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

2018-02-22朱进鸿杨永秀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大胆课程标准新课程

朱进鸿 杨永秀

(1.古浪县十八里中学 甘肃武威 733106;2.古浪县城关第二小学 甘肃武威 733106)

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赋予教育新的内涵,无疑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做好备课工作,是摆在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总结同仁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此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已经存在,今天赋予新的含义,姑且称之为“旧瓶装新酒”。

一、备教材:深入探究,大胆取舍,不断超越,让教材变成学生生活的缩影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依据,在传统的教学中,教材就是范本,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百折不扣地依照教材,不得做实质性的改动。这就严重制约了教师教学智慧的充分发挥。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可以独立自主地驾御教材,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并支持教师积极研究开发更能够切合实际的校本教材。这为教师在使用教材方面开拓出了自由的广阔的空间。教师要想使自己手中的教材变成活的东西,必须在备课前吃透教材,了解教材中所包涵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形成哪那些能力。在理解教材的过程中,首先要在自己的心灵深处与教材产生共鸣,为之所动情。要明确每一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同时,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教材要能体现学生的生活情趣,唤起学生的生活兴趣和欲望。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生活的真谛。因而,教师在备课时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对教材进行大胆地取舍与拓展,使教学内容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情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将要传授的知识跟符合学生情趣的生活情景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便于在教学中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切身体验生活,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形成相应的能力。

二、备学生:关注全体,照顾个性,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发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呈现方式要适合儿童的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教师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充分了解学生各个方面的成因,诸如思想性格,情趣爱好,知识水平等。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学习知识,体验生活,陶冶情操,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这就和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产生了冲突。使我们对过去的一些过“左”的教育评价机制(如:只以学生统考成绩中的及格率来断定教师教学的成功与否。)产生了怀疑。只看统考成绩中的及格率,束缚了教师的教学,遏止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这种评价机制下,教师只关心的是学生的60分成绩,对某些有特长的学生,不注重其发展,不加以精雕细琢,只要能考60分就满足了。而对于那些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认为他考不及格也不会对自己的总体成绩造成大的影响,便误断这些学生“朽木不可雕也”,于是,也就不“雕”这些学生了。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好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差的学生则放任自流。达不到人尽其才的培育目的。而新课程标准为广大教师展现了一种崭新的课题,要求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与个性差异。因此,在备课时要从学生的整体考虑,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着想,选取的内容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新的知识,得到发展和进步。在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度,分层次预设,既要照顾到学习成绩好,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思考机会,避免因问题过于简单而抑制他们的思维,消除他们的厌烦情绪,也要考虑到知识水平比较低的学生,为他们设计一些容易理解,便于掌握新知识的问题,驱除他们内心存在的畏惧感,培养他们敢于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的勇气,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当然,更多的是要考虑中等水平的学生,设计出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让他们也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能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都进入积极的思考当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达到优势互补、全面发展的目的。要尊重学生,注意发挥学生的特长,诱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使其进行大胆的思考和尝试,敢于标新立异,开发创新思维,以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备方法:联系实际,灵活多变,标新立异,让教学实践涌动活力

人们常说:教法无定格。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毫无方向,随心所欲,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其实,这只能说明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灵活多变,虽然没有固定的格式去套用,然而却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有规律可循,也不是意味着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定格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套上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使自己被事先设计好的程序所束缚。而应该敢于打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枷锁,进行大胆的立意和创新。首先,要力求教学方法别具一格,新颖独特,能够使自己的课堂生机盎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所有学生都带进活动情境中。其次,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能够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并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力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时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教学方法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照顾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突出新课标所要求的三维目标,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使教师和学生互动起来。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对每个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既能立足于教材,又能超越教材,对教材进行大胆地开拓和深化。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师生的互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寻求和创设学生生活情景,让每一个学生都活动起来,达到造就人才的目的。

猜你喜欢

大胆课程标准新课程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我家的大胆蜗牛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大胆玩创意
突出重点 大胆创新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