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语篇的多模态话语互动意义构建

2018-02-22孙凯元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符号学语篇模态

孙凯元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7)

一、引言

新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然而,当提到什么是确切的新闻时,要给出一个一致的答案并不容易。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美国报业编辑协会的创始人Casper Salathiel Yost将新闻视为报道发生了什么,尤其是现在发生了什么。新闻是报纸、电视、广播中对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在中国,人们普遍接受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阐明了新闻的起源。人们对于新闻的定义并没有达成一致,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对目标新闻类别的界定模糊不清,对新闻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不一致。然而,从上述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的特征。

二、多模态研究状况

近年来,多模态已被国内、国外语言学家和学者广泛分析。Kress和Van leeuwen认为multimodality是一些符号学模式在设计的符号学的产品或事件中的使用,连同这些模式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方式。Baldry和Thibault认为多模态的多样性是指许多不同的符号模式系统在意义的建构中被使用和相互结合。它涵盖了多种传播的方式和媒介,包括许多符号学的模式,如语言、图像、颜色和音乐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多模态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符号同时使用的方式。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多模态指的是在同一话语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符号模式组合与建构一个符号学的活动。根据韩礼德的理论,除了语言之外,其他的符号学模式也可以提供意义。Kress和Van Leeuwen是为视觉模式研究开发系统和全面框架的代表人物。The Language of Displayed Art(O’Toole,1994)和Reading Images(Kress&Van Leeuwen,1996)这两部作品代表了这一领域的建立。

三、新闻语篇的多模态话语意义构建

(一)意思通过文字转达

在传统的写作方式中,语言文字占主导地位。虽然在新的文化时代,文字以外的其他元素也已经被添加到文本中,我们仍然习惯于将词语作为意义表达的基本元素。我们将从传递性、语气情绪和主题结构三个方面来探讨语篇要素的意义。概念功能是信息的“内容”,即“关于”参与者参与的事件。在从句中由语言群实现,可以分为六大类,即材料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心理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在传递性这方面,新闻报道中多采用实意动词来表达新闻的主要内容。语气情绪在传达人际功能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至于语言的人际功能,韩礼德首先定义了4个主要的语音功能:问题、供给、命令和陈述。这些功能都是通过新闻语言中使用的情态动词和时态得以完成的。主题结构是意义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功能意味着演讲者或作家以某种方式构建信息,使之能够顺利地融入正在展开的语言事件中。主题是信息的出发点。

(二)意思通过图片转达

人类从来没有把语言作为唯一的交流方式。在新闻语篇中,图像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意义表达中扮演着重要的语言元素角色。图像有助于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或环境,唤起人们对环境的兴趣。人们会对图片信息的外观感到好奇,在观看之后,他们的面部表情,以及对参与者的同情感,尤其是在没有出现任何现象的情况下,他们的暗示将通过考察表征意义、互动意义来加以解释。在图片中,表征意义表现在图片展示内容的主题、人物、场景、事件背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中。互动的意义是通过接触、社会距离和态度来实现的。不同大小的框架反映了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角色和关系,使新闻画面自然而可靠。此外,经常使用画面正面的角度预示了参与者和对手之间积极的参与性和公正的关系。简而言之,新闻中元素的摆放绝不是随机的,也不是无序的,而是巧妙地设计赋予的。通过这个位置和连接选择,摄影师将表征意义和互动意义融合为一个整体。

四、结语

新闻语篇的体裁分析是研究新闻话语中的词汇、语法或表层结构,如不同类型的新闻所采用的不同词语,以及对短句子的偏好。内容分析是研究内容的渠道,包括最常用的单词的频率、文本的概念等。大多数MDA研究都不平等地处理了语言和其他方式,忽略了有机整合和不同模式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MDA的热门话题广告、海报、漫画等多通道新闻仍然是值得挖掘和探究的。

[1]李建红.语篇整体性建构的途径[J].外语学刊,2009(02):30-32.

[2]袁新华.认知视角下的语篇整体性构建研究[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10(04):56-57.

[3]赖芳芳,许祖华.语篇分析在翻译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01):34-35.

猜你喜欢

符号学语篇模态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翻译符号学的三域问题剖析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法律翻译对等研究
日版《午夜凶铃》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