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2018-02-26安徽明光市明湖学校2394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1期
关键词:出错率口算算式

安徽明光市明湖学校(239400) 宁 瑾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单纯的加、减、乘、除运算,还是一些简单的算式计算,都离不开口算。作为数学教师,要立足日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让学生通过反复演练,产生口算的兴趣,养成口算的能力。从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口算算得快、算得准,笔算也就能算得快、算得准;反之亦然。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寻找学生出错的原因

医生治病都是先通过“望、闻、问、切”找到病因,才能对症开方下药。同样的道理,教师在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活动中,首先就是要找准学生口算能力弱的“病根”,然后才能“依症开方”。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家长把学生口算能力差的原因都归结为“马虎”“粗心”“不认真”等,而事实上,学生在口算中出错还有心理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

1.数字感知较差

数字本身是一个抽象的符号,由于低年级学生对数字的感知比较笼统,对数字间的联系缺乏整体性认知,因而很容易将相似的数字记错、写错,比如“6”“9”“0”“3”“5”“8”等,加上口算题本身形式单一,没有什么情节,更是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在口算时把一些相似的数字写错。

2.注意力不集中

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不能维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无关的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现象。因此,在口算过程中,要求学生把注意力分配到两个以上的计算过程时,学生的出错率就会大很多。比如,在进行单独的加法或减法算式的口算时,学生的出错率比较低,而进行加减法与乘除法两种混合运算的口算时,学生的出错率就明显高很多。

3.感情脆弱

大部分学生耐性不足,在进行口算时急于求成,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种情况是,当算式简单、计算数值小时,学生易产生“骄傲”“轻敌”的念头,于是刚开始时算得很快,正确率也很高,随着计算量慢慢增大,学生就会看错运算符号或写错数字而不能算出正确答案;另一种情况是,当算式的数字大而又不止一步计算过程时,学生很容易烦躁,进而产生厌烦情绪,就会出现计算先后顺序错误、进退位遗漏等错误,出错率大幅上升,部分学生还会急哭了。

二、寻找提高学生口算的策略

1.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这句话更是真理。如上所述,低年级学生对数字感知比较笼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形象化的训练增加学生对数字的感知,帮助学生建立数字与物像之间的联系,以游戏、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口算的兴趣。例如,可以让学生先用数字教具、挂图、光盘等把抽象的数字具像化,再建立数字间的关系。根据小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可以将抢答游戏、闯关游戏、分组比赛等多样化的练习形式代替以住单一的强化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游戏,又在游戏中学习,感受数字的魅力。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学生的口算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2.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有道是“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在学生口算能力的养成教育中,我提出“一看、二想、三算、四检”的要求。具体来说:“一看”就是要求学生养成在做题前,先要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字和运算符号,决不能看错题目,这是能够正确口算的前提;“二想”就是要想清楚运算步骤,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特别是两步或两步以上有乘法和除法参与计算的题目;“三算”就是在确定了计算步骤后进行认真的计算,要多留意细节,特别是加法不忘进位,减法不忘退位;“四检”就是进行检查验算,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及时检查验算,发现错误后及时纠正错误,这也是保证计算准确率的一个保障。只有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对学生提高要求,并严格执行,长期下来,学生的口算习惯才能养成。

3.反复演练,建立算理

在口算教学中,除了课堂上进行“口算天天练”外,还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让学生既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又能灵活运用方法进行口算,以加深对算理的深刻理解。例如,有的学生思维形式尚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阶段,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法则,他们要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活动才能理解和掌握。比如一年级的进位加法,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教学生计算,学生根本不明白算理,而摆小棒、分小棒、移小棒等一系列操作活动,就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构建凑十法的数学模型,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规律,让学生在找规律的过程中掌握算理。

4.培养学生坚强的口算意志

针对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不长的特点,除了采取以上方法外,还可以通过训练口算技能和多予鼓励来培养学生的意志。训练口算技能时,首先通过出示卡片,让学生在眼看、脑算、口报数的计算方式下逐渐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率;然后教师报算式,让学生进行“先脑记算式,再脑算和报数”的方式,提高口算能力。在这样视算、口算的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在这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给学生加油打气,给学生信心,让信心不足的学生建立自信,而对于口算能力提高很快的学生,让他们要细心,要戒骄戒躁。学生注意力集中了,口算能力提高了,数学成绩也就随之提高了。

总之,任何一种能力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经历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再到灵活运用的过程,小学阶段的口算能力的训练亦是如此。因此,只有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最后通过举一反三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形成自身的一种数学技能,才能更好地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出错率口算算式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纠错解惑,“圆”题重现
怎么写算式
谈如何做好小学生的数学计算教学
好玩的算式谜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智趣
降低“错位相减法”出错率我有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