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传统广播电台的转型探究

2018-02-23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3期
关键词:网络电台广播电台受众

刘 鹏

现阶段,人们生产生活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使移动互联网凭借独特的传播形式得到飞速发展,改变了大众信息传播与新闻生产的方式,同时对传统媒体市场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虽然以往的广播媒体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已经逐渐衰弱,若想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获得发展,就要紧跟时代步伐,与互联网相融合实现转型,才能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为受众带来更加良好的收听体验。

1 互联网时代传统广播电台的转型趋势及现状

1.1 传统广播电台的转型趋势

我国在两会中提出了“互联网+”计划,希望通过云计算深度会议的召开,以创新思维来实现传统电台与互联网的融合,完成现代化转型。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行业资源配置水平的提升,进行产业构架的优化;另一方面,可以让具有百年历史基业的广播电台行业适用于“互联网+”的新理念,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使行业资源配置变得更加合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广播电台行业于1949后发展迅猛,尤其是近20年以来,广播电台的各级部门都有了长远有效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运转,智能终端及网络电台都在逐渐普及。调查显示,仅2016年网络电台的注册用户就已过亿,并且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根据广播电台节目的渠道需求,车载广播与广播平台的整体数据要远远高于移动和电脑终端的用户。

1.2 传统广播电台的现状

广播电台与互联网融合虽然已取得很多显著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存在,尤其是在融合程度方面显得较为浅显。具体来说,我国现在仍然有很多的广播电台将传统广播思维用于互联网业务的经营中,只是把互联网当作以前业务的保障和延伸,这种方式和思维导致大部分广播电台网站失去了真正的影响力,因此很少有人进行电台业务询问,电台运营趋势并未得到有效扭转。可以说,在互联网背景下,大部分国内广播电台与其联合的热情不足,通常采用“互联网+广播电台”的运营方式,针对移动互联网趋势问题,传统广播电台怎样将理念与时代的发展互相融合,实现真正的“互联网+”模式运作,对行业来说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2 互联网对广播电台的影响

2.1 自身优势逐渐弱化

首先,在传播方式上,传统广播电台的运营方式通常是一人说众人听,有时受到传播介质和方法的限制,广大受众的内心需求难以得到真正满足,这也是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例如,广播电台节目的互动性较差,甚至根本不存在互动行为,听众无法与广播电台节目真正融合,无法第一时间参与其中。其次,在盈利模式上,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打破了以往的盈利形式,这对传统广播电台产生了较大影响。广播电台管理相对来说是严格和安全的,其具备重资产特征且门槛较高,但良好的福利待遇让工作人员渐渐消磨了竞争意识,竞争力逐渐弱化,以往的优势不复存在,导致其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生存。

2.2 传播渠道发生改变

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前,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体,在媒介中居于主流地位,它是社会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受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观看或收听广播电台,广告商还可以用多种方式投放广告,传统的广播电视平台要想维持主流地位并非易事。互联网一直以其免费定制及相互交会贯通的独特固定模式运营,这对传统广播电台产品产生了诸多影响,甚至使其呈现出衰败的趋势,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因此,广播电台应正确看待互联网,并在此基础上与其融合,实现广播电台的转型和升级。

3 传统广播电台全面转型的策略

从媒体发展现状能够看出,国内的传统广播电台要想实现成功转型和发展,必须将互联网科技与电台实现全方位融合,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本文将在互联网背景下,对传统广播电台全面转型的相关策略进行阐述。

3.1 转变思维方式

网络电台的诞生将使用户的真正需求得到初步满足。很多受众开始针对广播电台内容展开讨论,有些受众甚至还亲自参与电台节目的制作生产。由此可见,广播电台与用户的融合是关键所在。电台的发展应牢牢把握这一点,通过大数据对一些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也可以将收集来的数据作为参照,为广播电台内容和形式上的更新提供参考。广播电台应积极转变思维,让用户可以更加全面地参与互动,参与电视节目的每个程序,获得更好的体验。

3.2 转变传播方式

首先,依靠数据实施定制化运营,简单来说就是“点对点”的交互。以用户为中心,根据其相关需求,进行定制内容的推送,这种形式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多对一的。其次,交互的意义在于沟通方式的变化,以往的广播电台节目采用单向传播的方式,属于“点对面”传播,由一个点发声,接收的人可达到数十万计,受众往往只有很少的选择权,自身建议和看法就无从表达。而与互联网相融合的网络电台可以实现“面对面”的多向传播,传播渠道和内容被进一步拓展,为受众带来更加个性化的新体验。传统广播电台可以构建内容共享平台,减少广播电台内容同质化现象;另外,科学合理地利用行业资源,实现我国每级广播电台的资源共享,配合互联网新技术的有效运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传统广播电台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让我国传统广播电台的发展能在互联网大时代背景下,尽快实现转型发展。

4 结语

本文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传统广播电台转型进行研究,针对广播电台目前的发展趋势,传统广播电台应该对现有的运行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与优化,通过互联网新科技实现广播电台的转型与升级,以此来满足时代对大众媒体的发展需求。同时,网络电台的建立能够有效克服传统电台的弊端,使其在转型这条道路上解开束缚越走越远,最终实现广播电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王学之.互联网时代传统广播电台的转型探究[J].新闻传播,2013(8).

[2]关士发.中国当代电视广播电台的变革及时代使命[J].新闻传播,2015(8).

[3]张贤倩.中国当代广播电台的变革及其影响[J].东南传播,2016(5).

[4]陈英.互联网时代传统广播电台的困境及价值重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7(1).

猜你喜欢

网络电台广播电台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广播电台播控系统的监测技术研究
AOIP技术在广播电台播控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探究微信平台在广播电台的应用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新媒体时代网络电台发展趋势研究
论网络电台与微平台融合并进
网络电台陆续获资本青睐盈利模式未知
青海取缔23个非法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