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微课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22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声乐知识点微课

阮 珍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21)

一、关于微课

(一)微课释意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微课最近几年兴起并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学习完成知识建构、难点解决、拓展延伸等内容,把课堂内的宝贵时间,还给学生。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体验式学习,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微课的特点

1.微。微课时间最长不超过10分钟,一般时长为5~8分钟。

2.精。微课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突出学科的某个知识点,反映课堂中的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中的某个活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

3.活。学生可以随意在线观摩课例,下载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保存到终端设备,实现移动学习。对某个知识点没有理解,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从而达到消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4.效。微课基于的媒介是互联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随时将自己的想法及意见反馈给教师,教师也能及时给予回复和指导,增强了互动性。

(三)微课与传统课堂的比较

传统课堂时间以45分钟为标准,课堂各个环节相对固定,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课堂练习等程式化明显。但微课不是传统课堂的删减版和压缩版,更不是课堂教学的某一片段。微课类似于片段教学,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包含有与此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测试、学生反馈及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在微课教学中,可以是教学难点、题型精讲、教材解读、考点突破,也可以是教材解读、学习方法传授、教学经验总结等,内容比较广泛,讲授的内容呈碎片化、“点”状。

在教学形式上,传统课堂教学以集体教学为主,而微课教学注重个性化学习,更加注重自主探究性学习。在评价标准上,传统课堂教学以统一标准来衡量全班学生,而微课教学以学生某一方面技能掌握的程度为评价标准。在教学时间上,传统教学是固定课堂的45分钟,而微课学生无论在课前还是课后都能随时学习、反复观看,所以,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二、微课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在音乐教学中,微课以丰富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演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课堂的生机与活力,增强了音乐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兴趣,更好地将学生引导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上。微课,也可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课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音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讲授知识点为主

把音乐教学主题适当分割,采用小模块的音乐教学。例如可以把学前专业声乐教学中的知识点划分如下:①歌唱的一般作用,及对幼师学生的特殊作用;②常用的声乐演唱方法简介;③声的分类及音域;④常见的声乐体裁和演唱形式;⑤歌唱的器官及其作用(呼吸、发声、共鸣、咬字、情感);⑥ 正确的歌唱姿势;⑦练声的目的要求;⑧不同母音的练习方法;⑨歌曲的选择和表现;⑩某一首歌曲的学唱;⑪自身嗓音的保健;⑫幼儿嗓音的保健;⑬合唱基础知识;⑭合唱指挥的基础知识;⑮合唱排练的准备;⑯唱歌对幼儿的作用;⑰幼儿唱歌教学的基本方法。

(二)以某一教学环节为主的微课

通过反复的课堂实践,可以将微课划分为课前微课、课中微课和课后微课。

1.课前微课。课前微课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常见的形式。根据音乐教学的需要,课前微课的内容主要是乐曲的背景及相关知识介绍,以及初步的音乐感知体验等。也就是把简单的知识性讲解、初步感知体验等内容放在课前,实现课堂教学的课内翻转——“先学后导”。学生先通过课前微课的学习,完成音乐知识的初步建构和对乐曲的初步感知,并设置具有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中学习。[1]

课前微课,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选择典型案例。典型的案例,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歌唱发声基本原理导入为主的微课为例,在选择材料时,既要注意所选材的典型性,还要注意所选材的新颖性和科学性,材料乏味与无趣,就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将歌曲的背景环境作为练习曲目的导入材料,要选择学生能够熟知或亲身体会的视频或图片材料,并且材料内容要与教学主题相关,可以将目前国内外科学的发声观念与医学中人声带的图例示范进行整合讲解。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与常规教学相融合。微课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在微课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与课堂的教学主题相关联,内容与教学环节相连贯。以练声曲为主的微课为例,教师主要讲授练声曲练习的方法、注意事项或是练声曲的范唱演示等。练习内容应该与本节课的内容相适应,从而达到微课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所以,在声乐教学法微课的开发和制作中,为方便学生在自主学习微课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可以在微课中设置暂停或是相关的提示。如果强调呼吸的作用时,学生想查看有关呼吸的练声曲或者曲目时,既可以一键进入到页面,也可自由返回。这样就可以与常规教学相融合。

2.课中微课。一是微课导入。课中微课只有8分钟的时间,教师可以利用这8分钟的时间,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短短的8分钟内获得了视觉、听觉的直观感受,并引起心灵上的感动,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二是教学过程中的微课。声乐教学的难点就是如何让抽象形象化,教师可以制作音乐节奏、韵律的微课,让学生感受由于音乐节奏的不同,不同的曲目所表达的内涵、情感也不同。在这种亲身的感受中,产生学习体验,激发体验的热情,从而形成属于自身的乐感、音乐激情。

3.课后微课。在教学结束后,通过课后微课,完成拓展和学生自主展示等内容,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为学生展示提供平台。

例如,在《歌曲的选择和表现》中,除了课堂上教授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曲,歌唱表演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眼睛、手势、表情、形体、情感)外,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后选择一首适合自己的歌曲进行表演唱,并录成小视频上传。教师可以在课下和学生进行互动,同学们之间也可以相互观摩,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微课给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学习,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学习。学生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查漏补缺,弥补课堂学习上的不足。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手持移动终端产品的升级换代,基于微课的远程学习、在线学习、移动学习将越来越普及。这种学习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的“泛化”,必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带来强有力的冲击,从而满足学生随时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对于教师,从电子备课、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课后反思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诸方面,将是革命性的突破。微课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革新了传统的教研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在丰富的微课资源库中,立足校本研修,开展区域网络教研,微课可以大显身手,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微课在“重视引导,微处入手,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体现出了现代科技与音乐教学的有机融合。既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专注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微课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出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习惯、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在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我们把微课引入传统教学的目的所在。

猜你喜欢

声乐知识点微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