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媒体节目主持人的口语传播伦理

2018-02-23李孟栖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3期
关键词:伦理主持人口语

李孟栖

1 伦理及主持人口语传播伦理

伦理一般是指“人和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就职业伦理而言,它和特定的职业相关,是对具体的职业活动所提出的伦理层面的要求。在职业活动中,我们除了关心“怎么做”,掌握工具与技巧外,还应关注和考虑“该不该做”“做了会怎么样”,“应该怎么样”等问题[1]。主持人的口语传播是典型的言语交际活动,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部分,就主持人这一职业而言,随着大众传播给其带来的声望积累,主持人逐渐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社会文化符号。基于主持人群体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以及其特殊的社会文化地位,大众往往在社会责任和道德模范方面对主持人有着高于常人的要求。因此,扎实的基本功底已经不仅仅是主持人有效传播的唯一条件,更重要的是主持人要做出更多关于伦理层面的思考,把印象管理和口语传播伦理结合起来,才能提升主持人口语传播的质量。

2 新媒体下主持人口语传播中的常见伦理问题

2.1 从传播内容层面看,内容失实现象多见

新媒体节目当中,主持人呈现出一定的“草根风格”,一些非科班出身但思维敏捷灵活、应变能力较强的主持人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这批主持人受教育层次不一,加之受到新媒体节目商业竞争压力大的影响,部分主持人对传播内容准备不足、能力欠缺,使用未经查证、可信度较低的渠道信息,从而造成了部分传播内容的失实;还有部分主持人以刻板标准看待事物,不能公正客观多元地对内容进行解读传播,导致出现主持人在伦理方面越界的情况。

2.2 从传播形式层面看,表达方式欠妥现象普遍

在新媒体技术下,移动终端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观看节目变得多元和即时,传播和反馈过程几乎实现共时。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新媒体直播节目基本实现了主持人主持和受众互动的交互进行,但相对宽松的互动环境常导致主持人在节目中出现态度轻视傲慢、表达情绪化严重、随时使用不恰当的网络流行语等问题,这些都反映了主持人对于自身职业操守理解肤浅、职业态度不端正,呈现出在职业伦理上越界的表现。

2.3 从社会文化层面看,过度娱乐现象普遍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产业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商业竞争残酷,一些节目为博眼球、赢收视做出底线妥协,过度娱乐化现象日趋严重。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核心人物,在一些时候没能恰当地把控节目的正确走向,忽略了主持人自身品牌的可信赖性是观众赋予的,哗众取宠,透支了观众给予的信任;主持人作为社会文化的传播者,没能建立起良好的个人文化形象,未能保证自身良好的道德文化水平,也未主动承担起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不利于社会公共价值立场的树立,经不起伦理考验。

3 规范主持人口语传播的三点建议

在新媒体节目中,节目主持人个人意志贯穿整个节目之中,甚至承担着策划、采访信息、编辑素材、制作播出的多重任务,主持人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节目“把关者”的角色[2],因此主持人必须严守口语传播伦理的防线,具体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3.1 坚持平等会话原则,尊重传播理性

主持人在进行口语传播的过程中,应坚持平等的会话原则,如果一味注重自我可能会导致主持人过度关注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使节目变成个人秀场,节目创作动力降低。因此在口语传播过程中,主持人应始终保持一定的传播理性,既有适度的职业自信,又能在充分准备和深入思考后,以正当的传播效果为目标,策略化地处理口语传播过程中的内在素养[3],只有在口语传播中遵循平等原则,保持传播理性,才能在传播中涉及的环节表现出应有的能力和担当。

3.2 扎实做好口语传播的基本功,提升传播质量

扎实的基本功是主持人进行科学高效的口语传播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口语传播的基本功包括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口语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指主持人筛选、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这要求主持人能够在明确选题的前提下对信息进行初步梳理,不仅仅是简单的删除和剪切,而是在保证内容价值的前提下,在政策边界的范围内,对信息进行归类合并、总结升华。逻辑思考能力是指主持人提炼、发散、批判、应变的能力,这要求主持人在已有信息基础上,能够相对快速准确地从已有条件中找到关键信息,又能够沿着信息的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和信息重组,同时敢于质疑和批判,能独立思考作出合理的判断,在一些合适的场景内,能够从节目语境出发,根据节目的内容形式和对象变化,巧妙及时地处置当下最新动态。口语交流能力是指主持人的言语组织及修辞能力,其也是信息处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的最终出口,如果没有恰当的表达,可能会使主持人在信息处理和逻辑梳理方面的准备付诸东流,这要求主持人注重语音发声的基础训练以及修辞能力的提升,争取做到表达清晰不含糊,修辞自然不着痕迹。只有巩固主持人口语传播基本功,才能为新媒体节目下主持人口语传播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3.3 注重传播内涵,加强社会责任意识

在新媒体背景下人们更加注重新颖、直观的节目内容,忽略了一些人文内涵和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传播内涵,主持人应当看到自身承担的与职业对应的社会责任,注重在口语传播过程中对人文内涵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呼吁。尽管人文内涵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但它必然与人的生存、发展、价值、尊严有直接的联系,口语传播的最终服务对象始终是人,因此主持人在面向大众传播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有意义的口语传播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在新媒体背景下,一些主持人忽略了节目创新的根本是立足本国的传统文化,盲目追求节目效果,舍本逐末,导致了节目的最终呈现与中国传统根基相背离,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应该在关注人的基础之上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回归的建设。

只有尊重新媒体环境下节目主持形式演进发展的规律,提高口语传播道德伦理水平,规范主持人口语传播,才能发挥主持人口语传播对广大受众的舆论引导作用,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1][3]刘秀梅,邵慧.媒介主持论: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2]周云.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伦理主持人口语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