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关联度模型的湛江港与城市经济关系研究

2018-02-23周振军万达康张婵娟陈宝仪

珠江水运 2018年1期
关键词:城市经济港口物流

周振军+万达康+张婵娟+陈宝仪

摘 要:以湛江港港口物流与湛江市经济作为研究对象,运用2008年~2016年湛江港货物吞吐量、GDP、各产业增加值等数据,在科学分析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借助关联度模型对经济各产业与吞吐量进行关联性分析,构建了湛江港港口物流与湛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为港口物流与湛江市经济的互动发展提出错位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湛江港 产业关联度 城市经济 港口物流

1.引言

国务院2017年1月正式批复《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湛江被定位为中心城市,有利于深化中国一东盟战略合作、促进“一带一路”战略互动和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近年港口产业发展迅猛,2016年湛江完成港口投资90亿元,同比增长16.5%;湛江港货物吞吐量2.56亿吨,同比增长16.2%。港口日益成为湛江推进海峡经济区域建设的重要支撑。湛江港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货物装卸储运,而是成为商业贸易、装卸存储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依托湛江港,湛江市的临港工业迅速发展,吸引了上下游产业的集聚,加快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研究湛江港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针对此方面的研究多以定性为主,定量分析比较集中在港口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方面。

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关联系统。第一,因为反映港口物流和城市经济的因素太多而且太复杂,在分析时只能选取有限的主要指标来进行分析。第二,各类指标的统计数据十分有限,而且现有数据较少,数据量大多没有典型的概率分布,这就导致了现有回归法等为主的数量统计方法很可能得不到准确的结论。第三,现有评价分析具有相似特点对象的关联性模型很多,但分析不具有相似特点对象的关联度模型比较少。

2.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

国外关于港城联动的研究起步发展较早,对港口城市发展规律不断总结归纳和分析研究,有力促进了港口城市的发展。在模型使用方面,早期研究港口与城市关系的模型有伯德的“港口通用模型”,他从港口设施拓展角度出发,依据港口物质设施数量划分不同港口类型。E.Taaffe(1963)等以发展中国家为背景,构建了港城发展的单因子动力模型,成為现代港城发展互动模型的开创者。英国的Bird(1971)提出“港口通用模型”,进一步揭示了港口——城市空间逐步分离的关系;1934年,德国学者高兹针对单个港口的区位选择,认为港口选址需综合考虑地理、经济、自然等问题,后经从单个港口到多个港口选址的演变,总结出港口体系空间结构实质就是港口体系动态的总体区位论;国外地理学者霍依尔和希令认为政治因素和港口发展在港口发展以及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海、陆向腹地两个方向对“港-城-腹地”横向系统进行了区域意义的研究;Taaffe提出的“六阶段”模型表明海港空间结构演化与内陆交通网络发展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随着交通网络的扩张与发展,腹地也将随着城市的布局而不断调整;总结前者的研究成果,Barke建立了集装箱主枢,鼓励一些港口从市心向郊区分散,同时也为港口的边缘挑战与竞争起到了促进作用。

经过大量的统计分析,整体来看,国外学者对港口体系形成演化模式、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特征等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而空间结构研究主要在机制研究与演化模型两个方面。

2.2国内研究

近年来,就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关系进行研究的课题日益增多,主要有:胡云超2009年运用自组织理论对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协同发展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综合效度函数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连云港市物流与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进行实例研究。杨峰2010年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珠三角经济区域港口物流与区域增长的关系进行数量经济分析,探寻区域港口物流需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及规律。张树艳2009年运用线性回归、辅助函数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沿海几个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副省级港口的吞吐量与GDP 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并进一步阐释了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国内外文献为本文开展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规划中,湛江港被确立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远洋门户,这无疑成为了湛江港发展的催化剂,为湛江市发展港口物流和城市经济提供了政策制定的依据。本文在理论与实验的基础之上,运用关联度模型计算湛江港港口物流与湛江市经济的关联关系,并做了实证分析。希望对湛江港与湛江市经济的互动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3.湛江港与城市经济关系现状和研究思路

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湛江港是环北部湾区港口群的亿吨大港,初步统计,2016年湛江港货物吞吐量2.56亿吨,增长16.2%,并提出201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预期目标2.65亿吨,这目标与去年全国第十大港口的货物吞吐量数量值相当。2016年湛江市生产总值比2015年增长7.9%,三大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9.0;38.2;42.8到2016年19.6;38.1;42.3,各产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均衡发展,港口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关联是我们接下来研究的方向。借助国际港口物流发展的战略机遇,通过港口经济,推动湛江港与城市经济的关联性紧密程度与协同发展,使湛江港真正起到区域国际港口航运中心的枢纽作用。湛江港与湛江城市经济的关联关系研究,可以用图1表示。

本文适当的选取了湛江港口经济指标和城市经济指标,在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基础上,借助关联度模型,分析了港口经济和城市经济关联关系,,研究港口的发展对城市的促进作用。

4.湛江港口与城市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

4.1湛江港口与城市经济关联度指标构建及模型的建立

本模型对样本量的多少和样本有无规律同样适用,不会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的情况,为研究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两个不具有相同指标体系的对象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endprint

4.1.1建立基础矩形

以xi表示2009-2016年的湛江港吞吐量,xi表示第i个产业2009-2016年的产业增加值,将表1中指标的数据转化成矩阵形式:

将基础矩阵X中的数据标准化,使各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得到初始化的矩阵X:

X=

4.1.2求港口吞吐量和各产业斜率利用公式:

5.对湛江港错位发展建议

(1)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机会,发展生态工农业。相比珠三角港口群城市,湛江的雷州、廉江、徐闻农业基础发展比较完善,农业优势突出,可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带;吴川、坡头、遂溪三地劳动力充足且有地域优势,可部署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基地,打造轻型工业圈。东海岛为宝钢在湛江的工业基地,要进行产业的改造升级,保护生态环境,增加产业附加值,为湛江港带来更多的吞吐量。

(2)发展现代旅游农业,打造观光农业基地。旅游业在湛江港口经济各产业排名前列,而农业占据首位,这说明了农业和旅游业在湛江港的发展中举足轻重,湛江作为港口和旅游城市,东海岛龙水岭、遂溪笔架岭、雷州调风仙人洞等,都有奇特秀丽的火山观景,可供开发;此外,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雷州城文物古迹众多,还有具亚热带特色的城市风光,均是取之不尽的旅游资源。湛江的农业有着其他港口群城市沒有的优势,可发展旅游特色主题型观光农业园,注重研究和挖掘具有湛江独特自然海岛景观、特色农家小院等资源,在以保护和保留为主的前提下,结合地方文化与景观,对农业进行统筹安排和适当的开发,从而增加农业港口吞吐量,推动经济发展。

(3)集聚科研力量,打造湛江科研创新基地。科技对于港口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自主创新,港口适应市场需求,建设节约型港口,有利于把握住了发展主动权。在粤西地区的高等院校中,湛江拥有广东唯一一所海洋大学,湛江可以以广东海洋大学为核心,整合当地的人才资源,集聚科研力量,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海洋产品养殖及深加工的科技应用中心;同时以南方海谷为重要载体与平台,建立以湛江为中心,辐射北部湾的科技孵化器,助力湛江港建成节能型港口。

(4)加大扶持金融业的力度,打造粤西交易集聚和航运金融中心。航运金融不仅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对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根据对产业金融的研究,航运金融是指基于"航运资源资本化、航运资产资本化、航运未来收益及产权资本化"的原则,以航运业为平台,航运产业、金融产业、政府等进行融资、投资、金融服务等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一系列与此相关业务总称,这些业务可以解决航运资金融通、航运资源整合、航运价值放大。可以解决航运资金融通、航运资源整合、航运价值放大。为此要集合湛江经济信息与物流信息的区域优势,引进金融人才的集聚,并积极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平台,鼓励并加大对当地优秀企业的上市策略,打造以湛江为中心,环北部湾为包围的金融管理、金融机构、资金结算以及金融交易集聚的四大中心和湛江港航运金融中心。

6.结语

本文以湛江港为例,选取湛江港与城市经济的指标,对湛江港与城市经济的关联度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农林牧渔业、工业、批发零售业是湛江港全港货物吞吐量关联度排名前三的城市指标;从综合关联度来看,农林牧渔业、工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是湛江一湛江港与城市城市经济关联度最大的产业,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也均在0.9044以上,基于此结论提出了我们的研究建议。

因此,湛江港已经与城市形成了港城互动的良好格局。在湛江市“十四五”规划中,想要进一步推动湛江港的错位发展,必须加强和完善湛江港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布局湛江港的运输网络,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加快湛江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环北部湾区港口群中,巩固和发展湛江港在环北部湾区龙头港的核心地位。对湛江港与城市经济关系进行研究,从而为广东各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的新发展理念提供一套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湛江市统计局.湛江统计年鉴(2008-2016)[Z].湛江:湛江统计出版社,2016.

[2]王丹阳.大连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2.

[3]Taaffe.E.J.Morrill R.L.Gould P.R. Transport Expans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se [J].Geographical Review,1963,53(4):503-529.

[4]王圣云,沈玉芳.国外学者对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的研究综述[A].华东师范大学,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市经济港口物流
举办大型赛事对城市的影响
营口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城市管理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秦皇岛港口物流发展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