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无线电广播发展趋势分析

2018-02-23张玉宝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3期
关键词:广播传输受众

张玉宝

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广播就已经诞生,它的出现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简便。经过百年时间的发展,无线电技术不断趋于完善,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无线电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逐渐成为我国的主流媒体以及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人类进入到新媒体时代,产生了诸多先进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通讯技术、数字多媒体技术,这些技术实现了大众传播的多元化。然而,在新形势下,传统无线电广播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在2013年6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发布《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的蓝皮书,以促进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1 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发展现状

1.1 技术比较落后,发展陷入被动

在传统广播中,普遍使用中短波广播,该种广播模式采用的是调幅制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影响了广播效果。收音机是常见无线电广播媒体,这种传播模式使音质大打折扣,很多用户对收音机的使用反映较差,因此,这种落后的技术逐渐被淘汰。采用中短波进行信息传输,电波在传输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因素干扰,致使受众接听到的声音不稳定,运用效果并不理想[1]。除此之外,中短波在输送过程中,有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电磁污染,影响其他电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因此,中短波传输的时代已经逐步结束。

1.2 受众群体较少,经营效果不佳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交流方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各种社交软件层出不群,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就当下的情况而言,主要的社交软件有微信、QQ、微博等,利用这些软件人们不仅可以进行实时沟通,而且可以发布各种信息。根据英媒《金融时报》的报道,微信的使用人数已经达到近10亿人口,在未来3~5年之内,微信使用人口会持续上升,复合年增长率将会达到4%[2]。这些人数众多的受众,他们都是无线电广播的潜在用户,为新媒体时代无线电广播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在生活中,传统广播的受众日益萎缩,新媒体的出现让更多人选择各种新型的方式接受和传播信息,传统媒体因此受到巨大冲击,很多传统媒体因此陷入了经营危机,如果不及时进行战略调整,势必会面临破产。

1.3 发展空间教小,后劲明显不足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因此,在无线电广播发展方面,也呈现出不均衡现象,有的地区已经采用最先进的数字传输技术,而有的地区还在使用传统的中短波传输技术。这种调辐广播发射台还在使用,由于年久失修,信号传输质量受到影响,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3]。与现行智能手机、互联网技术与调频广播技术等进行比较,花费在传统信息传输设备的维护费用居高不下,已经不具备信息传输优势。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调辐广播发展已经陷入困境,这项技术已经滞后,倘若不加以改进,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也将变得更小。

2 新媒体时代下无线电广播发展策略

2.1 创新无线电广播技术

我国新媒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在新媒体背景下,要想实现无线电广播的进一步发展,应将技术方面作为切入点,实现无线电广播在新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就目前我国的无线电广播技术而言,处于前列的技术有同步调频技术、三网融合广播技术、数字音频广播技术、数字电视技术等[4]。作为当下使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数字音频广播技术是基于传统模拟音频技术的基础上,它所使用的音频信号处于0~1,在传输数字信号的时候,可以将0与1进行组合,然后再使用专业化软件,这样可以对数字信息进行高水平传输,进而提高信号质量。如果使用数字音频信号输送信息,信噪还是处于较高的水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与传统无线电广播相比较,该项技术具有难以比拟的优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媒体接受设备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广播媒体也向着现代化趋势发展。其中,数字广播音频系统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数字音频技术,这项技术主要功能是记录声音;二是广播卫星和辐射系统的数字技术。

在新型无线电广播技术中,网络广播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传播技术,它与互联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应建立多个Web网点,将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源与网络传播进行融合,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同样,数字化的信息传播,使信息传播范围扩大化,受众也随之增加,受众的需求具有多样性,这对于网络广播而言,同样是一项新的机遇和挑战[5]。在经济全球化是迅速复杂混的当下,信息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因此,为让信息传播范围更加广阔,应将互联网与传统媒介进行融合。

数字电视广播是基于网络融合技术。在2003年,上海市建立起数字电视和地面广播、移动接受系统,这让数字电视广播传输变成了现实。在这种广播传输系统中,已经将DVB—T传输法运用到广播设备中,采用该项技术,能够实现单频网覆盖体系的形成,解决传统信息传输中的单频网传输问题。

2.2 发挥无线电广播优势

在新媒体时代下,要想推动无线电广播技术发展,就要充分利用传统无线电广播的优势,将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无线广播技术融合,凸显出新媒体的技术先进性。就目前来看,数字信号技术是我国较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采用专项技术,即对无线电传输信息进行处理,对数字信号取样,并进行量化处理,与此同时进行编码、解码[6]。使用这项技术,可以确保有足够空间进行信息存储,对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它能够有效提高无线信息传送的准确性,使信号辨识和获取更简便。想要提升无线电音频信号的传播水平,可以利用数字音频处理技术,这项技术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将处理对象换成了音频信号而已。在具体过程中,可以利用数字音频处理软件,实现对音频信号的取样和量化处理。同样,也要对音频进行编码,该项技术主要包括声学参数、人类听觉模仿与声音统计。使用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对音频信号进行压缩,便于音频信号传输。

2.3 利用媒介融合的时机

媒介融合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大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广播媒体,这些传统主流媒体也借助媒介融合的春风,获得了不容小觑的发展。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要想发展无线电广播,需要借鉴新媒体的相关经验,推动数字化网络广播媒体的进一步发展。新媒体的发展,为各个媒介带来了新机遇,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无线广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其网络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7]。

例如,在今天各种APP软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如FM收音机,它不仅具有传统收音机的功能,与传统收音机相比,其更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信号质量好、覆盖范围广、接受信息方便快捷,成为传统无线广播与互联网技术互相融合的新型产物。利用这些技术,受众可以通过手机、手提电脑等终端收听无线广播,并可以参与互动环节,与其他受众一起互动,分享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与传统无线媒介相比,这种全新的形式,可以说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新闻服务平台,一方面,将信息通过软件传播给受众,扩大了新闻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扩宽了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渠道。例如,在青少年中比较流行的喜马拉雅FM,该软件涵盖丰富的音频内容,受众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订阅阅读内容,在用户登录后可以进行自主录音,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分享给他人,同时,还可以与名人进行实时互动。

3 结语

在现代化社会,通讯技术快速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之相比,传统无线电广播发展已经陷入了困境,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必须借鉴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成就,推动无线电广播的可持续发展。

[1]吴先华.浅析新媒体时代无线电广播发展趋势[J].东南传播,2015(10):68-69.

[2]柳俊献.新媒体时代无线电广播发展趋势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21):95.

[3]叶凯.新媒体时代无线电广播的发展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17(21):242-243.

[4]苏新荔.试析新媒体时代广播的发展趋势[J].新闻研究导刊,2017(10):115.

[5]杨阳.新媒体时代无线电广播发展趋势分析[J].新闻传播,2017(12):144-145.

[6]邱宇.无线电广播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探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7):30.

[7]玉山江·艾力.无线电广播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探寻[J].数字化用户,2017(2):51.

猜你喜欢

广播传输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混合型随机微分方程的传输不等式
牵引8K超高清传输时代 FIBBR Pure38K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关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探究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支持长距离4K HDR传输 AudioQuest Pearl、 Forest、 Cinnamon HDMI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