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与肉的碰撞
——配音与录音的关系

2018-02-22张玉龙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录音师录音情绪

张玉龙

(山西传媒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谈到“配音”,很多人会想到目前火热的电视栏目《声临其境》,在这个栏目中,很多当红艺人和配音界的领军人物纷纷拿出看家本事,凭借个人艺术修养向人们展示了配音的魅力。众人在被那些炫酷的配音技巧和多变的人声特质吸引时,往往忽视了完成配音作品更出彩的另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配音的录制和后期制作部分。

影视剧作品当中的配音和录音部分往往被看作是“二度创作”。所谓“二度创作”,是指在已有的艺术创作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创作活动,它是一种再创造的劳动。[1]配音创作是在文字和形象共同提供的依据和约束下进行的再创造,配音的录音更是在已有作品的限制下进行的有限度的创造。

一、两者“二度创作”的基本范畴

配音是指译制影片或电视剧时,用某种语言录音代替原片或者原剧上的录音。[2]也就是说由于某些原因,由配音演员为已经完成的电影或电视剧中某一角色完成台词的录制。配音是一门语言艺术,是配音演员们用自己的声音和语言在荧幕后、话筒前塑造和完善各种活生生的、性格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的一项创造性工作。要求配音演员在原片演员已经创作完成的人物形象基础上,为人物进行语言上的再创造,使人物形象经过配音变得更丰满、更富有立体感。

说到后期配音,不可避免地会说到ADR,但是很少有人能弄懂ADR的真正意思,只是照搬名词和形式,没有搞懂ADR到底什么东西。ADR的全称是Automatic Dialog Replacement或者 Automated Dialog Replacement。ADR翻译为自动对白重置,意思是根据现场的录音进行对白的修正录音工作,而这个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现场录音的不足,现场录的同期人声不能用是因为有不是可控制的、不想在片中出现的环境噪声。ADR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场景,同期声仍然是最好。所以本文中谈到的录音的范畴是配音录制,和ADR是两个概念,所以不要将两个概念相互混淆。所以我们先来明确下文提到的配音录制所涉的范围,主要包括演员的对白、旁白、独白、群杂、气息反应等。

二、两者“二度创作”的基本手段

配音和录制是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内同时进行的,两者密不可分,相互影响。

(一)配音当中的“一个也不能少”

生活积累、技术磨炼、艺术创造、理性分析对于配音演员来说“一个也不能少”。

对于配音演员来说,其创作空间是密闭的录音间。创作对象是屏幕当中的人物及人物所处空间传达出来的所有信息。配音其实就是在原先同期演员表演的基础上再表演一遍,即核心是表演,那么存在的客观问题就是配音演员如何抓住同期演员的表演特征,同时还能够为同期演员的表演增光添彩。著名配音导演吴红涓女士曾说:“一个配音演员的功底不在于嗓音技巧,不在于音色华美,而在于生活阅历和生活品质,因为往往是这些因素影响了一个配音演员给出的角色质量的高低。”也就是说,只有平时文化上量的积累,在配音时才能有敏感的艺术感受力和从容的艺术表现力。首先要保证演员表演真实到位,要做到真实到位,除了演员平时生活的积累,同时对原作的解析和人物的分析也同样重要。通过看原片,寻找塑造声音语言形象的依据来确定人物语言的性格和声音色彩的运用,同时需要进一步理性分析,诸如了解原作发生的时代背景、厘清原作的事实事件,把握同期演员的表演特点,同时客观地看待同期演员的表演,不能一味模仿,要帮助同期演员更好地完成表演任务,总结原作人物行为的前因后果,这样才能够在每一场戏中准确表现人物,甚至可以用声音的情绪来弥补同期演员在表演时的不足。

(二)录音时的“步步紧逼”

在保证声音质量的基础上,对配音演员的保护、帮助配音演员情绪上的连贯和发挥其最好的状态是录音时录音师需要时刻注意的问题。

首先需要严格把控声音质量,录出来的台词要干净饱满。配音录音工作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全片配音,如译制片或动画片,这类影片通常都是由专业的配音演员来配合完成;而另一种是为了补救同期录音的不足,比如因拍摄现场环境嘈杂导致台词听不清楚,或者演员在现场表演时情绪到位但台词没说清楚等情况,那么后期需要把演员请到录音棚里进行二次表演。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首先保证的是声音的质量,对于专业的配音演员来说,发声、入戏等都不是大问题,但是同期演员进棚进行二次表演时,发声方面可能就不好控制,因为表演都是有对象的,所以当同期演员独自面对话筒时很难调动情绪,这时可能需要导演进到棚里和演员对戏,或者为演员讲戏,从而更快地把演员带到戏中重现拍摄场景;还有一种情况是演员不刻意看画面为自己的戏配音,而是在棚里配合肢体动作重新表演一遍,那就需要录音师通过调整话筒位置来配合演员的表演进行录制。

解决了声音质量问题后,演员情绪的连贯在一场戏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整场戏都是在怒吼或者哭泣,就需要陪演员多看几遍画面,踩好表演点,争取在实录的时候一次到位,因为这种在平时生活中不常见的情绪需要演员时刻准备爆发是很不容易的,演员的心理此时此刻会比较脆弱,同时也很疲惫,毕竟多次嘶吼和哭泣是很消耗体力的,所以在保证声音质量的前提下通录一遍,然后根据导演的要求单独补几个点,切忌在演员情绪爆发的过程中突然停止录制,这样不仅会阻碍演员表演,还会引起演员心理上的不适,最终妨碍配音的进度。

“步步紧逼”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在录音时免不了有“punch in”的手法,录音师除了具有眼明手快的基本操作能力以外,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看戏”,能够同演员一样看懂每场戏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判断演员是否表达对了这场戏的含义,能够主动帮助演员“顺戏”,监督口型的长短,及时停止及时开始,不浪费宝贵的配音时间。需要强调的是,录音师不仅是配音

导演身边的操机员,而且是懂戏的、有技术的声音创造者,所以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知识的积累也必不可少。对于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观众往往更关注台前的演员,鲜有关注幕后的工作人员,殊不知决定一部作品质量的重中之重都是幕后工作人员。对于一部需要配音的作品来说,配音是它的灵魂,而承载灵魂的必然是它的肉体——录音,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李力宏.表演艺术之有声语言再创造——影视剧配音创作浅析[J].当代电影,2007(6):95-98.

[2]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商务印书馆,1996:861.

猜你喜欢

录音师录音情绪
译制片录音师的艺术修养及艺术素质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Listen and Choose
Listen and Color
录音师星星狐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译制片的录音师具备的艺术素质和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