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视觉文化的审美转型研究

2018-02-22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7期
关键词:多元化文本时代

刘 森

1 新媒体与视觉文化概念阐述

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是指个体通过特定的视觉文本去观照世界外物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视觉文化包括了个体对自我生活的视觉谋划,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的物体、人和关系等进行视觉解码的能力。而视觉文本,则包括绘画、图片、电影、时尚和装饰等具体文本[1]。新媒体视觉文化即是以新媒体形态为视觉文本载体观照世界外物的生活方式。对新媒体视觉文化概念的充分理解有助于我们揭示各种日常生活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精神现象或审美意蕴。

2 新媒体时代视觉文化的特征

视觉文化即透过视觉文本观照世界的文化,其既是个体对自我生活的视觉谋划,也是个体对物象的解码与透析,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得益于现代视觉传达技术及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是有了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人们才可以将脑海中天马行空的思维以图像形式外显出来。一言以蔽之,视觉文化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其具备了独特的特征,主要如下:

2.1 视觉文化传播载体多元化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科技的发展更加难以预测。视觉文化作为受现代科技及新媒体环境滋养的文化形式,其发展状况与科技的创新休戚相关。正因如此,多向发展的视觉传达技术及多元化的新媒体媒介也为视觉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多种渠道。由此可见,传播载体的多元化无疑是视觉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2]。

2.2 视觉文化的艺术形式更加多元化

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后现代传媒环境被逐渐建构起来。后现代主义对普遍性、规则性的质疑推动了近似激进的创新文化的诞生。视觉文化在后现代传媒环境之中,自然而然就变得异常的活跃,以往循规蹈矩的创作者也开始另辟蹊径大搞创作。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视觉文化的艺术形式就逐渐凸显出了多元化特征。此外,诱导视觉文化艺术形式多元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视觉文化传播媒介的激增,这为艺术家抑或说是美术创作者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在各种艺术思维的撞击下,视觉文化艺术形式的极大丰富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3 新媒体时代视觉文化的审美转型研究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视觉文本的表现与传达发生着翻天覆地的转变。首先,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视觉文本的传达方式更加多元化,其不再仅仅依赖于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形式,而是依靠数字电视、移动客户端、网络自媒体等渠道进行传播。其次,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增强了视觉文本传播的交互性,所有个体都可以成为视觉文本的创造者,并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交流与沟通。最后,新媒体时代下的视觉文本的传播速度更快,其更具实时性。总而言之,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触发了视觉文本一系列的转变,然而在视觉文本的转变过程中视觉文化的审美也在不断地转型。

具体而言,新媒体时代视觉文化的审美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图像表意强化、文字审美式微

不可否认,在传统媒体时代,视觉文本的内容输出更加倚重于文字。在此期间视觉文化的文字审美则是人们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由此,社会各界几乎对“读图时代”的到来达成了共识。诚然,图像作为一种具象性的文本形式,其具有生动性与形象性的特点。相对文字而言,图像更容易被人们所理解。然而在新媒体交互性特性的催化下,图像文本更加成为了视觉文本不可或缺的内容。这一特点,我们从“表情包”文化的兴起便可见一斑。“表情包”文化即是一种典型的图像表意文化,其以特殊的表情配以简单的文字,就能够为人们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并具有人们视觉文化审美的新特性。在图像表意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境下,以文字为基础的视觉文化审美则逐渐衰落。

3.2 创新型审美意识萌发

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对视觉文本的创新性要求几乎是不存在的。在那时,人们对电视、广播以及报纸杂志的输出内容都不甚挑剔。但进入新媒体时代后,我们不难发现人们的视觉审美要求日益增强,对视觉文本的筛选也日趋严苛。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状,其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决定。其一,新媒体时代信息文本大爆炸促使人们提升了自我的视觉审美能力,并明确了审美方向。因为在新媒体时代人们根本不缺少视觉文本,每日更新的信息简直使人眼花缭乱,所以在此情境下人们只有通过明确审美方向并提升审美意识来剔除一些不必要的过剩信息。其二,新媒体时代视觉文本的创作成本在降低,其创新性却在不断增强。在此情境下,在不断创新的视觉文化的冲击下,人们也就逐渐萌发出了创新型的视觉文化审美意识。

3.3 视觉文化审美趋于简洁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是极度丰富的,人们真正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便了解天下事。然而信息的极度丰富则也是一把双刃剑,其虽然能够使人们的视觉感受变得纷繁多彩,但同样也会造成人们极度的视觉疲劳。因此在新媒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则开始排斥那种过于繁杂的视觉文本,并更加青睐于那种简洁明了的视觉文本。这一意识形态的转变则标志着人们的视觉文化审美正逐渐向简洁化方向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简洁的视觉文本并非指内容空泛的信息文本,而是指形象简洁却内容丰富的视觉文本。这种视觉文化的审美特性正是满足了人们利用较少时间获取丰富信息的诉求。

3.4 趣味性审美意识的提升

趣味性审美是人们基本的审美需求之一。无论是在没有媒体的旧时代,还是在传统媒体及新媒体时代,人们都具有趣味性的视觉审美需求。只是在新媒体时代来临后,人们利用新媒体可以快速地搜索到自己感兴趣的视觉文本,其趣味性审美需求也更加能够得到满足。在此情境下,自然也就促使了视觉文化趣味性审美意识的提升。

3.5 大众视觉审美意识增强

新媒体时代是大众参与媒体活动的时代,新媒体视觉文本创作也更多的来源于普通大众,譬如直播平台、快手短视频网站等媒体平台都是以大众视觉文化传播为主。这一现状即表明,我们视觉文化的大众审美需求与意识都在不断地提升。

3.6 视觉文化审美体验加强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视觉文化审美体验较为单一。因为传统媒体环境下,视觉文本的传播媒介及艺术形式都相对单一。然而在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技术的发展及信息渠道的有效拓展,一方面促使着传媒媒介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丰富了视觉文化的艺术形式。在此情境下,人们的视觉文化体验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首先,视觉文化传播媒介的增加,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快捷的审美体验,人们使用移动客户端就能够随时随地享受视觉盛宴。其次,视觉文化艺术形式的多元化,也使人们获得了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体验。

4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视觉文本的表现与传达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而视觉文本的快速转变也不断推动着我国视觉文化审美的转型。

参考文献:

[1]孟繁中.视觉文化时代的中国审美文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2]顾文佳.新媒体时代的感官盛宴——数字影像信息中的交互式体验[J].艺术科技,2015(5):274-275.

猜你喜欢

多元化文本时代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