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论语》经典引领学生热爱传统文化

2018-02-24

新课程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庞涓鲍叔经典语录

实践证明,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恰当引用 《论语》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等内容,能引领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培植起丰厚的文化底蕴。

一、加强同伴交往,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相关 《论语》表述】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道不同,不相为谋”,等等。

【设计意图】

1.帮助学生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

伙伴、同学、朋友已经成为中学生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中学生已经觉察自己交往范围和交往深度的变化,并期待获得真正的友谊。古人也是这样,司马牛有两兄弟在宋国作乱,司马牛想劝阻也没用,所以子夏劝司马牛放开胸怀,与同学、朋友相处融洽,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2.帮助学生借朋友之长补自身之短

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我国历史上既有管鲍之交的佳话,也有范式、张劭同窗践约,情比金坚的美谈……“告诉我谁是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看一个人的实力,要看他的兄弟 (姐妹);看一个人的档次,要看他的对手。正是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让我们形成一种亲密的关系。朋友之间共同的话题、兴趣爱好、经历、成长,都有利于我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生成智慧、健全人格。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会遇到直、谅、多闻的朋友,也会遇到便辟、善柔、便佞的朋友,我们要慎重选择,行稳致远。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即看到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缺点,不要怕改过;甚至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惦念老交情,继承老传统,社会风气都很淳朴。

3.引导学生拒绝朋友的不合理要求

友谊,不管是给予还是接受,都应该是双向的,不管是分享还是分担,都应该是共同的。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古人崇尚的友谊,是 “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心灵相遇,是 “君子以仁会友,以友辅仁”的志同道合。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齐人孙膑把魏人庞涓当朋友,庞涓却嫉贤妒能,把孙膑当死敌,置孙膑于死地而后快,孙膑在田忌的帮助下逃出了魏国,并最终在马陵道打败了庞涓。庞涓害人终害己,是因为没有容人的雅量,不能正确对待朋友之间的竞争。学会拒绝朋友提出的不合理、不合法要求,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

【教材链接】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1.朋友是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重要的他者”。了解并反思自己的交友现状,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朋友见证了自己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3.友谊的3个特质:友谊是亲密的;友谊是平等、双向的,友谊讲究投桃报李,注重礼尚往来;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等。

4.澄清对友谊的认识,是我们成长必经的历程。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在竞争中要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要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友谊不能没有原则,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来维持所谓的友谊。

【活动探究】七年级 (1)班的学生决定举行一次有关友谊的网上大讨论,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你参与其中,并积极发言,以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

网上读历史故事或古诗 请你发言的问题

小小蜗牛:今天读来,依然感动。 《史记·管晏列传》中记述了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交往和谅解:“管仲曰: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1)友谊的哪些特质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至少3种)

(2)管仲临终前,齐桓公问他,鲍叔牙可不可以接替他的相位?管仲说不可。你如何看待管仲的绝情?

沙漠绿洲: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3)你读了这几句 《诗经》经典,认为友谊的特质是什么?

扬帆远航:孙膑与庞涓的故事概括起来就3件事:第一,庞涓残害同门;第二,桂陵之战;第三,马陵之战。这3件事将孙膑和庞涓从原来的同窗好友变成了敌人,最终势不两立、兵戎相见。

(4)孙庞斗智的故事还精简衍变成一个成语——孙庞斗智,从这一成语中反映出真正的友谊要澄清什么?

心诚则灵: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欲废书出观。宁分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5)请你列举类似的关于朋友的故事,或者自己的交友经历,印证上述材料中所体现的观点。

以上活动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友谊的特质、友谊的澄清和友谊的好处,考察的角度、形式较为灵活。重点从友谊中获得的温暖、支持,友谊的特质,以及正确对待竞争等方面进行综合把握,达到精选习题、达标巩固的目的。在教学中,只有将道德知识的学习寓于轻松、活泼的活动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和兴趣,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与体验中构建知识、感悟生活、培养能力。

二、讨论交友误区,帮助学生正确交友

【相关 《论语》表述】 “与朋友交,敬而远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

【设计意图】主要针对学生交友可能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进行探讨,进而引导学生全面地把握友谊。彼此尊重是我们交友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朋友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这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规过劝善,适可而止,是朋友真正的价值所在。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如果我们已经建立了明晰的交友价值标准,就能够把社会给予的压力变为一种生命的张力,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这样的友谊,永葆青春的活力。

【教材链接】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

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以行动表达关心和支持;学会尊重对方,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给予朋友积极、合理的建议,但不要替朋友做决定;学会正确处理冲突;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我们要学会同多数人和睦相处,对所有人以诚相待。

【活动探究】

1.“与朋友交,敬而远之”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 《论语》经典语录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2.这些语录对你有何启示?

3.青少年应该如何培育和践行 “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已有的社会经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通过 《论语》经典语录调动学生积极性,使知识学习、道德学习和经典语录相结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从而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受到启迪。实践证明,经典语录的引领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与历史、道德与经典的相融相通。

猜你喜欢

庞涓鲍叔经典语录
压低别人并不能让自己更高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选评
真诚交往,知人善荐
心底无私天地宽
与人相处,不累最舒服
生活中那些经典语录
孙膑与庞涓
经典语录
经典语录
王小波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