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核心问题为导向的新型数学课堂探析

2018-02-26江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221000徐蓉菲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分数设置核心

江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221000) 徐蓉菲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提出将离散的问题聚合成核心问题的设想,一堂课只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学生所有的探究学习都紧密围绕核心问题展开。

一、何为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数学中的核心问题,就是从整体教程中提炼出的思维性强、学科性明显,需要逐一贯彻探究、合作、交流各个流程才能完成的问题。它与零散、浮浅、扁平的问题相对立。一般而言,构造核心问题有以下基本规律:

在导入环节,用一两个核心问题激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生疑并好奇;在探究阶段,用一两个核心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找到自己研究的任务和空间;在深化阶段,用一两个精炼的核心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以“百分数的意义”教学为例。在导入环节,设置核心问题——“根据三位射击手射击和射中靶心的次数,你选谁去参加奥运会?并说明理由。”学生立即被奥运会的情景吸引,开始积极思考,有的比较击中靶心的次数,有的比较脱靶的次数,还有的能顾虑到射击次数不一致,就去比较中靶率,即是中靶的“比例”,这就是“百分数”的“前概念”。

在探究阶段,不妨设置两个核心问题——“(1)到底比较什么,才能得出科学结论?(2)生活中的百分数随处可见,它们各表示什么意义?”这两个问题诠释了百分数的作用和意义。

在深化阶段,不妨设置这样的核心问题——“百分数都能转换成一般分数吗?”设置这个问题,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反思“百分数和一般分数的异同”,引发第二轮探究思辨的热潮。

二、核心问题设置的依据是什么

核心问题的设置,应充分体现新课标的各项要求,释放更多自主、独立、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不用教师牵着走。

数学素养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理解基本数学名词与概念;二是知晓并熟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三是形成特有的理科思维模式;四是形成基本的数学美感;五是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因此,设置核心问题之初,尽可能融入以上五个维度的培养目标。

儿童与成人的思维习惯不一样,儿童的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学的数学知识主要来自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应经常反思:这节课要学什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怎样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按此思路设置核心问题,课堂程序就会有条不紊。

三、核心问题从哪儿来

教师在设置核心问题时,要做两方面打算:首先,要确定总体部署,再敲定细节,切勿抓小放大,本末倒置。其次,要读懂学生,根据学情,找到“核心问题”的接头,这样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1.来自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一堂课的成败取决于重难点是否被突破。如“概念”教学中,对概念内涵的深刻理解是难点,这就是核心问题。如五年级下册“认识分数”一课,其重点是认识“分数的意义”。据此,核心问题可设为:“这些分数是平分什么?是怎么体现的?”在学生回答后及时归纳“单位“1”、突出“平均分”,直指分数的本质。

2.来自思维提升的关键处,数学教学应注重智育。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关键处,巧设问题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认识整万数”时,设计问题“怎样用1颗算珠表示10个一万(10个一百万、10个一千万)?”的核心问题,来教导学生拨珠计数。

3.来自数学与生活的连接点,小学数学知识,大部分可以从生活中找到模型。从生活模型出发,易引起学生高度注意,也能使他们产生愉快积极的体验。

如教学“年、月、日”时,可以取材于学生身边的实例,如:“奶奶每天吃一片降压药,一盒降压药有30片,够服一个月吗?”这是一个开放性提问,以探究为动机,学生会顺情推理:“怎么判断够不够吃一个月?一个月的天数和药片数谁大谁小?”当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得出不同结果时,乘势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一个月的天数。这样,生活模型自然过渡到数学问题,一举两得,不仅把问题作为引入,也培养了学生的质问和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研究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不应在于“量”的多寡,而应注重“质”的优劣,这是课堂模式由“知识传授”转向“问题解决”的关键。以核心问题为导向的数学课堂,就是合并“小碎步”走向“跨越式”,从过去的“离散型”转向“一站式”服务,让学生掌握进入知识殿堂的“总钥匙”。

猜你喜欢

分数设置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分数的由来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可怕的分数
算分数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