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拉氏酵母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8-02-26赵莉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36期
关键词:小儿腹泻应用价值安全性

赵莉

[摘要] 目的 研究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療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腹泻患儿80例,按照完全抽样法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病儿童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综合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采取治疗前后儿童的腹泻持续时间和频次以及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5,P=0.049);观察组患病儿童腹泻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3 d内治愈率对照组为82.5%,观察组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3,P=0.045);治疗的第3、5、7天的平均腹泻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为22.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0%,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χ2=0.075,P=0.785)。 结论 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明显,安全性良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布拉氏酵母菌;小儿腹泻;安全性;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2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36-0057-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saccharomyces boulardii in treating pediatric diarrhea. Methods 80 children with pediatric diarrhea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7 to June 2018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complete sampling method. The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accharomyces boulardii powder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the duration and frequency of diarrhea in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during the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97.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8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3.865, P=0.049). The diarrhea dur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ure rate in three days was 82.5%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62.5%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4.013, P=0.045). The average number of diarrhe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third, fifth, and seventh day of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was 22.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2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0.075, P=0.78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diarrhea with saccharomyces boulardii powder has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good safety and high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Saccharomyces boulardii;Pediatric diarrhea;Safety;Application value

小儿腹泻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有资料表明每年有约180 万例婴幼儿因出现腹泻或相关的并发症导致死亡,其死亡率比较高,被列为全球控制疾病之一。小儿腹泻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和多种病因引起的常见疾病,其特点是排便频率增加,粪便质量变薄,甚至水样的比例较大。大多数患儿不到两岁。根据病因,儿童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前者常见,一般来说,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称为肠炎,由非感染性和未知病因引起的腹泻称为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在夏季(6~9个月)和秋冬季(10~1个月)有两个高峰,夏季腹泻主要由细菌引起,通常伴有粘液和恶臭。秋冬季腹泻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通常伴有水样大便和膏状大便,一般无异味,常发酸[1]。

近年来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不断改善,日新月异。蒙脱石散是一种天然蒙脱石制成的微粒粉剂,对消化道内导致小儿腹泻的病毒、病菌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活性。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布拉氏酵母菌散可以显著的缩短小儿患病病程,对小儿腹泻的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2],为分析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选取了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腹泻患病儿童,分别采用基础疗法和基础治疗上予以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6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腹泻患儿80例,均符合文献[4]急性腹泻诊断标准,按照完全抽样法均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1个月~8岁,平均(9.8±2.3)个月,平均体质量(9.6±2.3)kg,平均病程(3.2±1.4)d;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1个月~8岁,平均(9.7±2.4)个月,平均体质量(9.7±2.5)kg,平均病程(3.2±1.3)d;纳入标准:年龄小于8岁,病程小于10 d,近期内没有接受其他腹泻药物治疗;排除标准:相关药物过敏,先天功能不全,畸形,病情危重,中央静脉导管输渡过的患者,果糖不耐受患者,先天性半乳糖血症及葡萄糖半乳糖吸收障碍综合症患者;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根据病情均给予补液、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是予以蒙脱石散(药物品名:思密达;生产企业: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90)治疗,采用温水送服,剂量为:2岁及2岁以下患儿,1~2袋/d,分3次服用;2岁以上患儿,2~3袋/d,分3次服用。治疗组患儿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药物品名:亿活Biofor250;生产企业:法国百科达;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6379)治疗,采用温水送服,剂量为:3岁及3岁以下患儿,1袋/d,1次/d服用;3岁以上患儿,2袋/d,2次/d服用。治疗期记录患儿腹泻持续时间与频次,观察症状改善时间。研究实施过程中对研究对象实施单盲法,研究对象并不知道自己所分的组别。两组均持续治疗5 d。

1.3 评价指标

通过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患儿采取治疗前、后腹瀉排便的频次变化情况和患儿接受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为儿童的排便特征和频率在接受治疗后的1周内恢复正常,腹泻基本消失,其他临床相关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为患病儿童在接受治疗后的1周内排便特征、频次都好转,其他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为儿童的排便性状、频率和其他临床症状在治疗后1周内没有改善甚至发生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腹泻持续时间、频次。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的腹泻持续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的治疗后腹泻频次比较

观察组患儿在治疗第3、5、7天的平均腹泻频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4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比较

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观察组患儿出现了3例恶心、1例呕吐、5例头痛和头晕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22.5%;对照组患儿出现了2例恶心,1例呕吐,5例头痛头晕的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为2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5,P=0.785)。

3讨论

作为一种儿科常见的肠胃道疾病,小儿腹泻在6岁以下婴幼儿中有着比较高的发病率,据国外相关报道称ADD发生率达5%到39%,门诊患儿ADD的发生率达6.2%,呼吸系统感染患儿使用抗生素后腹湾的发生率为50%。婴幼儿腹泻是儿童期常见病、多发病,是儿童保健防治的四大疾病(佝偻病、贫血、腹泻、肺炎)之一。导致儿童腹泻的原因多是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小儿腹泻直接导致腹泻频次增多和排便量增多,使大便性征发生变化,进而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时甚至可能死亡[3]。由于婴幼儿体内各种器官尚未发育成熟,体内的各种生物酶分泌较少,婴幼儿生长较快,大量的营养素丢失容易引起消化障碍,导致儿童营养不良进而引发严重的生长障碍。该病的临床表现为稀水样粪便、酸性粪便、体温升高、血常规检查无白细胞升高、粪便培养及轮状病毒呈阴性。有研究表明,0~3岁腹泻患病儿童以非感染性腹泻为主,占腹泻发病就诊数的69%以上,由细菌失调引起的腹泻只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适当给予消化类药物即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有志贺菌、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弧菌、病毒等,也有报道说空肠弯曲菌可引起儿童腹泻。感染性腹泻可通过接触史、喂养史和实验室检查来以确定感染途径和病原体,该病临床表现为发烧、腹泻,常在紧急状态后出现粪便粘液或化脓性血便、大便异味。在选择抗菌药物之前,必须进行常规粪便试验和微生物试验。根据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在专业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以期达到治疗目的[5]。

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科疾病,由于小儿机体的免疫消化系统的发育不健全,周围环境阴冷或温度较低、喂养不当等也会导致小儿腹泻。小儿腹泻多由病毒、细菌侵入机体引起感染。通常情况下,外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引起小儿肠道内部环境紊乱的主要原因,正常机体内部肠道环境微生物及微生态系统较为平衡,而机体肠道微生态失衡,肠道菌群出现失调情况,引起其肠道功能性紊乱,这又是导致小儿腹泻的主要生理因素[6]。因为身体较虚弱、不具备成年人的免疫力的小儿非常容易受到各种病毒的侵犯,机体受外界刺激影响较大,而腹泻又会导致小儿不成比例地丢失水和电解质,身体内的电解质平衡遭到破坏,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脱水症状,如眼窝凹陷、皮肤黏膜干涩失去弹性等,此时小儿需要及时进行补液以及抗生素的对症治疗[10-11]。婴幼儿因为免疫力差更加容易患病,对于儿童腹泻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用药时间长,反而有可能再次导致腹泻,加重病情,施用布拉氏酵母菌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益生菌属于微生态制剂之一,是指有益于人类和动物的活微生物,当以足够数量施用益生菌时,益生菌对宿主产生一种或多种特殊的保健作用,这可超过其固有的基本营养价值。近年来,益生菌多被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感染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短肠综合征、食物过敏等多种婴幼儿疾病。目前国内外多项分析结果已经显示,益生菌可使儿童腹泻发生率降低。益生菌在临床上的应用尤其是儿科还是比较普遍的,相关研究已经证明布拉氏酵母菌能够增强儿童体内的肠道益生菌的活性,增强肠道粘膜的免疫功能,抑制肠道内的致病菌的活性甚至可以灭活病原体,降解致病毒素。从1982首次报道了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肠道疾病的研究以来,布拉氏酵母菌对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在肠道内发挥作用的机制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研究表明,布拉氏酵母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对梭菌性肠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急性感染性腹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布拉氏酵母菌能增强刷状缘膜酶的活性或促进产生该酶。布拉氏酵母菌可以通过产生某些物质减少或消除病原菌产生的毒素的毒性。布拉氏酵母菌富含多胺成分,它的主要成分是亚精胺和精胺,相关研究证明其富含的这些多胺在被小肠吸收后可促进小肠细胞进行蛋白质合成从而促进酶的表达和相关DNA复制。布拉氏酵母菌可以在肠道内运动,为肠道信号转导受体提供底物。布拉氏酵母菌作为一种益生菌肠道菌,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中有很好的效果[7-9]。作为一种真菌类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散主要作用在于一方面恢复正常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起到肠道屏障和抵御微生物入侵的作用;另一方面,布拉氏酵母菌散有一定的提高肠道代谢酶活性的功能,更加稳固了对肠道的抵御和保护作用[12]。有研究表明,布拉氏酵母菌散与蒙脱石散联合应用,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是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的,本研究也更加证实了这一论断。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腹泻的起效机制是:布拉氏酵母菌是一种对人体无致病性的微生态制剂,口服入肠道后替代原有益生菌维持菌群平衡,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生物屏障,恢复肠胃正常蠕动功能,且其可抑制致病微生物生长繁殖,避免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受致病菌侵袭感染[13-15]。

通过对本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说明,对儿童腹泻患者采用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与只采用基本治疗的有效率存在显著区别。具体为观察组(采用布拉酵母菌散治疗)97.5%,对照组(仅采用基础治疗)8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腹泻频次、腹泻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說明采用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腹泻可以有效改善小儿的腹泻症状,降低小儿腹泻频率,减少腹泻总时间,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均出现轻微程度的恶心、头晕、头痛症状,且在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情况好转,均不影响实验的顺利开展,结果表明两组统计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腹泻安全性良好,应用价值比较高。

综上所述,在治疗小儿腹泻症状的过程中,布拉酵母菌散与蒙脱石散的结合使用,可以有效改善小儿的腹泻症状,改善大便性状,降低小儿腹泻频率,减少腹泻总时间,延缓或阻断病情进展,降低转为慢性腹泻和迁延性腹泻的风险。且对腹泻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具有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胡莉,王燕.小儿急性腹泻流行病学的病源学调查[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9):2339-2342.

[2] 梁文青.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观察[C].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 2012:1.

[3] 唐群兰.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腹泻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7):162-163.

[4] 王卫平. 儿科学[M].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3-214.

[5] 代艳清. 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J]. 继续医学教育,2018,32(1): 165-166.

[6] 林晓燕.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观察[D]. 河北医科大学,2017.

[7] 时会菊. 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7):91-93.

[8] 曹水霞,王艳召,舒广惠.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腹泻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 当代医学,2017,23(17): 96-98.

[9] 佃东春,陈美珍,吴敏华. 布拉氏酵母菌对小儿急性细菌性腹泻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68-269.

[10] 李婕. 小儿急性腹泻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15, 42(11):2104-2106.

[11] 葛敏,刘秀芹. 小儿急性腹泻行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3):436-438.

[12] 邓文华.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腹泻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4):138-139.

[13] 张胜安. 布拉氏酵母菌对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 33(5):662-664.

[14] 王锦丽. 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研究[J]. 当代医学,2010,16(21):141-142.

[15] 王艳丽,王莹,陆晓霞,等. 布拉氏酵母菌在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 27(19):1537-1539.

(收稿日期:2018-07-12)

猜你喜欢

小儿腹泻应用价值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联合平板电脑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致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
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联用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