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8-02-26广东深圳市光明新区下村小学518107丘燕飞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1期
关键词:意识同学数学

广东深圳市光明新区下村小学(518107) 丘燕飞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课堂应成为培养创新意识的主阵地,应结合学科知识的特点进行有机渗透。笔者结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一课为例,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在知识形成中培养原创精神

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但结果却是简洁的,这个简洁的结果极具思考性和创造价值。它是高度抽象思维的结晶,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对确定一个人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笔者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自己创造数对的机会,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发挥。

片段一:创造数对

师:你能用你喜欢且简洁的方式表示徐林樾同学的位置吗?请在练习本上画一画、写一写。

生1:我是用画座位表的方式表示徐林樾的位置的,他在第三组第二位。

生2:我是用文字表示的。徐林樾在第三组第二位。

生3:我用线段“ ”表示的,表示第三组第二位。

生4:我是用3,2表示徐林樾的位置的。

师:对这位同学的表示方法,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

生5:请问3和2表示什么?

生4:3表示第三组,2表示第二位。

生6:3和2之间为什么要用逗号隔开?

生4:不隔开就变成32了。

……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创造了很多极具原创精神的作品。学习数学的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教师创设问题空间让学生自主发挥,积极肯定学生的原创思维的合理成分,想办法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有效培养。

二、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创新能力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手动一遍。教学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优化,在优化中学会创造。

片段二:创造新数对

师:老师想和数对(4,?)交朋友,该是哪些同学?

生1:是第4组的同学。

师:“?”表示什么意思?

生1:表示什么数都可以。

生2:不同意,我们班第四组只有7个同学,所以“?”表示数学1-7。

师:结合班级人数,那么数对(4,?)可以表示哪些数对?

生2:可以表示数对(4,1)(4,2)(4,3)(4,4)(4,5)(4,6)(4,7)。

师:如果我想和全班同学交朋友,同学们能想出这样的一个数对来吗?

生3:(?,?)。

生4:(a,b)。

生5:(x,y)。

师:谁能解释这些数对的意思呢?

……

教学中只要教师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在教学练习设计上给足时间,给足空间,适当引导,给学生一片天空,学生就会还教师一份精彩。

三、在质疑问难中培养创新品质

好的课堂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课堂质疑环节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重要环节,可以让学生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产生新思维,长期坚持才能形成学生的创新品质。

片段三:质疑环节

师:小老师们,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谁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考验你们的时刻到了,谁能提出一些和数对有关的数学问题,谁提出的问题难度越大,谁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生1:用什么数对确定冯校长现在的位置?

生2:数对是怎样传承下来的?

……

深圳市小学数学教研员李一鸣老师常说“有问题的学生是没问题的,没问题的学生是有问题的”。让孩子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保持这种提出问题的创新意识,这样的孩子将在求学的路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总之,创新意识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关注的问题,应有意识地在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学时,体现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意识同学数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