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有效语文课堂的构建

2018-02-26杨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教与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杨锲

摘要:追求高效课堂是高中教育中众多教师的目标,语文学科也不例外,有效课堂教学是保证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前提,只有努力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才有可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本文中,本人将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浅谈一下工作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学生主体高中阶段是一个人在生理和心理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而语文学科作为高中阶段一门必修课程,它往往在这个阶段承担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任务。因此,在这个阶段利用语文教学来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当承担的责任。然而,现阶段我们所开展的语文教学很多时候都呈现出一个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状态。很多教师没有领略语文学科真正的功能,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把死记硬背相关知识点作为了语文教学的目标,从而使得语文学科丧失了本身应当具有的学科功能。要努力杜绝低效无效的语文教学现状,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学习氛围一定要健康向上温馨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一个心理上十分敏感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外部环境的感知力很强,并且本身情绪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就要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良好氛围的感染下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怎样才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呢?答案就是教师的责任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去关怀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对于每个学生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给予积极的鼓励,而不是把目光仅仅放在考试成绩的高低上。这样,在教师的爱心之下,师生之间会形成一个互相尊重与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的带动下,学生会因为对教师的认同而产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认同,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导入语的设置科学

课堂教学是我们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最为主要的教学形式,而课堂教学仅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充分地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上,导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三到五分钟的有效导入语的引导下,可以使学生迅速地进入一个学习状态,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语。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导入方式,包括温故知新导入法、讲故事导入法、诗词导入法、设疑式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等等。只要运用恰当,短短几分钟的导入语可能会改变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有了开头良好的铺垫,学生听课过程中表现得更加积极,这就是有效导入带来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设计、组织学生的活动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各种活动,特别是以师生、生生的合作活动为主要形式,组织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促发展。营造宽松、民主、平等、自由、友善的课堂活动气氛。课堂上只有民主才会有自主,有了自主,学生才有可能当家作主。一是学生与老师是平等的。教师应放弃高高在上的外在性权威,以与人为善、和蔼可亲的外部特征的内在性权威与学生平等相待,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的人际关系氛围,每个学生才能主动参与教学。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在进行各种交往活动中,看教师是否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尤其看学优生和学困生的机会是否是平等的。尊重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只有尊重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做到平等,学生才会感到安全,才不会出现有的学生被冷落、被讽刺、被耻笑的现象,才能真正全员參与。

四、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彰显学习的主体

在以往的语文课教学中,之所以出现低效甚至无效教学的情况,与教师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割裂了教与学之间的联系有着很大的关系。有效的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教与学相互统一的整体,然而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教师只是注重教的过程,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总是把自己在备课过程中准备好的一条条知识点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把教师的劳动成果拷贝下来,并熟记它。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仅仅是课本上理论知识,使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一改往日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大胆尝试一些其他的教学模式,如讨论式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社会实践学习等等,有了这些灵活的教学方式作为补充,不但可以更好地学习课本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小组合作研究是学习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组织形式,现代社会的许多创新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疑难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多个个体的协作。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探究学习是学生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和科学结论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亦称发现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总之,有效教学不是单一的教,也不是单一的学,而是一个教与学的有机互动。我们每个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都要把教与学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通过有效的教与学联动,彰显学生的主体意识,采用多种方式在课堂中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达到事半功倍,走在正确的教育道路上!(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第五中学5645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与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楷书的教与学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