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教育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素质教育纵深发展

2018-02-24满建宇

现代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新旧动能评价

■ 满建宇

一、研究背景

2018年正月初七,山东省组织召开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刘家义书记深刻总结了山东省近年来的发展形势“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发展形势逼人,竞争态势逼人”。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全省拉开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序幕。

各地区、各县市围绕省里的统一部署开展了诸如大讨论等活动,教育也不例外。在这场大学习、大讨论、大作为的活动中,教育自然要考虑到自身实际,围绕教育旧动能的改造,实施教育新动能,实现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和健康发展。

2015年6月2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互联网+”行动,首次提出了“促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概念。《新华文摘》2016年第1期刊登了李克强总理的署名文章《催生新的动能,实现发展升级》 。“新旧动能”概念从2015年提出到2016年内涵丰富,再到2017年“新旧动能转换”具体工作推进。2018年1月,国务院批复山东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二、教育新旧动能转换的内涵及着力点

旧动能是指传统产业,包括采用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教育的旧动能主要指与教育内涵发展、优质均衡高效发展不相适应的如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如“唯分数论”下的“成者为王败者寇”的人才观、教育目标指向单一升学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单一陈旧、教育手段落后等与素质教育纵深发展相脱节的教育旧动能。

新动能是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包括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教育的新动能是指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内部治理中所形成的教育发展的新动力、新目标、新方法和新态势等。

培育教育发展的新动能是着力解决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新矛盾,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实现教育优质、高效、均衡、内涵发展。过去的教育矛盾主要表现为有学上、能上学等方面,现在的教育矛盾是教育的质量提升、内涵发展和优质均衡发展还与当前家庭、社会和民众对上好学的教育期盼有着一定的距离。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育新矛盾的解决自然需要我们改变过去的对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与国民经济发展、民众追求高质量教育的诉求等不相适应的诸如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效果等方面的矛盾。

三、实施教育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要转换教育理念。从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发展现实看,国家对于地方政府主要以GDP为评价指标的评价方式转变为多元的评价方式,对地方政府的评价侧重点也由单一的GDP增长情况转向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政府对教育的评价也自然由过去的升学指标(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转变成多元的以学生发展为指标的评价方式,由过去以考试成绩作为对学校年终考核的唯一指标的评价转向综合评价,不仅要评价教学质量,而且要评价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不仅重结果而且更要重过程,评价结果不仅作为校长升降留用的主要参考指标,而且更要为学校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学校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教育有着极强的规律性,受教育者自身成长也有规律性,所以教育必须从“规律”二字入手,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不能搞“大跃进”,不能搞“填鸭式”,不能将眼睛死死地盯在分数上,而要采取适合于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从尊重学生个性成长和发展出发,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点燃学生渴求知识的热情,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的规律,促发学生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从而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爱上读书,爱上求知。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要在学校治理水平提升上做文章。学校治理水平是教育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要素。学校治理水平不仅包含了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还包含了对教的管理和学的管理,同时还包含了对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联系与互动。而教师民主和教育民主恰恰是教育治理的两只臂膀,发挥教师民主,有利于教师在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提升对学校和教育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发挥教育民主是校长管学治教的有效保证,更是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教育民主不是单方面的民主,它既包含教师民主、学生民主还包括方式和方法以及教育选择的民主。在当前我省新高考实施的关键期,如何让学生选择适合于他们需求的课程,如何让教师选择适合于自身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如何让学校选择适合于校情的教育模式都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

实施教育新旧动能转换,要抓住教育质量的“牛鼻子”。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根本所在。首先要建设高效课堂。要改变过去那种以牺牲学生的时间为代价的教育旧动能,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做到既教知识又教方法,既注重知识的掌握又关注知识的内化、运用和迁移,还要培育学生健康心理,润泽学生美好心灵,既要教和育,又要管和理,以科学的课堂管理实现教和育的最佳效果。其次,要注重方法指导。通过思维导图等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知识产生的过程,学会归纳和运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实现课堂的多维互动。第三,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学生学业负担重不仅有其学习基础的原因,而且有教师课堂教学和作业教学备课不足的问题。减轻学生负担不仅要求教师在备课上做足功课,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益,减少无效劳动和重复劳动,而且要求教师进行差异化教学,分层、分类施教,让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成就感和归属感。

实施教育的新旧动能转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发展之本,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要素。首先,要加强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通过宣讲、培训等方式,灌输教育新动能理念,并通过诸如专业培训、跟踪培养、全面推进等措施促进新理念的落实和内化。其次,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的引导和培训。这是教育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不仅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让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手段,而且要强化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测评与诊断,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指出努力的方向。第三,要培育教师的优秀师德。良好的师德是教育质量提高的基础。要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和引领,从教师的从教行为、教育教学管理、从教意愿等方面对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按照师德要求从教。

实施教育新旧动能转换,要做好关系“协调”。当前教育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关系”问题。关系包括诸如学校与教师、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学校与家长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与上级相关部门的关系。在所有的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学校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是学校内部最主要的关系。如果这三对关系和谐顺畅,那么教育发展就能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的学校内部力量,从而形成学校教育的内部合力。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上级相关部门的关系尽管是外部关系,但也是学校领导者必须面对并且协调一致的关系。只有外部关系顺畅通达,才能保证学校内部的关系和谐。

实施教育新旧动能转换,要改善教育评价机制。评价是指挥棒,指挥棒指到哪里,教育教学行为就会跟向哪里,所以评价要以孩子的健康发展为指标,以孩子的个性成长为媒介,以素质教育纵深发展为方向,全面提高评价的甄别、判断和改进功能,让评价更好地引领教育新旧动能的转换。在对学校的评价上,要采取分类别、分层次的评价方法,让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校都能在评价引领下努力打造区域教育新的增长点;在对教师的评价上,以教师的发展为指标,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平台、搭建舞台,通过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师自我发展规划的实施跟踪、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与支持等内容全方位评价教师,让教师在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提升教育自信,找到教育的归属感;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以学生的成长过程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诉求和爱好特长,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找到自我,从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关注评价过程中的发展和进步,让发展和进步成为评价的主流因素,以发展和进步作为教育行动改变的核心。

新旧动能转换的号角已经吹响,教育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在这场改革过程中,不仅需要我们静下来,过一种极简的教育生活,不盲从,不跟风,安安静静地守住教育的底线,扎扎实实地打牢学生成长的基石,而且需要我们动起来,以高尚的师德、扎实的教育功底和高效的教育手段,顺利实现教育新旧动能的转换。

参考文献:

[1]刘成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是责任更是机遇[N].人民日报,2018-03-09.

猜你喜欢

新旧动能评价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耕读事 新旧人
新旧全球化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
看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怎么干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