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形势下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研究

2018-02-26庞琼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周总理语文课新课改

庞琼芳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新课改推进的深入,对初中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换句话说,语文教师的能力与素养对新课改的有效实施有着不可代替的推动作用。这次改革,秉着“民主”“开放”的理念,要求所有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加入到改革大军中。在新课改过程中,教师们应正确认识并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相关教学政策,加强对新课改深层次、全方位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以最好的状态去迎接新课改并努力达到新课改对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要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改;兴趣培养;导入法在21世纪新课改的大趋势之下,端正态度认真思考如何在日后进行教学,是我国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尤其语文课的教学在新课改的实施中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教师,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导入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成功引起他们的关注,接下来就水到渠成,语文课的教学效果也将会事半功倍。下面,本文将以此方面为主要内容课堂导入方法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一、悬疑法导入

常言道:学起于思,而思则起于疑。要想有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就必需给之与相应的客观条件。就拿《皇帝的新装》来说,我们可以这样导入:文中皇帝穿着自以为很华丽无比的新服在街上一脸神气的走,然而却有几岁的孩童说他其实并没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小孩子说出了那樣令人瞠目结舌的话?到底皇帝身上的新衣是何等新奇?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这篇发人深思的文章,探讨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此,便能成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他们一探究竟的强烈求知欲,使他们在主动状态下发自内心的带着问题去学习文章,锻炼增强自身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观念和能力,岂不是一举多得。

二、直观感受法

相比成年人,初中生更多的是偏重于感性认识,在学校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失为一种良方,因为多媒体对于教学能起到更有效的辅助作用。首先,多媒体能够以一种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将需要讲解的内容灵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强大的动感直接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而且这种方式他们也喜闻乐见,一定程度上会给观看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在活跃了课堂氛围的同时,让听课的人注意力高度集中,也令其对该部分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其次,在新课改中,很多旧的教学方法由于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迅速发展将会被淘汰出局,教师也应一改往日的教学方法,不能只是一味地固守成态,更多的是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多媒体的播放不仅与语文教师的引导作用相互配合,还可以让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这样的方式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例如在学习《背影》这篇文章时,就可以通过播放《父亲》短片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父亲的伟大,培养内心最真挚的感情,从而更能推己及人般感受到文章想要传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以便读者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深意,能有效地提高知识接受的效率,执着于对教材深度的挖掘。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更使新课改得到了顺利的实施,大幅度提高了语文课的教学效率。

三、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无疑是另一种备受学生青睐的学习方法。比如《伤仲永》这篇文章,每每谈及文中孩童,无人不为他叹之,惜之,令人印象深刻。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选择从环境方面着手,在课堂上讲讲孟母三迁的小故事将学生带入到即将学到文章的环境当中,这样不仅使学生通过比较把握文章的主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更能引发他们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思考,具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

四、背景导入

传统观念中,教学与现实往往没有直接关联性。其实不然,课堂教学往往与实际联系紧密,并不是相去甚远的。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篇中,学生由于年龄限制或生活经验的缺乏与政治相距较远,对周总理的人生经历知之甚少,甚至于一无所知。这时教师不仅需要发挥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者的作用,还需发挥教师作为一名指导者的作用。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相关知识背景进行介绍,以及把周总理的事迹直接拉到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将实际背景与文章进行关联性的理解,将教学与现实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让同学们了解周总理这一生的伟大事迹,营造一种装严肃的氛围,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让彼此的心离得更近,为之后的文章讲解做下铺垫,提高学习的效率,更能让我国社会主义青山年在充分了解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之后文章的主人翁肃然起敬,培养这一代的爱国主义精神。

简而言之,一节课时间稍纵即逝,对于渴求真知的学生来说更是弥足珍贵,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给他们现有的知识体系扩容,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有所思、学有所获,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拒绝教师生搬硬套把东西一股脑地塞给学生,把传统的课堂转换成乐学的场所,要在有限条件下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因此,新课改下更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课堂活跃起来,成为每一个知识追逐者探索知识的殿堂。参考文献:

[1]刘利芬.中学历史课文的科学阅读法[J].中国科教博览,2005(3):24.

[2] 陈雨.历史教学激趣例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5(z2):98.(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区马喇初级中学校409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周总理语文课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周总理“喝”饭
语文课文
在阳光下拍照
在阳光下拍照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周总理用身体保护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