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外事活动专题晚会的审美化探析

2018-02-23

新闻传播 2018年16期
关键词:文艺晚会晚会杭州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100024)

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从G20国家领导人峰会,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再到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在群星璀璨、万众瞩目的重大外事活动中,以《最忆是杭州》《千年之约》《扬帆未来》等为代表的一台台精妙绝伦的文艺晚会被完美呈现在各国宾朋面前。它们诉说着“有朋自远方来”的激动与欢欣,也通过电视媒介向全球人民展示了中国古老悠久的文明,给观众以极高的审美享受与震撼。

一、作为“电视仪式”的电视专题晚会

电视文艺晚会是以晚会的艺术样式,遵循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对各种文艺节目进行再创作,并经过一定的组织和串联,给欣赏者以视听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类型。一台文艺晚会从主题设计、流程策划、风格基调,到视觉设计、音乐创作等,每一个环节都具有自身的审美要素。尤其当电视手段介入后,美学构成元素更复杂、体系更庞大,使电视文艺晚会的审美层次丰富多样。

文艺晚会可以分为综艺晚会、专题晚会、节庆晚会、庆典晚会、颁奖晚会等几种具体类型。其中,电视专题晚会的主题更加明确、话题更加集中。传播学者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历史的现场直播——媒介事件》中将“特殊的电视事件”称为“电视仪式”。我国对外文化传播、展现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日趋紧迫,电视专题晚会作为一种“电视仪式”,已经迅速成为凝聚情感力量、增强国家身份认同感和展现文化风采的重要载体。

二、重大外事活动专题晚会如何创造美

电视专题晚会主题鲜明、话题集中,艺术风格也更加一以贯之、平顺流畅。对于重大外事活动中的文艺晚会而言,鉴于其所承载的政治、文化使命,其艺术风格往往或雄浑壮丽、或清新隽永,充满了中国传统美学所推崇的审美韵味。下面通过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艺术审美三个层次——言、象、意,来探讨重大外事活动中的电视专题晚会如何创造美。

(一)言

言,即作品的艺术语言层。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即使享誉甚高的审美体验也摆脱不了艺术作品的物因素。”言之美体现在创作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形式法则的美感上。电视专题晚会视听元素的设计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灯光、视频、投影、全息、虚拟等不同技术手段互相配合,共同打造炫目的舞台效果,并使主题更加突出鲜明。

电视晚会中的灯光呈现,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还要与晚会的节目互相协调,达成和谐一致的美感步调。2016年9月4日晚,由张艺谋执导的G20国家领导人峰会《最忆是杭州》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在杭州西湖开演。演出场地位于室外、夜晚的西子湖之上,这种特殊性首先就给晚会的灯光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克服技术难关、保障晚会呈现内容的基本视觉效果,甚至还要在此基础之上最大程度地焕发美感,的确是一道难题。灯光设计团队运用大量灯具勾勒出场地周围各具美感的亭台楼阁,并在湖面各处使用逼真的荷花型灯具进行点缀,西湖水面与灯光的遥相辉映、一池湖光山色的极强梦幻感和流动感,描绘出一幅别具江南诗意的背景画卷。

视频技术的运用可以拓展表达时空,使晚会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走出晚会本身的时空限制,畅游在无限的历史长河与天地之间。《扬帆未来》是为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所举办的专题文艺晚会,于2017年9月4日晚在厦门闽南大戏院拉开帷幕。第二篇章《海·天》中,钢琴与小提琴合作演绎名曲《大海啊,故乡》。在结尾高潮处,电视画面切出晚会现场,插入一系列厦门自然人文风光的画面,向全世界彰显会议举办城市的迷人风采。

(二)象

象,即作品的艺术形象层,它不仅包括狭义的人物形象,还包括作品中的行为、动作、事件、物品、符号等。美学学者叶朗先生认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的世界”。意象,是指人对感性形象的理解与自己的心境相融合,而成蕴于胸的具体形象。通过观察艺术形象的特征及其变化,欣赏者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艺术作品的主题。

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团圆、美好、高洁、柔美等寓意,在全世界文化认知中也普遍象征着具有积极含义的概念。团队利用大型道具和投影设备的配合,将一轮逼真的人造“圆月”升入空中。G20杭州峰会的举办时间恰逢中秋节,对“月”这一意象的强调也寄予了本次盛会以圆满、美好的寓意,祝愿千里来相聚的各国宾朋团圆美满、共享繁荣。

马可波罗曾称杭州为“千桥之城”,桥在世界范围内都寓意着沟通、交流、联结、对话,这恰是本次峰会的核心含义。因此,除了西湖景区真实的小桥景致之外,现场还架设了10根光纤组成的桥形,湖水倒映后形成G20标志的“O"。20根光纤代表20个集团成员国,而这座桥则象征着“沟通之桥”“合作之桥”“友谊之桥”“发展之桥”。

布景、服装中的形象建构也能够营造意境。《最忆是杭州》采用西湖作为天然舞台,本身就构成了极具东方韵味的“场”;《千年之约》中的西洋乐民乐合奏节目《碧海雅韵》,采用东南沿海地区的大船作为主要形象符号,乐队站在船上进行演奏,使人联想到先人勇征海洋、永往直前的壮阔画面;另一个节目《雀之灵》中,则安置了栩栩如生的热带雨林纱幕,并在中央放置了巨大的圆月形灯箱。演员的剪影映在“明月”上,配以《小河淌水》轻柔曼妙的旋律,营造出空灵、奇幻的意境。

(三)意

意,是作品的意蕴层,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与哲学意味。晚会的意蕴层面首先是要追求主题的实现,在此之外更具有回味无穷的“韵外之韵”。

1.主题的实现

主题是整台文艺晚会的灵魂和核心思想。对于主题更鲜明、话题性更突出的电视专题晚会来说,具体节目的选择非常重要。上文举例的三场晚会都融合了中西方艺术精品,各国的艺术瑰宝齐聚一堂,与中国传统文化一道为嘉宾们奉上审美的饕餮盛宴。同时,三场晚会的主题又都各有不同。

《最忆是杭州》要体现“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G20杭州峰会主题,同时还要体现“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的晚会要求。整场晚会命名为《最忆是杭州》,该句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采茶舞曲》《美丽的爱情传说》《梁祝》《茉莉花》等节目充满了中国元素,同时也彰显了杭州的人文之美。

《千年之约》追求“世界范、中国风、北京味”的艺术特色,瑰丽奇幻的敦煌舞蹈充满大唐西域风情,《碧海雅韵》表现的是海上丝绸之路景象,《雀之灵》的背景是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云南……整台晚会的节目选择既充满了“一带一路”历史特色,又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意境、中国水平和中国气派。

《扬帆未来》追求的则是“国家品质、闽南特色、厦门风情”。导演谢南认为,厦门人有着深厚的海洋情结,晚会名为“扬帆未来”,也与厦门会晤的愿景相契合。因此海洋元素多次出现,成了本场晚会的主要线索。同时,节目更是充满了闽南特色。《闽南听雨》中的压脚鼓和四宝是闽南梨园戏的主要打击乐器;《南音随想》中的南音是中国现存最悠久的传统古乐,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也可溯源至此;畲族是散居于福建等地的古老民族,《畲族婚典》中喜庆的传统婚礼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韵外之韵”

费孝通先生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优秀的民族文化不仅属于本国人民,更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瑰宝。一台成功的、具有外交使命的电视文艺晚会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就是在给全球人民带来愉悦的审美享受之外,将中国深厚的文化内涵、历史底蕴在润物无声间走向全世界观众的心灵,拉近与国外受众的心理距离,让世界认识一个自信而亲和的中国;同时,也让国内观众树立起文化自信,加深国民身份的认同感。从这个角度来看,重大外事活动中的电视专题晚会在实现主题、体现审美价值之余,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与国际交流重任,或许就是其回味无穷的“韵外之韵”“味外之旨”。

结语

在为重大外事活动所举办的电视专题晚会中,创作者往往通过言、象、意三个审美层次,以灯光、视频、舞美、服装、音乐音响及节目选择、流程编排策划等具体手段,来实现电视专题晚会的艺术审美价值;通常具备高雅的艺术追求和精致优美、华丽宏大的风格特征。重大外事活动中的电视专题晚会已逐渐成为文化对外传播、展现历史底蕴的重要途径和平台。愿广大文艺工作者能够抓住宝贵机会,为全球观众奉献更多极具美学价值的文艺晚会,也使中国之美真正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文艺晚会晚会杭州
杭州
普洱学院“我和我的祖国”新年文艺晚会暨新年致辞
试论电视文艺晚会中导演的创新能力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文艺晚会在党的旗帜下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晚会《千年之约》完美落幕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