶枯黄的时候,昭君墓上依然草木青青,所以人们又把这片墓地称为“青冢”。在一片苍翠葱郁之中,远远望去,兀立平原的青冢显示出一大片“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绿色,所以被誉为“青冢拥黛”,从而也成为呼和浩特著名的八景之一。

在昭君墓的广场上,矗立着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的雕像。雕像中的王昭君温柔秀丽,柔中带刚;呼韩邪单于则威武粗犷,具有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豪爽气质。在这尊雕像的下面刻有蒙汉两种文字的“和亲”。

现在,王昭君动人的姿颜已被历史的黄土掩盖,只有这座城和那座青色的冢一直在默默讲述着关于她的传说……

满目青翠的大青山美得像诗一样的哈素海

进入呼和浩特境内,你会看见北面那雄奇险秀、美如画屏的大青山。它如同隆起的屋脊拔地而起,成为华北地区的一道天然屏障。

大青山地处阴山山脉中段,为阴山山脉的主要段落,海拔1100~2300米,东西长132公里,总面积226544公顷。由于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所以这里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炎热。受地形影响,山前山后、山上山下在同一季节表现出明显的差别。“炎日飞雪三尺冰,山石流水树成荫,峰峦平原两重天,极目远望四时景”就是对大青山气候多变的真实写照。

大青山是阴山山地中山地森林、灌丛、草原镶嵌景观最为完好的一部分,也是阴山山地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区域。据文献资料记载,这里的野生植物多达580余种,以菊科和禾本科最多。森林树种有杜松、落叶松、山杨、蒙椴、蒙古扁桃等。茂密的植被让大青山成为黄河上中游的重要水源地,具有降低洪峰、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土、净化水质等作用,因而成为阴山山地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之一。此外,这里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不仅种类繁多,还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如金雕、雪豹、雀鹰、秃鹫、猎隼、红脚隼、斑羚等。

除了拥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历史也在大青山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就隐藏在山林深处。这里曾是抗战时期通往苏蒙的红色交通枢纽、华北抗日战线的桥头堡。旧址内的司令部、卫生队、教导队、电台等遗址,以及八路军作战使用过的战刀、粮食袋、火镰等革命珍贵文物,都是革命前辈戎马生涯的见证。

看够了大青山的满目青翠,走到大青山南麓,你会被另一种景色所吸引,这就是被誉为“塞外西湖”的哈素海。哈素为蒙古译音,意为黑水湖,是黄河变迁而遗留下来的牛轭湖,属大黑河水系的外流淡水湖泊,面积达30平方公里。“天成美玉,人琢成器。”这是内蒙古作家峻伍在《哈素海赋》中的一句,可见哈素海的魅力所在。哈素海水质肥沃,湖内鸟飞鱼跃,岸边凉亭水榭柳绿成荫。这里最特别的景致就是水面生长茂密的芦苇。蒲苇丛丛,像一个个小岛,群群野鸭出没苇丛,蒲苇迎风摇曳,发出刷刷的声响。每到秋冬季节,湖区收割下蒲苇,堆积得像一座座小山。

置身哈素海,极目远眺,可见水天一色,轻舟点点,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如果你停舟湖中,看对对鸥鸟翻飞底空,群群野鸭出没苇丛,听远处高亢嘹亮的渔歌,近旁鱼跃出水的声响,你会觉得哈素海美得就像一首诗。

远古文明的最好见证鬼斧神工的“大窑八景”

呼和浩特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很早就是我国北方各族人民劳动生息的地方。当华夏先祖筚路蓝缕,在中原和南方撒下中华文明的种子时,广袤的蒙古高原上,草原文化最初的开拓者也走出蛮荒,迎来了文明的晨曦。而“大窑文化”遗址就是远古文明最好的见证。

大窑文化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保合少乡大窑村南山坡上,据考证,遗址的时代为距今约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相当于周口店“北京猿人”生存时期。南山坡是大青山南面的支脉,山下有溪涧流水,适宜于远古人类的居住。山上盛产燧石(通称作打火石),远古的居民就在这座山上开采石料,打制各种石器,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如今,在遗址内还可见到很多使用过的石核和敲砸器等工具,以及打击剥落下来的石片和石屑等。

大窑遗址被揭开神秘的面纱后,一度成为旅游者和考古学家的神往之地。这里天然形成的八大景观更是让人切身体会到岁月堆积、时光流逝的古老变化,为大窑怀古增添了无尽的韵味。

顺着狭窄的山道一路向上爬,首先观赏到的是第一景——无字天书。无字天书位于人工发掘的百米长廊中,是一个完整的地层剖面,高15米,虽然无字,但从层次分明的土质上能够推断,出大窑文化的历史年代是一部读不尽的历史巨著。

穿过无字天书景观,接着是第二景——遗迹斑斑。这里至今保存着古人烧火留下的灰烬化石、肿骨鹿残骨化石和大量石器。告别“遗迹斑斑”景观后,向东北前行,只见两块突兀的巨石分布在山坳间,巨石的质地异常坚硬,可奇怪的是,其局部表面却如同婴儿肌肤一般光滑,这就是第三景“磨光巨石”。据考证,这是因为该石在特定的地质年代从山上滑下时受到了强烈摩擦,因此此石又被称为“飞来石”。

左右页图:大召的建筑别具一格,肃穆而庄严,是呼和浩特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寺内宗教文物甚多,尤以银佛、龙雕、壁画最为出名,被誉为“大召三绝”。

沿着磨光巨石旁边的山道登上一座突兀的小山丘,向东远眺,又一道亮丽的景观——凤凰展翅映入眼帘。这是由绵绵群山相毗形成的,形如凤凰展翅。在正对凤凰展翅的西侧,是第五景“双龙含蛋”。远远望去,只见两条天然石龙甩尾山上,龙口仰天大张,口中各含一颗圆形巨石。站在龙口中,举手可以触摸到龙的上颚。由于两条龙之间的距离较近,因此这一景观也叫“二龙戏珠”。朝着双龙含蛋西北100多米处的山涧望去,便可看到第六景“莲花并蒂”。此景是因一块巨石的造型如同盛开的并蒂莲花而得名。在传说中,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凯旋路过归化城(原呼和浩特市旧城)时,到此打猎,康熙试剑的时候,一剑将这块巨石劈成两半,所以此石也叫“试剑石”。在并蒂莲花附近,是第七景百米古洞。整个古洞呈东西走向,曲折婉蜒,深不可测。尽管后来有的地段被堵塞,可是其洞口至今仍然完整地保存着。据说,该古洞是清朝时人们为了获取燧石而人工挖掘的。最后一景是登高远眺——从古洞继续西行,便可到达山顶。从这里极目远眺,青山如嶂,河水蜿蜒,层层梯田,黄绿相间,景色迷人。远处是飞速发展中的呼和浩特市,脚下是祖先曾努力开拓的土地,历史和现实就在此刻交融在一起,让人感慨万千。

猜你喜欢

大青山王昭君娘子
下下签
浅论王昭君诗词中“怨”的艺术特征
大青山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对其生长指标的影响
《娘子关》让我幸福
庆祝《娘子关》杂志创刊四十周年
内蒙古融媒体发展现状研究
三娘子
《汉宫秋》中王昭君的形象解读
马致远《汉宫秋》中王昭君的爱情与婚姻
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地根际土壤理化因子对土生空团菌分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