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外妊娠青少年的避孕相关知识调查

2018-02-20秦茂华苑晓微邓继红储丽萍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失败率避孕措施青年组

秦茂华 苑晓微 邓继红 张 雯 储丽萍

云南省昆明市妇幼保健院( 650031)

随着青少年性成熟提前,性行为年龄普遍提前,青少年的妊娠问题日益严重[1]。世界卫生组织近年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全球约有4800 万女性进行人工流产,其中50%为年龄在24 岁以下[2-3]。研究表明,青少年女性人工流产可导致生殖道感染、不孕症等妇科疾病的增加[4]。本文通过对人工流产的青少年避孕相关知识的调查探讨,为针对性提供适合年龄特点的生殖健康宣教提供依据,以有效降低青少年人工流产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16 年5 月—2017 年4 月在本院自愿接受人工流产的青少年意外妊娠者745 例。对象年龄(20.5±2.3) 岁(15~24 岁) 。按年龄分组,15~18 岁为青少年组(263 例) 和19~24 岁为青年组(482 例) 。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人工流产手术宣教前由调查对象填写,问卷采用知情同意及匿名方式填写,现场收回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妊娠史、本次人工流产的原因、避孕知识来源、知晓状况和避孕措施使用情况等。分析不同年龄段青少年避孕知识的认知情况。

1.3 统计方法

用Excel 2003 录入数据,应用SPSS 18.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发放问卷745 份,回收有效问卷745 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2.2 避孕措施的知晓情况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表2 两组调查对象对各种避孕措施的知晓情况比较[例(%)]

2.3 本次意外妊娠的避孕措施使用情况

青少年组本次意外妊娠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比率高于青年组( P<0.05) ,两组使用避孕套的比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所有调查对象均无使用皮下埋植避孕。避孕套以外的其他避孕措施使用率青少年组均低于青年组( 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本次意外妊娠的避孕措施使用情况比较[例(%)]

青少年组与青年组青少年对安全套避孕及阴道避孕环的知晓情况比较无差异( P>0.05) ,对其他避孕措施的知晓情况青少年组低于青年组( P<0.05) 。见表2。

2.4 人工流产相关风险知晓情况

不了解人工流产风险的比率两组比较有差异( P<0.05) ;知晓人工流产可导致月经紊乱及生殖系统感染的风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表4 两组人工流产相关风险的知晓情况比较[例(%)]

2.5 流产后立即落实避孕措施情况

所有调查对象行人工流产手术前均进行了避孕相关知识的宣教。本次人工流产后1 个月由流产后关爱( PAC) 服务咨询员电话随访了解及统计本次流产后立即落实避孕措施,青少年组高于青年组( P<0.05) 。见表5。

表5 两组流产后立即落实避孕措施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3.1 避孕措施知晓情况分析

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青少年避孕指南指出,禁欲是唯一可以保证100%有效预防意外妊娠的手段,但青少年中能够严格遵从禁欲的比例非常低,为避免青少年意外妊娠,提供安全可靠的避孕手段和避孕知识是必要的。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青少年组对避孕措施的知晓情况前3 位依次为安全套避孕( 79.1%) 、体外射精( 52.5%) 及紧急避孕药( 34.2%) ;青年组前3 位的分别为放置宫内节育器( 94.0%) 、安全套避孕( 83.8%) 及体外射精( 79.5%) ,结果提示:青少年女性常用的避孕措施为安全套避孕、体外射精、紧急避孕药及放置宫内节育器。与刘俊霞等调查结果一致[5]。男性避孕套是青少年最常用的避孕方法之一,且可以预防性传播疾病,严格正确使用的避孕失败率为2%,但青少年使用失败率更高[6]。据报道,约57%青少年采用体外射精避孕,失败率达22%,无法避免性传播疾病,不推荐青少年使用[7]。紧急避孕药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但不能作为避孕方法频繁使用。放置宫内节育器是一种长效可逆避孕方法,其避孕失败率<1%。美国妇产科学会、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放置宫内节育器为青少年一线避孕方法,同时也是我国已婚女性最常采用的避孕措施。本次调查两组青少年对阴道避孕环的知晓率均为最低,主要源于对其不了解,一项纽约的多中心临床观察,使用阴道避孕环的避孕效果与口服复方口服避孕药的效果相似[8]。

3.2 意外妊娠的病因分析

有研究表明:49.6%的女性不知道紧急避孕措施或是把避孕套、体外排精等当做紧急避孕措施,14.6%的人甚至认为人工流产可以作为一种避孕措施。青少年女性,因不了解各种避孕措施、缺乏相关知识,并未及时获取避孕方法,不能做到安全、有效的避孕,再加上广告宣传的影响,是造成我国青少年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9]。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青少年组中未采取避孕措施者占到73.4%,而采取避孕措施的青少年中,较频繁的避孕方式为避孕套、体外射精及紧急避孕药,提示因缺乏避孕知识及意识是导致低龄人群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年约有8000 万意外妊娠,1500 万年龄在20 岁以下,其中多为非意愿妊娠。在未婚妊娠中未采取防护措施者占到94.0%[10-11]。因此,在今后生殖健康宣教中,一定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安全性行为、避孕方法的宣教。青年组的问卷调查显示,37.6%的青少年女性未采取避孕措施。采用较频繁的避孕方式为安全期、体外射精及紧急避孕药。虽然青年组青少年大部分有避孕意识,但缺乏避孕相关知识,避孕措施使用不当、方法低效是未导致这一群体意外妊娠的重要原因。据山东省的一项关于婚青少年妊娠病因调查中显示,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者占47.8%,避孕失败者占52.2%,不同的经济状况、文化素养、和性观念是导致未婚先孕的重要原因[12]。有文献报道,安全期、避孕套和体外射精是导致避孕失败的前3 位原因,虽然这3 种方法具有简单、方便、经济等优势,但是避孕效果不理想,失败率较高,主要与能否正确计算安全期、避孕套使用技巧和方法及体外射精时机的掌握密切相关[13]。青少年选择避孕措施时需要考虑安全性、有效性、可逆性、易获性及不影响身体发育等因素[14-15]。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14 家机构承认并承诺,呼吁为所有性活跃的青少年( 从月经初潮~24 岁) ,提供尽可能多的避孕相关知识及制定青少年避孕指南,引导青少年选择适宜有效的避孕方法,特别推荐皮下埋植及宫内节育器等长效可逆的避孕方法,降低非意愿妊娠的发生[16-17]。

3.3 流产后立即落实避孕措施的临床意义

人工流产术后如不能及时落实高效避孕措施,将会增加重复流产的发生。美国妇产科学会指南中也指出,产后即时落实长效可逆的避孕可有效地降低意外妊娠率和延长生育间隔[18]。本研究结果显示,流产后立即落实避孕措施: 青少年组低于青年组,青年组避孕措施立即落实情况明显好于青少年组。虽然本院已成立PAC 门诊,但本次调查结果表明,PAC 工作仍需加强,而人工流产后立即落实高效避孕措施做为PAC 工作的重点,仍是今后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造成了人们对“性”的错误观念,阻碍着我国性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缺乏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性生殖健康教育。除了生殖生理、性生理、性心理知识外,还应包括避孕、人工流产等知识。在学校内外,科学地提供正确和综合的避孕方法,同时消除青少年人群使用避孕措施的经济障碍,使所有人都负担得起[19]。

猜你喜欢

失败率避孕措施青年组
种植体早期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
失败率33%
失败率33%
计划生育服务对女性人工流产后避孕措施的影响分析
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影响
刍议糖尿病女性不宜采用节育环避孕措施
韩梅: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滑女子青年组双料冠军
1504例铁路职工心电图分析
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人工终止妊娠术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干预效果观察
把失败率99%的事坚持做它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