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现阶段新闻采编工作亟待加强环节的思考

2018-02-23张永伟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3期
关键词:表现形式敏感度新闻报道

张永伟

新闻报道的形式及内容等,都会给受众的阅读满意度带来极大影响,同时更是显示媒体实力和品牌实力的重要因素,甚至会直接给新闻报道的最终质量带来决定性影响。众所周知,新闻采编工作的落实要求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新闻敏感度,还要在新闻采访之前,做好充足准备,对新媒体及其表现形式等进行完善,使最终的新闻报道更能为受众所接受,带来更深远的社会影响。

1 新闻敏感度需要加强

新闻采编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发掘新闻事件、确定报道选题,这些是采编人员工作中的重点部分,日常工作中会处理大量的新闻信息内容,从新闻记者的角度来讲,应提高价值新闻的敏感度,发现其中的要点。明确从哪些角度发掘新闻信息,最终将目光定位在最具价值的新闻事件及报道角度上,借此实现选题分析、搜索、判断以及定位等工作。可见,保持新闻敏感度,作出正确选题,就是新闻报道中亟待加强的重点内容。

2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需要加强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将会给新闻作品的质量带来直接影响,最终还会对传播

效果造成影响。现阶段,许多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工作中,都存在采访前准备不充足的问题,同时遇到采访难点,还会存在选题不合理、采访中主次不分、摄像不配合等情况,如若采访人员选择直接在新闻报道现场对各类问题处理以及协调,将会导致新闻报道的整体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很难做好梳理工作,也无法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和深度,新闻传播无法达到最佳效果[1]。

针对上述问题,要求新闻记者在落实采访工作前,全面了解新闻事件,在掌握新闻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我,而后确定新闻报道的结构层次,面对不同的对象如何切换表达方式才能更加亲民,这些都是新闻报道或实地调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阻碍,若想规避并克服这些困难,就应在采访之前,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新闻采编过程的质量。

3 报道表现形式需要加强

现阶段,部分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体现出表现形式的单一化,尤其是在特大新闻事件的深入报道环节,写作手法过于呆板,导致最终的新闻效果极其不理想。所以,需要确定适宜的表现形式,体现新闻的社会价值,突出报道内容的亮点。

笔者在对这部分内容分析后发现,新闻报道可以运用广播剧、散文或是纪实文学等表达手法,丰富新闻作品表现形式,逐步塑造出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物形象,使新闻事件的报道更具内涵,升华报道主题所表达的思想。

4 新媒体思维需要加强

习近平曾提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二者的融合发展,需要结合新兴媒体发展以及新闻传播规律,积极融入互联网思维,坚持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这一理念,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形成立体多样的传播模式。”由此可见,在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若想进一步增强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就应积极转变以往的传播思路,逐步构建顺应时代发展的传播模式,满足时代发展的新闻传播需要[2]。

但纵观传统的媒体运行机制,对于新媒体的发展认知不足,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二者很难有机融合,具体表现为:其一,评价和考核机制不健全,部分传媒机构不重视作品评价、作品创作的原创性等,加之内部考核不完善,给媒体改革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其二,媒体人不重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二者的一体化形势,很多时候认为传统媒体才是发展中的主体,而新媒体只是附属品。其三,缺乏融合思维,部分新闻媒体结构之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已经成为必然,但有传媒机构会选择“各自经营”,沟通不到位,缺少合力,导致最终的传播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因此,笔者建议可加强新媒体意识,组建新闻采编传播队伍,对现有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予以完善,最大程度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5 结语

新闻采编报道过程中,许多环节都亟待加强,如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新闻敏感度、新媒体的展现以及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等,都是需要重点把控的内容,更是新闻采编工作中的关键点,只有保证这些环节的有效性,才能体现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

[1]阴卫芝,刘亚晶.媒体发展的短板:采编业务规范化——兼论采编业务规范理论研究之亟待加强[J].新闻与写作,2013(3):43-45.

[2]刘梓良.全面提升新闻采编综合素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训的根本途径[J].中国记者,2013(9):16-18.

猜你喜欢

表现形式敏感度新闻报道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具有对数敏感度和混合边界的一维趋化模型解的整体存在性和收敛性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石材产品设计中几种错误的表现形式
煤层气井排采管理异常表现形式及处理对策研究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卷首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