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数学活动 建立大数数感
——以“认识多位数”一课的教学为例

2018-02-26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小平阳镇中心小学546111林秋英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多位数数数珠子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小平阳镇中心小学(546111) 林秋英

建立大数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而学生对大数数感的形成离不开有效的数学活动。笔者以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认识多位数”的教学为例,就如何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大数数感进行探讨。

一、借助操作活动,做好迁移铺垫

开始新课前,以旧知识为铺垫,有利于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点,从而推动对新知的学习。如“认识多位数”的教学中,笔者利用四位数的知识来唤醒学生对计数单位的相关知识。

师(在课件上列出全校有1681人):请大家在计数器上按出学校的人数。

师:数中的两个“1”代表同样的意思吗?

生1:不同。左边的“1”是千位,表示一千;右边的“1”是个位,表示1。

师:有谁知道个、十、百、千、万等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生2:任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10。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引入新课,给学生搭建了学习新知识的稳固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联系生活实际,唤醒已有经验

笔者在开始教学多位数前,和班里的部分学生进行了交流,比如询问学生在生活中有没有听过以“十万”为计数单位来表示的数。学生给出了“一套房子要九十万左右”“一辆小车要20万左右”等回答。课堂上,笔者在此基础上引出新的计数单位。

师(利用计数器在万位上一个一个地加珠子,数到9万时提问):假设我现在再给它加一颗,表示几万?

生(齐):十万。

师:那你们知道怎么在计数器上表示十万吗?

生1:在万位上拨10个珠子。

生2:在万位的左边数位上拨1个珠子。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式好呢?

生3:我认为第2种好,因为在万位拨10个珠子表示十万,那到了20万、30万、40万……就会很麻烦,相比之下,直接在万的左边数位上拨珠子表示十万就比较简单。

师:表示“十万”的“1”的计数单位叫什么?

生4:十万。

以上教学实例中,笔者通过数数来引出“十万”,帮助学生明确“万”和“十万”的关系,加深对十进制的理解,为学生认识后面的“百万”“千万”做好铺垫。

三、借助多种参照,培养大数数感

对于“万”以内的数的教学,教师一般会借助实物来进行,通常是让学生用数数的方式来实现对数的模型的建立和数感的培养,然而如果遇到更大的数,就无法再通过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了。这时候,就需要利用生活中的物体来培养学生的数感。于是笔者在这节课的最后,设计了“一亿有多大”的活动。

师: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掌握了“满十进一”这一规律,也对“个级”“万级”和“亿级”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你们觉得1亿有多大?如果现在要翻1亿页书,你需要花多长时间?有没有什么简单的计算方法?

生1:可以先得出翻100页用的时间,再通过计算来估算翻1亿页书用的时间。

生2:我认为还可以规定一个时间,比如半分钟,看能翻多少页,再估算翻1亿页所需的时间。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不错。现在老师告诉你们,1亿页书需要约2年的时间才能翻完!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1亿张纸叠起来的高度。

生3:一千张纸叠在一起,估计能有10厘米高;十万张纸叠在一起,能达到一栋小屋的高度;以此类推,1亿张纸重叠,其高度会超过珠穆朗玛峰。

在以上教学中,笔者有效利用纸来进行教学,以1亿张纸来设问,组织学生思考“翻完1亿页书的时间”和“1亿张纸叠起来的高度”,让学生真切感受1亿的大小。我们所强调的数感的培养,不光是让学生认识数,还要对数量有体会,即同一个数在不同的环境下,或者和不同的东西进行对比,能感受到数的不同大小。为此,我们利用不同的参考物来引导学生感受“1亿的大小”,从而对大数形成一定的数感。

综上所述,学生要形成大数数感,需要教师创设数学活动,在这个基础上开展大数的读写教学以及数字的大小比较等,从而引导学生实现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

猜你喜欢

多位数数数珠子
极速大搜寻·一起来数数
多位数的组合
数数歌
与树一样大的珠子
放珠子
爱数数的兔十一
摆珠子
纸珠子
如何写好多位数
“另眼”待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