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激内需 指明方法 倡导自学
——以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估计”一课为例

2018-02-26广西宁明县海渊镇中心小学532504邹优海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1期
关键词:十字绣彩带周长

广西宁明县海渊镇中心小学(532504) 邹优海

低年级学生对“估计”普遍认识不足,甚至有人认为估计就是胡猜。其实,估计包含猜测的思维成分,但绝不仅仅是凭感觉猜测。估计时,头脑中要用数学模型去印证,反复校对和矫正,直到两者出现相容。估计的结果是否靠谱,与数学模型的使用是否正确规范直接相关。在教学中,特别是计量单位的估测中,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和实践,使估计有充分翔实的经验依据。

一、直观感知,积累经验,刺激内需

新课伊始,我先沿着教室的边线走了一圈,并出示教室的长度和宽度,然后提出问题:我是如何丈量教室的?提问刺激了学生的求知内需,我在引出步履度量法之后,乘势追问学生:“你们发现身上自带的生物尺吗?”在学生回忆追思后,师生一起利用三把尺子边演示边总结:食指指甲的宽大约是1厘米,一拃大约为1分米,1庹大约为1米。教师的问题,解冻了学生的原有认识,为教学铺平了道路。三把尺子作为度量工具,让学生产生极大的操作欲望,学生迫不及待地拿尺子去实验和测量,激趣的目的已经圆满达到。

二、操作探究,培养意识,提高能力

听觉记忆和视觉记忆时间很短暂,而动作记忆的存续时间却很长。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促使学生在实验中摸索,在探究中实现思维的丰盈和发展,从而使探索的乐趣被发现,探究的意识在萌发。新授课的第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操作活动。

1.初尝估计。让学生不用工具,尝试画一条8厘米的线段。

2.构建模型。先用刻度尺测量所画的8厘米的线段的长度,看看误差是多少;接着建立正确的线段模型;最后小组探究交流。

3.完善模型。让学生用手指去度量线段长短,反复修改,再用刻度尺复检后汇报误差。让学生估测课桌的宽度,并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丈量不同的对象。

上述活动中,教师将探究操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反复操作,连续积累“创造”经验,逐渐树立估算意识,提升操作能力。

三、布置任务,拓展延伸,完善策略

因为“估测”的广泛应用,笔者把新授课的第二环节与实际生活情境的拓展练习相结合。

设置探究任务:用彩带捆扎食盒,沿着四周围一圈,要用多长彩带?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领取适当长度的彩带,当场包扎。集体评议哪个小组预算的彩带长最接近实际值,省时省料。(所需彩带长度实为长方形的周长)

引导学习温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从而得出结论:要求彩带长只要估出两条邻边的长,再乘2即可。接着让估错的小组再估。二次操作后让学生合作交流:从这次操作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联想策略:联想是第一策略,遇到棘手难题时可联想相关方法与经验并用于解决问题。很多学生经验丰富,却不能盘活这些经验并及时提取。在用彩带围食盒时,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商议、尝试,逐渐让旧知苏醒。预算彩带总长时,学生想到用手指估测铅笔盒的边长;围食盒时,学生能联想到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尝试策略:尝试是第二策略。分组探究也是一种尝试。取彩带围食盒是对预算结果的一种检验尝试。校验结果,找出误差,是一个修正的尝试。通过不断的尝试摸索,最终学生醒悟:彩带总长实际就是长方形周长。

应用策略:学习策略需在应用中养成。拓展活动设计中,我选取了为十字绣裱框的问题,这是一个生活实际问题。细致审题之后,学生有三种设想:一是框的长、宽应略大于十字绣的长、宽;二是仅仅框长大于十字绣长;三是两者周长相等。将三种设想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评议。学生充分讨论之后,归纳出:裱框时,不仅要顾及周长,还要顾及长和宽。教师把学生的构想转变为实物图,用实践验证了学生的想法。对于思路正确的学生来说,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大大增强了自信心,巩固了应用策略。对于思路出现偏差的学生而言,校订思路后,他们明白了:除了要宏观看问题外仍需推敲细节,数学知识的应用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总之,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回归教育本真,注重刺激学生学习内需,为学生指明正确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实践,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十字绣彩带周长
周长与面积
眼花缭乱彩带舞
需要多长的彩带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让句子变成彩带
巧算周长
十字绣
挂在天上的彩带
残疾人“绣”出创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