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化育人的价值

2018-02-26项红专

中国德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隐性校长育人

文化的目的就是以文化人,即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使人的發展更全面、更自由、更和谐。因此,文化育人是学校文化的固有功能,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是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

教育部于2017年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是基础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文件,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对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文化育人”被列为“六大实施途径”之一,引起教育界广泛关注。文化育人不仅提法新颖,而且内涵丰富。然而,对于文化育人,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往往是“跟着感觉走”,缺乏深入的思考。在此,就文化育人的价值和意义,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一、文化育人是文化本质的内在体现

虽然“文化”一词人们耳熟能详,但对于文化的理解却分歧很大,关于文化的定义世界上就多达上百种。从词源比较来看,西方语言中的“文化”(culture)和汉语中的“文化”存在着一些差异。Culture在初期主要是耕耘、栽培和种植的含义,后来逐渐引申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教养;而中国的“文化”从一开始就专注于人的精神修养领域,强调文治教化、以文教化、人文化成等。从字面含义来理解,“文”一般是指纹理,“化”则表示变易、生成、造化等。而“文”与“化”并用,构成“文化”这一范畴,则追溯到战国末年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学界也经常用这段话来解释汉语中文化的起源。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即文化就是用人文去化成天下。

从文化的本质来看,文化即“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指人按照自己的方式改造世界,使任何事物都打上人的活动的“记号”,带有人文的性质;“化人”是指用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来培养人、提高人,使人得到更好的发展。文化是人的本质特征。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创造物。人作为文化的创造者,他在创造一个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文化世界的同时,也不断受到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创造着人自身。换言之,人的文化活动是人本身的自我成长活动,是一种不断自我优化的过程。可见,文化既具有自由创造性,也具有群体性、强制性。文化的这种内在矛盾并非不正常的现象,它恰恰反映了文化的固有结构,体现了文化的内在张力。学校文化建设其实质是学校发展与师生发展有机统一的过程。学校文化建设的理想目标应该是:师生在创造学校文化的同时,也在自由、自发、自觉地以学校文化塑造着他们自身。

简言之,人类创造文化,文化使人性更成熟、更完美。文化的目的就是以文化人,即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更和谐。因此,文化育人是学校文化的固有功能,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是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

二、文化育人是学校教育的至高境界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理解,所谓“文化育人”,就是“把具有外律目的的学校教育通过优良文化环境氛围的形成或改善,使受教育者在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氛围中耳濡目染生成内律要求从而实现自我教育”[2]。具体来说,文化育人就是通过学校文化建设,着力营造一个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无事不含的浓郁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既有轰轰烈烈的震撼与铭刻,又有润物无声的教化与濡染,使学生在校园里时时得熏陶、处处被感染、事事有感触、人人受教育。

学校教育靠的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言语的力量。学校教育最为生动、有力和持久的是文化的影响,这是一种学校内在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杜威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文化的陶冶和人格的发展,他希望“看到学校所施加于它的成员的影响将更为生动,更为持久,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3]。利用文化的影响来达成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即所谓的“不教之教”,这和古人所说的“里仁为美”“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道理是一样的。最好的教育是一种浸润和熏陶,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换言之,办学办的是“氛围”,育人靠的是“风气”。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成长营造好环境、创造好生态。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4]其中,“如时雨化之者”即文化育人排在首位。朱自清也强调:“‘做人是要逐渐培养的,不是可以按钟点教授的。所谓‘不言之教‘无声之诲,便是说的这种培养的功夫。”[5]

文化育人是最高层次的育人。文化育人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育人方式[6],主要表现为:第一,文化育人是隐性的。文化育人不是有意识的文化教育,而是一种无意识的文化熏陶,是一种看不见的隐性教育。第二,文化育人是间接影响的。文化不能直接转化为人的行为,但文化对个体思想观念的渗透,能通过意识的能动作用指导行为。第三,文化育人是渗透式的。文化育人像空气一样包围着受教育者,让他不知不觉地去接受、去体会,从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第四,文化育人是整体协同的。文化育人是一个整体的濡化过程,需要人的情感、认知和意志的协同配合和共同参与。第五,文化育人是长效的。文化育人通过人的内化熔铸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品格,涵养独特的气质,形成一种格调高雅的生活方式。

三、文化育人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升级深化

追溯历史,在我国,“学校文化”滥觞于“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概念最初于1986年由上海大学生提出。由于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了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在实践层面上逐渐在全国得以推广,继而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写进了中央文件。后来又辐射至中小学,“学校文化”取代了“校园文化”成为主流的提法。

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着两种基本路向,即“文化立校”和“文化育人”,前者基于管理学,后者则是基于教育学。管理历史大致可以分为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三个阶段。与科学管理不同,文化管理被认为是“软管理”,其管理重点是人的思想。因而,文化管理更加适用于知识工作者。有了文化管理的思想,自然就产生了文化立校的思想。现代学校发展需要大力倡导文化管理,即用核心价值理念去统一思想和凝聚人心,以实现组织成员共同期盼的美好愿景。然而,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以育人为本。学校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滋养和影响。一旦忽视了文化育人,学校文化则更多地是其他组织文化的模仿和翻版,难以彰显自身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这样的学校,其文化生命力是不强的。文化育人恰恰彰显了学校组织的独特个性,体现了学校的宗旨和目的。早在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就明确指出:“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7]。如果说“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1.0版,“文化立校”是学校文化建设的2.0版,那么“文化育人”就是学校文化建设的3.0版。

当前,学校文化建设迫切需要升级深化,更多地指向文化育人。文化育人旨在挖掘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发挥学校文化的独特作用,以文化来涵养学生,实现“文而化之”,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学校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换言之,优良的学校文化以鲜明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

四、文化育人是对隐性课程的重视加强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学校教育的关键问题。而育人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而达成的。课程即学习的轨迹或履历。课程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隐性课程这一概念产生于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其实,关于隐性课程的萌芽,在杜威所讲的“附带学习”、克伯屈的“附学习”和“副学习”中就已有所提及,概指学习过程中自发的或自然而然产生的态度、情感、价值等。隐性课程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课程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并迅速为人们所接受和关注,但学界至今对隐性课程的理解仍存在较大的分歧。在此,我们把隐性课程界定为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而把显性课程界定为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8]。隐性课程具有如下特点:作用方式的潜在性、作用途径的广泛性、作用过程的无意性、作用效果的非预期性、作用结果的体悟性。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不是对立的,而是学校课程的一体两面,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各就其位、各司其职,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以合力的方式共同对受教育者发挥作用。因此,学校教育要坚持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统一,在完善、优化显性课程的基础上,需要重视和加强隐性课程,挖掘其丰富的内在价值,发挥其积极的教育作用,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学校文化与隐性课程虽分属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却存在着深层的内在联系。学校文化是隐性课程的重要资源和载体,隐性课程也蕴含着丰富的学校文化元素。具体来说,隐性课程主要通过学校内无处不在又无时不有的物质情境、文化情境和人際情境,诸如校貌、校风、规章制度、人际关系等,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物质环境、风气氛围、师生关系等是学校隐性课程的重要内容。因此,环境熏陶、校风驱使、人格感化也是学校文化育人的主要路径,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五、文化育人是校长的专业诉求

校长是学校的中枢神经,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不夸张地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是学校文化的引领者和塑造者。在一所学校里,没有什么比文化更重要了。而对于学校文化来说,没有谁比校长更有影响力了。校长要为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营造积极的学校文化。校长作为文化领导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巩固基本的规范、价值观和信念,支持学校完成核心使命和目标。

校长担负着文化育人的重要职责。教育部于2013年至2015年间颁布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这是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建设的里程碑。在这些专业标准中,都强调校长要具备“六大专业职责”,其中之一就是“营造育人文化”。《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指出,“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重视学校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把文化育人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与途径”[9]。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也提出“和谐美丽、充满活力”的基本理念,强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要求“做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合理设计和布置校园,有效利用空间和墙面,建设生态校园、文化校园、书香校园,发挥环境育人功能”[10]。因此,基于这些专业标准,校长应明晰自己肩负的“育人文化营造者”的角色定位,领悟专业要求,切实履行专业职责,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引领学校文化的发展方向,并把文化育人摆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予以精心设计和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4.

[2]眭依凡,俞婷婕,李鹏虎.大学文化思想研究—基于改革开放30多年大学文化发展的线路[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1):142-168.

[3]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7.

[4]刘乃溪,姜李勤.孟子[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75.

[5]李兴州.大师铸就的春晖—1920年代的春晖中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51.

[6]项红专.文化育人:背景、意涵与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18(8):13-17.

[7]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1).

[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72-273.

[9]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通知[EB/OL].[2013-02-04].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148/201302/147899.html.

[10]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通知[EB/OL].[2017-12-0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1712/t20171211_321026.html.

【项红专,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 庭

猜你喜欢

隐性校长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