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2-26李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石灰水趣味趣味性

李阳

摘要: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深入,在众多课程中科学性科目的学习对学生素养提高与能力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具有实验性质的化学学科,更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实验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才能在掌握化学原理的基础上明确化学应用的作用与价值,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本文主要探讨趣味性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趣味化学实验;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应用当前,初中课堂教学的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呈现多样化,与过去传统的教学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因其知识内容的抽象与转化的复杂繁琐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必须注入更多的教学手段。趣味化学实验是基于化学本身具备的实验性质而备受关注和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对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趣味化学实验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初中生处于刚接触系统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阶段,不少学生由于缺乏观察和探究的习惯而对很多化学概念与理论问题不甚了解,而一旦初中的化学基础不牢固,又会严重影响高中化学的学习。另外,初中生又处于成长与学习的关键阶段,对新鲜知识的好奇心较强,但缺乏持续性,由此可见,在化学教学中融入趣味化学实验对学生的兴趣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过去传统的化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忽略对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化学本身趣味性质的挖掘,导致理论知识的传授方法枯燥单一,有的甚至直接灌输化学方程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必然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当前趣味化学实验应用存在的问题

1.应用过程缺乏创新在初中化学的实验中会涉及到很多化学试剂,不少化学品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给教师的实验操作带来很大的限制,于是很多实验过程中教师为了确保安全而千篇一律地采用观看视频或减少操作的方式为学生进行展示,学生无法参与其中,大大降低了学习主动性与化学兴趣。

2.实验与教学不契合众所周知,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化学科目也有实验性的特征,两者的结合是必然趋势,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一些化学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够,或是忽略化学实验的教学,仅仅通过讲解企图实现操作的目的,必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一些教师自身还缺乏理论知识与实验整合的能力,导致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与理论互相分离,而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也就失去原有的意义与价值。

3.不重视学生参与度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具体到化学实验教学中更应参与其中,亲身实验,才能获得知识的真谛。但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过度低估学生的观察能力,不给学生任何自我观察的机会且不放过任何知识点的方式进行实验讲学,没有发挥教师引导的作用,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并且长期被动地学习,排外地参与,也难以激发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

三、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转变教学观念,挖掘趣味实验价值化学实验的展示由其重要的作用,它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现象问题,并根据学习的化学理伦进行思考,分析规律,提高学习能力并完善化学知识架构[2]。在具体的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过去传统的单向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才能在知识关键点处及时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其思考,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感受实验的趣味性。比如在进行“石灰水与二氧化碳融合变浑浊”的实验时,教师在开始实验前就可以通过提问来由学生判断实验结果。随后选择50ml小烧杯和30ml石灰水开始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石灰水不同时段的状态。观察过程中,教师为了加强学生的参与度,要让学生进行配合对烧杯的石灰水吹气,其他学生则密切关注石灰水状态,这时学生就会发现石灰水由原来无色透明的形态出现了浑浊的现象。随后教师再引出所要学习的知识,并要求学生总结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化学反应。

2.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应用趣味化学实验的过程应注重不同教学理念的开发和教学手段的应用,丰富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感受化学实验趣味性的同时也能收获适合的学习方法。比如要证实“乙醇受热会挥发”的结论,教师在课前准备浓度适宜的乙醇溶液,在实验过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提出相关问题要求每组学生进行回答,针对不同的答案要求学生给出各自的理由。进入实验环节,用手帕浸入已准备的乙醇溶液,浸湿后采用镊子夹出,随后准备点燃手帕,又一次对分组的学生进行提问,探讨手帕会不会被烧坏。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学生的思考与分组竞争穿插到实验的环节,增强实验进行过程的趣味性与紧张感,也让代表不同小组的学生为竞争而强化参与度,最重要的是实验完成后学生对乙醇的性质等化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热情[3]。

3.联系生活现象,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化学现象,而化学科目的特性中也包含了生活性,因此教师可以将两者很好地融合,启发学生利用化学实验及相关知识解释生活问题。比如生活事务中需要发挥除锈润滑的作用时学生们是否知晓石墨就具备这些性质?而经常遇到房门出现生锈的情况是否可以采用铅笔芯粉末来帮助其恢复正常的使用状态?再比如学生家里的水槽出现了水垢而堵塞,学生是否知道其中含有氧化钙,可以采用食醋与其化學作用进行溶解,而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这些由于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问题联系紧密,往往能快速引发学生的兴趣。而在进行实验的证实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实验的趣味性特征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真正实现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学以致用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师应积极挖掘实验的趣味性,实现化学实验与理论知识和生活常识之间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化学学习的潜力,最终全面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参考文献:

[1]刘玉红.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研究,2017,11(8):96-97.

[2]苏日娜.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7):112.

[3]孙丽.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7,1(8):29-30.(作者单位: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龙德中学236842)endprint

猜你喜欢

石灰水趣味趣味性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树木为啥穿“白衣”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树木为啥穿“白衣”
午睡的趣味
树木为啥穿白衣
善变的石灰水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