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的多视角文本解读

2018-02-25滕怀书

新课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编者角度文本

滕怀书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明珠路小学)

一、文本需要以作者的角度来理解

对于每一篇文章来说,作者想表达的写作意图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一篇文章,想要做到让学生对文章有明确而深刻的理解,就要以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开始。这就需要教师对文章的重点有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理解,从而对需要解读的文章有一个全面而完整的把握。这种理解和把握就需要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去看这篇文章,去解读这篇文章了。在阅读教学实践课的过程中,笔者的做法是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文章的创作者,对文章中的脉络进行深刻理解。作者是如何表述的,是在阐述一种什么样的情怀。他在歌颂什么或者讽刺什么?在一篇文章中,通过教师对文章中细节的剖析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想传达给读者的意思,感受到作者写作文章时的情感。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展开想象。如此学生对文章就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二、文本需要以编写者的角度来理解

除了要完整把握作者的角度之外,编者的角度也是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课程中理解文本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应当在课前课后思考一下编著者编著文章的意图,以这些意图来对文章进行解读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启发和提示学生。这些启发和提示可以去参考下面列出的两个途径:第一,文本的导语。第二,课后习题。文章的导语是编者将文章编入课本的目的,在有些文章的教学中就可以用导语来对文章中有含义并且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阅读理解。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从编者角度出发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课后习题则是编者编写文章意图的集中体现和充分反映。一篇文章中,学生把握了课后习题就能抓住重点和难点,圈定重点、难点。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印象,加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

三、文本需要从学生的视角来理解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从学生的角度去考量也是教师在文本解读时的重中之重。首先,学生的基础情况和知识储备是教师应该考虑的,在这一步之后就是教,是启发,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来完成理解和阅读的。这样也是学生掌握其中的知识的捷径。其次,便是引导之外的解答,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从旁引导,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去理解那些对于学生而言理解困难的句子,一些含义内容比较深刻的句子。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所以教师需要以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以学生的理解来加深教学,这是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四、文本需要从语文视角进行解读

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的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自身的言语和书写文字的能力。所以在高段学生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这些能力作为授课重点进行培养。这就需要教师从文本中提炼其中的语文知识,并且从这些语文知识的知识点出发来重新阅读文章以及对文章的二次理解。比如说,若是想要加强对标点符号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文章的题目上加上标点,并且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加上这样的标点。这样既能够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也让学生对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得以阐述,还练习了对标点符号的运用。这样在同样的一堂教学课程中,能够同时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指导和锻炼,从而达到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水平和书写文字能力。

作者,编者,学生,语文知识,这是解读文章的四个不同的角度。同样一篇文章,从四个角度出发去解读就能让学生对一篇文章产生不同的感受。这些不同的感受的二次反馈也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阅读能力。这样不同角度进行叠加对文章的理解就更加准确了,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编者的编著意图能够被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能够被学生吸纳。这样彼此交错式的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加强了学生对于课程的印象,更能够在同时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表述和写作能力进行训练。小学语文高端阅读教学是一项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在这样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教学训练之下,这样一个有难度的教学工作,就可以顺利地展开、完成,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晴.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的多视角文本解读[J].中华少年,2015(22):18-19.

[2]项阿娇.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的多视角文本解读[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3):5.

[3]刘晶晶.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标准和学生评价的一致性研究[D].中华师范大学,2015.

[4]高媛.小学语文整体阅读教学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编者角度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神奇的角度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角度不同
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