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鲁迅编辑出版思想

2018-02-26吴子明

老区建设 2018年16期
关键词:出版鲁迅

[提 要]在我国文学史上,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编辑出版家。从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思想、编辑出版为革命斗争服务的思想、编辑出版人才思想、严谨的编校态度四个方面阐述鲁迅的编辑出版思想。

[关键词]鲁迅;编辑;出版

[作者简介]吴子明(1973—),男,江西高校出版社副社长,会计师、编辑。(江西南昌 330000)

在中国文化历史潮流中,一批又一批的文学大师不仅用自己优秀的作品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同时还创办了很多出版机构,编辑出版了颇多具有影响的报刊书籍,推动了我国出版行业的发展。其中,鲁迅先生不仅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也在编辑出版工作上成就斐然。1906年,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与许寿裳、周作人等筹办《新生》文艺杂志,标志着鲁迅先生编辑出版活动的开始。一直到1936年,鲁迅先生逝世前三天,为曹靖华译作《苏联作家七人集》最后编校并写序为止。在这期间,鲁迅先生一直都在从事编辑出版活动。据不完全统计,鲁迅先生参与编辑出版的期刊报纸等有二十多种,编辑出版过的图书有八十多种。同时,他还参与过三闲书屋、朝花社、未名社等七个出版社的创办。所以,有着丰富编辑出版经验的他对编辑出版工作有自己的独特理解与体会。

一、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思想

在鲁迅先生三十多年的编辑出版生涯中,他编辑出版了《文艺丛书》、《二心集》、《呐喊》、《彷徨》等一系列頗有影响的畅销书籍。这些书刊的成功畅销,不仅与编者选题、组稿有关,同时与图书装帧设计的精湛完美有很大的关系。鲁迅先生在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时,对传统的书籍版式和装帧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其一,在封面书名和作者的排版中,他打破了中国传统古典书籍对称式的结构;其二,篇首第一行之前,留下几行空白;其三,在书籍装帧上尝试不切边的毛边状装订。他主编出版的《域外小说集》就汇集了这些创新。

鲁迅先生认为,书籍报刊的设计要富有艺术性。他认为一本书籍其本身就是一件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品,无论是封面、封底还是正文,都要有美术设计的理念。好的封面不仅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还可以映衬书刊的内容。同样,好的插图可以弥补文字叙述中的不足。鲁迅先生在编辑工作中常常提到,出版刊物不仅要文字内容好,外在形式也同样值得重视。只有文字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才能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鲁迅在编辑书刊时,不仅喜欢更换封面来使封面与内容更吻合,而且还偏爱豪华装帧。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在日本东京出版精装本时就提到:“《中国小说史略》豪华的装帧,是我的著作第一次穿上漂亮的服装。我喜欢豪华版,也许毕竟是小资产阶级的缘故罢。”鲁迅先生对书刊封面的文字位置精准要求也是极高的,字体的颜色和画的颜色要协调融合。色彩的选择是书刊装帧设计的个性表现,鲁迅先生对色彩的使用也是非常慎重的。

二、编辑出版为革命斗争服务的思想

鲁迅编辑出版思想的另一个特点,是其鲜明的战斗性。鲁迅把书籍报刊看作是革命的武器。鲁迅先生一生参与的报刊编辑甚多,其中很多报刊体现了其鲜明的战斗性,如《国民新报副刊》、《奔流》、《泽文》、《巴尔底山》等。他主编的《巴尔底山》,刊名就是“游击队”的译音,形象地把刊物的作者、编辑比作向敌人投掷的武器。鲁迅先生对《莽原》这本小型报刊评价道:“虽然量少力微,却是小集团或单身的短兵战,在黑暗中,时见匕首的闪光”。鲁迅先生的报刊编辑思想就是把刊物作为向敌人进攻的前哨阵地。他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为自己创办参与的刊物制定不同的斗争任务。在辛亥革命时期,他投笔讨伐中国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以“促共和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者姿态出现在报刊中。在五四运动时期,他以《新青年》作为阵地,不断向封建社会发起进攻,用犀利的笔触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为新文化运动助威呐喊。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鲁迅先生通过自己主编的刊物揭露国民党的暴行,同时赞扬了烈士们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1931年,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李伟森、胡也频、柔石、冯铿、殷夫等五位左联作家和其他十八位革命青年。在出版《前哨》时,鲁迅担任主编,并为其写刊头,把第一期编为死难者专号,鲁迅先生写的《柔石小传》就发表在此本刊物上,且撰写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者的血》作为悼文一并发表。在此期间,鲁迅先生还发表了《中国左翼联盟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暴行。在当时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鲁迅先生不顾个人安危,出版此本刊物及相关烈士遗诗,愤怒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为出版事业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鲁迅先生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思想,对民族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是自始至终的,对资产阶级右翼的反动思想进行了猛烈抨击。同时,鲁迅先生以广博的文学修养、敏锐的思想创作了大量具有斗争性和批判性的杂文,为编辑的刊物添砖加瓦,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三、编辑出版人才思想

鲁迅先生编辑出版工作中,非常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对青年作者和青年编辑不遗余力地栽培。鲁迅先生在主编《乌合丛书》、《语丝》、《莽原》等书籍报刊时,发现并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作家,如李霁野、孙伏园、曹靖华、柔石等。据相关资料统计,鲁迅先生一共接待过大约五百位来访的文学青年,为三十一本青年作家的著作撰写过序文,在收到的一千二百多封来信中亲笔回复的就有三百五十多封,对青年作者给予了热情的帮助和悉心的指导。在进行编辑出版工作的同时,常花大量的时间给一些素不相识的青年作者看稿、改稿或者介绍稿件。遇到较好的稿件,他会认真修改后进行发排。对于不能采用的稿件,也会及时退回给作者。鲁迅先生还会自己出钱替他们刊印作品,如《生死场》、《丰收》、《八月乡村》等。

在《雨丝》创刊前期,鲁迅先生对几个经验尚缺的青年编辑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支持。青年编辑在在审稿中遇到问题,都能从鲁迅先生那里获得建设性意见。鲁迅先生就稿件档期安排的合理性与青年编辑进行了思想交流,他提出尽量把内容充实但不受时间限制的稿件进行积累,以防不时之需。对投稿人也要进行了解,特别是姓名比较陌生,或者未成名的外稿。

对青年办刊人鲁迅先生也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如由厦门大学学生创办的《波艇月刊》等。在鲁迅先生的辛勤栽培和鼓动下,大批的青年作家和报刊编辑人员脱颖而出,为报刊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四、严谨的编校态度

鲁迅先生对待他的编校工作也是极其严肃认真的。他非常重视作者的劳动成果,对于来稿会及时查阅处理,从不积压稿件。有些稿件需要较多的修改,他会认真地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供作者参考。对于原稿的改动,即使是几个字的变动也会征得作者的同意。对于有些更适合刊登在其它刊物上的稿件,他也会通知作者或者介绍给其他刊物。他对书刊的内容也十分重视,在内容选择上非常谨慎,追求少而精。

鲁迅先生非常重视刊物的校对工作,他认为校对是保证书刊质量的重要环节。他经常告诫身边的编辑:在书刊出版中,校对和创作的责任一样重大。鲁迅先生经常亲自校对稿件,从标点符号的使用到排版上,都力求做到精准无误。对于译著的校对,他会找出不同国家的译本作为参考,按原文逐字逐句对照一遍。

鲁迅先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政治斗争服务,为广大读者服务。发现和培养了大批的青年作者,扩大了作者和编辑的队伍。在工作中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表现出忘我的精神和崇高的品质,可称为一代楷模,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同时,也体现了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革命事业自我牺牲的精神。我们要继承和弘扬鲁迅先生“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编辑出版思想,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把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读者,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编辑出版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宋应离.编辑工作的楷模—读《鲁迅与编辑》[J].中国出版,1994.(5).

[2]回忆鲁迅资料辑录[G].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3]赵家璧.编辑生涯忆鲁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吴泽顺.鲁迅的编辑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3).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出版鲁迅
鲁迅防窃
孔乙己
接龙小说“出版”,开学大家嗨起来!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阿迅一族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
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
从鲁迅给取名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