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2018-02-26曾智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演示实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曾智明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要学好物理就必须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实验是物理教育本质的自然回归,符合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要求。而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正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演示实验的改革问题,作者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演示实验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生动有趣、易形成悬念。它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追根求源探索知识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与同行探讨。

一、认清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我们的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其原因之一就是物理实验教学缺乏,尤其是农村由于经费不足实验器材不到位。而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他们非常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如日本初中物理的课时数只有75课时,但安排的学生实验却有20个,演示实验有130个,并且绝大多数都是研究性实验,基本形成以实验为中心的课堂体系。可见,他们的学生在实验方面得到训练和能力培养比我国的学生多得多,他们学生的实验心理素质比我国中学生强。可喜的是,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这点,所以在当前我国中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再次强调了实验教学的重要位置并且落到了实处。如国家花大力气为农村学校完成了实验室建设和“农村四配套工程”等,国家的重视程度我们有目共睹。教师更应与时俱进,除了完成书本上的指定实验外还必须研究教材中哪些地方学生感到抽象、容易混淆、接受困难,并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解决的方法,努力开发一些直观的演示,同时在教学中引进近代物理学的某些思想方法和现代科学的新成就。这样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更容易接受。例如“分子间作用力”的演示,可在两只乒乓球间夹上一段弹簧,球的外侧套上橡皮筋,平衡时,引力等于斥力;增大球距时,引力大于斥力;缩小球距时,引力小于斥力。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更多地拓宽了学生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想象,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充分做好实验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有的是疏忽大意,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教学的大忌。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是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例如在讲解蒸发吸热这一问题时,教师可用方座支架、小烧瓶、细玻璃管、有色水和小烧杯等组装一个伽利略气体温度计,用它来演示蒸发吸热现象比直接用普通温度计演示现象清晰、直观。

三、实验教学的方法

1.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和学生的参与度 演示实验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的现象总结物理规律,因此,实验的可见度很重要,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观察到实验现象,观察的重点部位的实验现象要突出,重视物理现象的细微之处,确保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的全貌。关于提高实验的可见度,首先要选好合适的位置放置实验台,对于实验中将出现的重要现象可以先提出来要求学生在观察中多加注意,特别重要的现象应该多重复几遍,以便学生都能看到,还可以把学生“请上来”或让实验“走下去”让学生和实验的距离得以缩短。

演示实验不能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仅是旁观,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同时,教师自导自演,学生对结果半信半疑,由于沒有足够的体验难以确定结论的真实性;另外,演示实验缺少了学生的参与,课堂的气氛凝滞而不活跃,缺少生成。师生合作,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之中,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使课堂充满期待和变化,由学生走上台去实验,让学生对实验所得的结论有种亲切感,大大提高了结论的可信度。

2.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思维 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应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确定的目标下有全局观点善于妥协,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从而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3.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地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因此除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之外,在学生的模型制作、游戏、调查小实验活动中,也可以发展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创造。例如,学习固体能传声的知识后,引导学生自制土电话。

四、结语

教材中的演示实验的设计不可能对每一位学生都是最适合的,有时还会因为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完成书本上的演示实验。这时就需要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教学条件,依据学生学情,对教材的实验安排进行改进,设计好演示实验的方案,使其适合所教学生的学情,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形成。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犹县第三中学 341200)

猜你喜欢

演示实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探究“蓝瓶子”实验最佳的课堂演示反应条件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