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模块的教学策略初探

2018-02-26王碧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经济生活思想政治高中

王碧峰

摘要:《经济生活》是高中政治教学阶段的重点模块,该模块的课堂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中生的经济素养建设水平。然而,该模块所呈现的内容较为繁杂,且包含的专业经济知识较多。为了降低《经济生活》课堂教学难度,教师有必要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本着中学思想加强《经济生活》课堂教学策略优化与调整,为高中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课堂教学服务。同时,学生经过全面且深入地学习,能够对经济学概念与应用加以了解,从而提高政治学科整体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教学策略

前言:伴随着素质教学在高中教学工作中的深度推广,政治学科作为重点科目,受到了高中教育教学阶段的高度重视。《经济生活》作为高中政治的重点模块,在高中生的经济思维以及经济素养的培养上作用十分关键。为了能够充分发挥《经济生活》的教学意义,教师必须就当前的课堂授课模式加以创新和优化。

一、围绕教材资源,优化课程设计

《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知识点主要有货币,汇率,以及价格等经济元素。教师在授课前夕,应就模块中的重点知识加以整理与整合。并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与丰富与“货币或外汇”等知识点相关的经济资源素材。以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完成更加具体且完整的经济知识体系的架构。比方说,在讲解“纸币发行规律”时,教师可以搜集与整理纸币的概念,以及与货币之间的区别等相关知识点。最好将二者区别以对比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对比了解纸币发行所呈现的规律。即“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货币有价值,而纸币不具有价值[1]。”其次,课程导入在《经济生活》教学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设计问题:“纸币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根据生活经验,探索纸币发行的主要规律。”教師以生活中的市场物价变动为例加以总结:“纸币发行要掌握好尺度,过多或过少都会给生活中的市场经济带来不利影响,且发行条件应根据市场情况加以调整。”

二、创建教学情境,创新课堂形式

首先,小组合作探究。为了能够加强学生在《经济生活》中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很有必要为学生营造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通常,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保证每组的探究实力在同一层次。之后,向学生抛出具体的探究性问题,比如说“维持货币稳定的具体意义有哪些?”学生经过小组内部的讨论与研究,并得出结论:“货币的稳定,不仅关系国家经济的建设,更关系着国家的持续发展[2]。”经由讨论之后,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探究经验的有效分享,从而实现课堂知识的交互、共享以及高效传递。

其次,项目教学法。教师可以就《经济生活》中的某一重点知识,设计研究课题,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实践。学生针对特定的探究题目,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并就相关的经济现象进行自主调研。以便项目课题的实践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在实践中实现经济素养的有效建设。比如说,在就“价格影响因素”设计研究课题时,教师可以鼓励就“市场价格”进行资料搜集与实际调研。并将所得的资料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归纳总结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就“价格因素”的了解。最终得出结论:“市场的价格受影响因素有很多,不乏在时间、地点乃至风俗习惯的影响方面。”

三、多学科融合,拓展课堂教学知识领域

《经济生活》是一项与多个学科存在密切联系的重点模块,其所存在的具体知识点,并不是单独地、孤立的存在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策略上也应有所改变,在多个学科的理论支撑下,完成这一政治模块的有效教学。首先,在讲解“金属货币与纸币”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历史剧的形式,加强金属货币与纸币的对比。就“水浒传”剧中商品交易的情境而言,让学生观察剧中人物的商品交易特征,掌握金属货币的主要特征。其次,数学学科在这一模块的学习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思维,完成经济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讲解。如Venn图,可以将这一模块中的相关性知识建立紧密的联系,从而清晰地展现给学生。同时,现代社会更侧重于经济英语的表达。因此,教师就《经济生活》进行实际授课时,便可以多引用经济英语,如“SOHO”等英语词汇的渗透。最后,地理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经济生活》在部分内容上相挂钩。就环境保护而言,不论是地理学科,还是《经济生活》模块都有所涉及,只是知识诠释的角度有所不同。教师在实际授课时完全可以将两者综合,实行全面性课堂教育。

四、渗透情感教育,提高高中生经济道德观

为了能够让高中生形成良好的经济素养,教师在授课中有必要适当渗透德育思想。通过生活经济案例的列举,以及周边生活中的有关经济类的社会现象的渗透,帮助学生就经济理念形成正确的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经济观念,消费观念,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经济建设奠定素质基础。同时,教师应加强高中生情感上的教育,结合当今社会热点的经济问题加以讨论和解读。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经济生活》模块中的深层含义,实现经济素养以及的道德观念的全面提高。比方说,在讲解通货膨胀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加强课堂知识储备。在向学生传递有关通货膨胀的具体知识的同时,向学生灌输有关经济道德的情感意识。可以以金融危机的诱发原因为例,诠释通货膨胀的核心概念,以及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恶劣影响。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危害,并在生活中时刻秉行正确的经济观念。

结论:综上,经济是社会建设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在高中政治学科中,《经济生活》占据着主要的教学模块,在高中教育阶段发挥着积极的教学意义。因此,作为政治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经济生活》这一政治学科模块的重要性。在课堂授课过程中采用多种创新的课堂模式,加深学生就《经济生活》这一模块的解读和分析。以便能够显著提高经济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经济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海.在《经济生活》教学中探索培养学生经济道德[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04):88-90+103.

[2]鲍少敏.巧借学科综合,激活《经济生活》教学[J/OL].学周刊,2016,(07):148-149.

(作者单位:浙江省缙云县仙都中学 321400)

猜你喜欢

经济生活思想政治高中
浅谈高中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的几点建议
如何提高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能力的探讨
基于货币视角的“经济生活”的逻辑分析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