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蔺市古镇 珍馐传奇跨两桥

2018-02-28

城市地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龙门古镇长江

存世5个月的“长江第一桥”

蔺市古镇在重庆市涪陵区以西22公里的长江南岸。公元1883年,英国人立德在他的《扁舟过三峡》中记道:“蔺市以有三个巨拱的桥梁出名”。

亘古长江,集历史、人文、传奇、诗歌与神秘于一身。如果把诗歌铺开去,川江每1公里竟有100首诗!有一首诗说:“我看到,大江呵,就像一具躺下的竖琴……”诗里描写的就是蔺市江面。长江在蔺市古镇全长14公里,两岸地形呈对称宽谷,最宽处洪水期江面可达1.5至2公里,枯水时最窄处也有150米。

长江上的桥梁多如过江之鲫。但是,万里长江谁为“第一桥”?这“第一桥”就诞生在蔺市江面上,有史书记载的“长江蔺市浮桥之战”为证。

蔺市浮桥,架设于700多年前的南宋末年。那时,蒙古军队让西方人闻之色变,称为上帝之鞭。元宪宗蒙哥率兵伐宋,一路势如破竹,却在重庆合川钓鱼城,遭到顽强抵抗,战事陷入僵局。蒙哥知道,如果宋军援兵溯江而上,将腹背受敌。于是,在那年农历九月,由都元帅纽邻率兵1万人马,从成都出发,水陆并进,于次年一月进入涪陵地区,在蔺市古镇的长江上,架起一座浮桥,据此,“驻军桥南北,以杜宋援兵”,元军以浮桥为纽带,连营数十里,互为犄角,宋军屡攻无果。三月,宋理宗悬赏摧毁浮桥;六月初,宋保康军节度使、四川制置副使兼重庆知府吕文德浴血奋战,终于打败元军,毁掉浮桥。

蔺市浮桥存在了5个月。虽建于枯水季节,但经受住了长江洪水的冲击,堪称古代长江大桥之最。

人类诞生伊始即濒水而居。河流为人们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然后又成为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蔺市古镇即是长江赐予的明珠。长江在蔺市古镇,向北一折,向东流去,清澈的梨香溪也在此款款汇入长江。古时的蔺市,舟楫便利,商贾云集,物质繁盛;背山面水,居家耕作,甚得其利。

左右页图:蔺市古镇位于重庆涪陵西部,历史悠久,南宋时便名为蔺市,明崇祯设镇。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就有考古学专家对蔺市古镇的地层学、类型学进行分析,出土遗物的时代从新石器晚期延续到明清。蔺市开发较早,住户和商贩较多,形成场镇,最初的场市是“日中为市”的“草市”。在南宋冉隐君墓里出土的一方墓志铭,便有了蔺市的记载:“里人冉隐君……淳熙十一年正月十一日卒……葬于蔺市南山之趾……”因有蔺氏大姓,南宋时,这里便改名为蔺市。

明代涪陵,除涪州城以外,开始出现少数街道的场镇,蔺市就是其中之一。明崇祯年间始设蔺市镇,清乾隆二十三年因民风淳朴,被赐名君子镇。民国年间复名蔺市镇。千年古镇蔺市,在《水经注》有详尽记载,镇内尚存蔺市文庙、安澜桥、凤阳桥、百步梯题刻、夏氏节孝坊、蔺市宋墓、冉家大院、雷家大院和大屋基等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物。

在赶场天,如果坐在茶馆里,沏一壶老茶,闲听一段古镇的往事,来一段对野史的诵读,是十分惬意的事情。

石雕银针,龙门桥百年诡事

2006年4月4日,三峡库区唯一整体搬迁的古桥――时年131岁的蔺市梨香溪龙门桥开始搬迁。许多人来到桥边,冒雨送别高邻“故居”。龙门桥整体搬迁后,在300米的周家河沟复建。

英国人立德所记载的“有三个巨拱的桥梁”指的便是龙门桥,只不过,他看到的只是造桥第8年的场景。浩大的龙门桥工程,共耗时13年,由造桥师陈永恩主持。

建造龙门桥,有许多神秘传说和现象。

据说,在造龙门桥时,基址选不准。突然有一个老乞丐踏水而过,人们顺着那条线路过去,才确定了基址。人们收留了他,他天天打磨石头,但磨来磨去就那一块。他离开时,将石头留下,说要回报主人。最后桥合不拢,主人将这块石头放上去,严丝合缝。人们才明白,这老乞丐就是“鲁班爷爷”!

现在,诡异的龙门桥尚有四大谜团没有完全解开。

桥面由青石板铺成,桥正中有个地方叫“一脚踩五石”,一只脚可同时踩住五块石板,每块石板形状各不相同,造桥工匠为何要这样做呢?

桥南北两侧有石雕的文武状元像。但龙门桥为清代所建,两位状元为何身着明代状元服饰?戏剧专家指点迷津,判断是否为“明代状元服饰”,关键是要看头饰部分。可武状元像被破坏,而文状元像的头部也不见踪影,无法判断。

左右页图:龙门桥高40米,桥身长174米、宽10米,是长江沿岸著名的古桥之一。

桥上两条巨大的石龙由整块石头雕成,每条重量都在10吨以上。在当时,在没有起重设备的条件下,如何运输安装?虽然后人试图用“滚木法”和“土堆法”,以图解谜,但仍然难解。

龙门桥共用石料2万余立方米,但与蔺市周围的石料材质并不相同。这些石料又从何而来?至今无法破解。

龙门桥高40米,桥身长174米、宽10米,是长江沿岸著名的古桥之一,雄伟而且精美。桥上有三道牌坊,都在10米左右;每道牌坊有大小三个门洞,中门有圣旨字样;桥上还有10多处雕刻,双狮、双象等,尤其是3米多高的龙头,镂空雕刻,十分精美。

龙门桥的诡秘传说中,还有一个无头文士像的故事:镇上有个员外,家里有一位待字闺中的女儿。一天,员外发现小姐近来神思恍惚,日见消瘦,便夜伏观察。到了晚上,只见一个白衣书生,飞跃入窗,与小姐偷欢,夜夜如此。那书生灵如脱兔,捉他不住;员外拷问女儿,得知书生住在龙门桥头。员外让小姐下次欢愉时,在书生的胸口衣上别上一根针,小姐照办。然后,员外就守在龙门桥头,寻身上带针之人,却没有找到,气急的员外把栏杆拍了一遍,却看到坐在桥栏边的“文状元”胸口别着银针……

诗圣与20碗担担面

蔺市古镇的梨香溪水,养育了美鱼,长江名贵鱼种白甲鲤鱼,便繁殖盛产于此。

白甲鲤鱼形体扁肥,口朝下,鳞甲银白半透明,故称白甲鲤鱼。这种鱼最长三尺许。清代文人有诗赞曰:“打鱼人家多期盼,日夜下网不畏难,梨香溪里寻珍品,白甲鲤鱼最值钱。”明代诗人张溪也写有“白甲细鳞,佳人肌肤,让人爱恋,诸君怜惜。”之词。白甲鲤鱼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色,那就是食用时可以不去掉身上的鳞甲。清代诗人晓翁《鱼美食》一文中说:“吃白甲鲤鱼,千万不可去其白鳞甲,其珍宝在鳞甲内。”

左右页图:蔺市古镇中的墙壁石路虽多以颓圮,却也记录下了时光。

悠远的香茶美食故事,还可以在古镇老茶馆里听到。

刘云鹤是古镇的老茶客。古镇人固执地认为,老茶客不在于年老,而在于喝茶的时间长。刘云鹤今年80岁,6岁时便喝茶,杯中日月十分绵长。一年四季,无论寒暑,他每天上午8点左右,准时坐在茶馆里。有人计算过,除了生病和走亲访友,他从不缺席;既已落座,当袅袅的茶香四下散开后,他便摆起了龙门阵。在喝茶摆龙门阵中,有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至今津津有味,那就是“杜甫喜吃担担面”的故事。唐朝的一天, 杜甫落难到了蔺市古镇,饿得奄奄一息,恰巧有一个村姑挑着担担经过此地,杜甫伸手索要,微微睁开的眼睛,闪出希望之光。村姑见他相貌不凡,但不知他是大诗人,出于“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想法,就给他吃担担面,一天两碗,一连十天,杜甫缓过气来。

古镇人还喜吃羊油茶。羊油茶的主人大都姓刘,做得最好的人叫刘麻花。他的羊油茶面铺,立于古镇小横街高坎子上。刘麻花羊油茶取本地山羊油少许,在铁锅中文火煎热,干面粉入内拌匀,小火慢炒加热,至黄金透亮为上品。

左右页图:蔺市古镇的古意零落在石阶青瓦之间,转动的木门声之中。

明帝选妃,“离香”改“梨香”

蔺市古镇是典型的坪状高丘。依山傍水,梨香溪风景绮丽,花树繁多,优美的生态环境,养育了貌美如花的女子, 素有“蔺市出美女”的民间谚语。有人形容蔺市古镇女子:“花容白皙曲线匀,素裹红妆总相宜。水灵大眼表语言,银铃笑出人间春。”

据说,明朝皇帝曾到蔺市古镇选妃,将“离香溪”改为“梨香溪”,并免去当地民众三年皇粮。在蔺市古镇仙女寨,南宋著名地理学家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载:巴寡妇清即出自此寨,“始皇南游访之”。于是,“蔺市美女”在乡风民俗中生长。竹叶哨的民间乐器,吹出蔺市美女的遗韵。很久以来,异乡的风流小生,专程来到这里,就地取材,用一片嫩嫩的绿竹叶放在嘴中,吹出婉转艳丽的曲子,伴随着鸟鸣声、水流声、风声和雨声,俘获美女芳心。

美女是长江的灵魂。蔺市美女,有水样的性情,水样境界,水样本质。美女代有才人出,有人在网上挂出蔺市古镇绣花女玉照,轰动一时,扫落一地艳羡的眼球和口水。在蔺市古镇的青石老街,到处是美女,尤其是龙门桥上,常常有许多美女,抱着一本书,且行且驻。

蔺市的美女气质绝佳,其实正源于古镇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古镇的街道和古建筑建于明清时代;古街道共有正街、大横街、小横街和米市街等大小石板街道11条,总长2740米,宽3~9米,大、小横街与正街交叉组成十字街。古建筑物一间连一间,为典型的川东民居风格,相对保存较完整的有雷家院子、冉家大院、上鲁家院子和何家院子等。

蔺市古镇的古意,写在层层叠叠的台阶上。顺着台阶走去,便到了十字街口,一条条的石板小巷,从这里延伸到历史深处。走在被岁月磨平的台阶上,就像踩着古旧的琴键,古音一串一串接踵而至。当“嘎吱”木门的转轴声,叫醒了小镇,在一座四合院里,一对沉默的老人,用深邃的老眼,年久日深地洞察着行人。只要他们同意,便可踏进院落。

四合院是木结构或砖木结构,一楼一底,用风火墙隔离。踩着泥土铺成的小径进去,扑面而来的是古色古香的花厅。满眼雕梁画栋,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一件件木雕作品,没有鲜艳的着色,更多的是木质本色或髹饰,古朴而大雅。凝视这一片片古木雕花板,仿佛听到一个婉转的故事。

别以为古镇人只有优雅,没有豪放。他们的豪放,挥洒在玩龙上。

蔺市古镇的玩龙,远近闻名,男人玩公龙,女人玩母龙;还有布龙和草龙,最有特色的是火龙。火龙有1个龙头,13节龙身。初九出灯,晚上玩龙。玩龙的汉子赤着上身,只穿火腰裤;玩火龙时,还有鱼灯、虾灯配合。其动作有翻滚、喷水、沉海底、跳龙门等,人们还用铁水花浇龙。十五罢灯,便要将龙烧掉,于是镇人那五谷丰登和祈求平安的心愿便随着袅袅的烟花升腾而去。更奇的是,古镇人办丧事,要玩用竹子和白布做的龙,称为孝龙。“化悲痛为力量”,在欢呼腾挪中寄托哀思,具有“庄子丧妻,击缶而歌”的洒脱豪放。

左右页图:古朴院落留下了岁月最深沉的印记,而院外,则透出旧人离散的淡淡忧愁。

蔺市古镇有清幽古朴的四合院、也有风趣雅兴的民间传说,但蔺市古镇并不保守,蔺市古镇引入的时尚度假景区,时空转换仅在一溪之间。而今,蔺市古镇梨香溪畔,一个现代“乡村乌托邦”世界,呼之欲出。

在古镇鸡公山上,有法国风情的建筑,有大木桶,有漫山遍野的葡萄架……“红酒小镇”在这里先期打造。这里的葡萄园,分成若干块,租给有田园牧歌情结的人们,然后由古镇的农民代为打理。当葡萄丰收的时候,人们便可以在葡萄架下采摘,也可以在酿酒师指点下,自己酿酒。

全长280米的美心桥上,一头是古镇传统民居,一头是欧式洋人街。在这个别出心裁的中西古建筑桥的东岸,还修建了“西普陀”佛地,大雄宝殿和弥勒佛,一应俱全。美心桥既是中西建筑精华荟萃,更是一座光怪陆离的时尚桥梁,将古镇的过去、现时和将来连通起来,同时生动演绎了一个“乡村乌托邦”的还魂记。现在,在鸡公山上,有海盗船、战城、极速风车和水上游乐的项目,仿佛要将蔺市古镇“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生活,彻底吵醒。

猜你喜欢

龙门古镇长江
“水中大熊猫”群在长江出现啦
龙门里的白居易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同里古镇
龙门这边(71)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光福古镇
世上根本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