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媒体对女性形象的建构简析

2018-02-26赵美莹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刻板一带一带一路

赵美莹

(新疆财经大学 新闻与传媒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一、刻板印象与女性形象建构

“刻板成见”是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的概念。他指出:“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在认识某一事物时,“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同时,我们也能一眼从喧杂纷繁的外部世界中认出早已为我们定义好的文化。这种导致我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偏差的系统,就是“刻板成见”。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者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刻板成见是有感情偏见的,李普曼把它称为“作为屏蔽的成见”。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在日常生活中会受到所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受到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的影响,而每个人所在的社会环境、家庭不同,所经历的事情不同,社会地位、阶级不同,就必然导致不同的刻板成见系统。诚然,刻板成见系统是我们理解事物的捷径,但刻板成见系统一旦确立就很难改变。

媒体中对于女性的刻板成见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传统的贤妻良母的女性类型,凸显女性在家庭中的职责。这种刻板成见在广告中居多。女性把照顾家人、做好家务标榜为合格的标准,把丈夫、孩子、老人的赞美看成判定自己优秀的准则。二是男性视角下曲线动人的女性形象。在父权社会主导下,报纸、杂志封面上总会放一些曲线玲珑、衣着暴露、千篇一律的美女作为噱头,吸引受众。三是职场上的女强人形象,她们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在职场上比男性更强势、更聪明。这类女性形象多出现于电视剧、电影中,以精明、干练为主要特点,加之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媒体有时候也在潜意识地把爱情、家庭的因素掺杂在女强人的经历中,成为判断其是否幸福的重要因素。而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媒体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又突破了传统的刻板印象,不再拘泥于娱乐化舞台,而更多地把目光放在政治舞台、外交舞台上的女性,使媒体上的女性形象大放异彩。

二、梅莲事迹与《大闹天竺》中的女性形象对比——传统与创新

梅莲被称为“马背上的医生”,出生于1967年6月,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161团医院副院长。梅莲在偏僻的山区工作,远离城镇、交通不便,有时候出诊只能骑马。梅莲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坚守岗位,被当地各族群众称为“巴尔鲁克山的白衣天使”。梅莲事迹经过光明日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新疆网多方报道转载,成为“一带一路”沿途耀眼的风景。

《大闹天竺》这部电影讲述的是盛唐集团总裁唐宗突然离世并留下遗训,让他的儿子在穷小子武空的陪同下前往印度寻找遗嘱。和传统电影中女性形象——用美丽的外表和服装吸引观众不同,《大闹天竺》是在异国风情中展现女性阳刚之美。电影里打斗场景很多,女性在电影里并不只是嗔娇柔美的形象。其实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女性地位随之提高,媒体中的女性形象已经大为改观,由传统的依附男性的女性形象转化为与男性并肩战斗,甚至强于男性的形象。这不仅体现出女性地位的上升,还体现了媒体对于女性形象塑造的积极心态。

除电影与新闻报道之外,涉及“一带一路”沿线的综艺节目也层出不穷。东方卫视的综艺节目《花样姐姐》是一档明星旅游真人秀节目。每一季由不同的明星组成,女性明星偏多,旅游路线多在“一带一路”沿线,在众多明星的带领下为我们展现了别样的异国风情,而女明星们的真性情也在真人秀节目中得到了体现。例如,被认为是“花瓶”的某女星在节目中说着流利的英语,她也是拥有西方美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的硕士。在电视剧中一贯饰演反派的女星在节目中也展现了自己的温柔智慧,年近50岁身材依然保持得非常好,热爱运动、阳光开朗,与我们对这些女星在影视剧中的刻板印象完全相反。这些综艺节目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拍摄的,女明星的“花瓶”形象被打破,媒体对于女明星的报道不再聚焦于绯闻、艳照,女性的个人魅力也不再被男性所掩盖,对于女性的肯定不在于妆容、服饰,重心更多地偏向女性自身的内涵和个性。同时,女性本身也在展现自己多方面的魅力,在媒体上构建了自己积极正面的形象。这是女性自身的进步,也是时代的进步。

1973年,平格里和霍金斯谈到媒介提起女性时有五个等级。第一级:女性被描绘成全然无知的陪衬品;第二级:女性的角色与位置符合刻板印象;第三级:女性被描绘成专业的角色,但最后仍回归家庭;第四级:致力于描绘两性平等蓝图,避免制造刻板印象;第五级:超越两性二元对立的观念,扬弃男女特质定型化的教条观念。以往媒体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偏向前三个等级,而从梅莲事件中我们可以知道,女性已经不再局限于家庭,她们有自己的事业,并且在岗位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沿线题材的电影中,除了《大闹天竺》之外,还有《功夫瑜伽》《越来越囧》等电影,塑造出的女性形象具备多重含义。一方面,她们有传统女性形象中温柔、美丽、善良等特质,这些特质也是她们能扮演电影角色的重要法则;另一方面,在这些电影中,男女形象的界限逐渐模糊。在《功夫瑜伽》中,男主角一行人做瑜伽;《大闹天竺》中的男主角则男扮女装;《越来越囧》中刘力扬以中性的形象出现在荧屏上。这些都体现了男女之间二元对立的模糊,表现出社会对多元文化的认同。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女性形象建构

2017年3月25日,由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联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共同主办,主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建设:女性贡献与发展”。可见,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女性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正如于洪君所说:“女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一带一路’众多的投资、贸易、建设项目以及人文交流中展现着巾帼风采。越来越多的女性创业创新者活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舞台上,这些力量将有力推动中国妇女与沿线国家妇女的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也将助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对外交流,实现共赢发展。”

自“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后,我国成为“一带一路”的核心。“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上的合作共赢,也是文化上的传播与融合。“一带一路”经过65个国家和地区,沿线民情复杂、宗教复杂,我国需要用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多种文化。同时,我国优秀的文化也正在通过“一带一路”向国外输出。“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经济带,更是文化传播带。在这个背景下,构建新时代的女性形象就成了一种趋势。媒体不再只是将女性放在娱乐事件中,而是增加了其在严肃新闻中的比例。当今世界的发展形势日新月异,我们要顺应全球化的时代需求,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中国不仅要看世界,世界也在看中国。我们要向世界展现中国女性的传统之美、大气之美、干练之美,展现中国女性的多角度、多内涵之形象。固然当今许多媒体仍注重利用女性躯体、艳闻来博取受众眼球,获得收益,但这种做法在大时代和大背景下是不可取的,无法长久立足,更无法广泛地传播。“一带一路”对我国传媒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媒体要用发展的眼光构建女性形象,摆脱早期黄色新闻思潮以及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为构建女性形象发挥积极作用。

[1]罗彬.新疆广播电视对中亚传播的现状、问题与策略[J].实践探索,2014(11):34.

[2]谢伦灿,杨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对策研究[J].媒介经营与管理,2017(12):111.

[3]李建军.提升新疆文化对外传播力的路径选择[J].民族新闻探析,2012(2):1.

猜你喜欢

刻板一带一带一路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
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