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2018-02-26邹英如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评价过程

邹英如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语文所具有的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的工具性特点,并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材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文实用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能力;语文教学自主学习就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追求、深厚的学习兴趣、活跃的思维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开发智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自得地获取知识的能力,注重形成学生的健康个性和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这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初中阶段是我们国家九年制全民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我们要在改进教学方法上功夫。所以教师既要抓住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又要针对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但心理上尚不成熟,逻辑思维能力有待加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心理特点。按照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复合的教学基本原则,我们对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进行分项集中训练,努力在初中阶段使学生的写字、口语、应用文写作等实用性语文能力基本过关,在不加重学生的负担的基础上,让学生系统掌握相关语文知识和技能。

如在训练学生写字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实用性的原则以硬笔为主。加强对学生进行硬笔书法训练,并为了巩固和复习中华民族的书法精粹,辅之以软笔书法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把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定时定量练习相结合,可先通过板演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用笔要领,再让学生像古代学生描红学习书法一样,摹写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然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临写基本笔顺、基本结构。在这个练习阶段,要让学生学习小组的互评矫正和教师评价分析相结合,最后让学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独立背帖练习,逐渐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把写字训练与课文字词教学融会贯通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与教材内容的有机联系。

二、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学生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七個“让”: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段意让学生概括,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参与要多样化,如质疑问难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学生能提出问题,那怕千奇百怪、荒诞离奇,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思维活动,教师就要悉心引导,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成为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火种。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三、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 。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地参与 学习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形式。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妙,感觉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教学中要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做到七让: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掌握,段意让学生概括,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探索,难点让学生突破。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的全过程。参与要多样化,比如,质疑问难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

关注自主学习过程的最佳手段之一是优化课堂教学评价。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生的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通过激励、引导、点拨,使学生开窍,从中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态度的诚恳,评价的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因此,及时评价,仅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更是凝聚师生 情感的需要。

四、鼓励“善争勤动”,培养自主精神

陶行知先生说过:“给学生几把钥匙,让他们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得要得当,“放”得要彻底,使学生敢于问,善于争,勤于动。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俗话说:“眼里过千遍,不如手里过一遍”。学生“善争勤动”的过程,也就是自主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放”得彻底,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区分“乱”与“气氛活跃”的关系。只要教师适当控制,正确引导,课堂上的争论只会活跃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放”不能走形式,如果思考的时间太短,在部分学生还没有想出来,就让好学生发表意见,就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因此,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进入思考的状态,,要留有充裕的时间,这样的讨论、争论才会有良好的效果。三是尽量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说的,老师不说;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老师不动。这样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获得美好情感体验,塑造良好品格,提升语文素质的学习方式,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参考文献:

[1]陈丽华.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11.

[2]倪秋霞. 初中语文学习形成性评价方法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第三中学3444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评价过程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