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软笔书法教学中渗透书法文化教育

2018-02-19赖英

新教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曹全碑结体章法

赖英

“篆、隶、楷、行、草”为我国五大书法字体,笔墨纵横汪洋,点画顿挫奔放。谭万宝在《试论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一文中写道,书法艺术具有外在的形式美和内在的意蕴美。形式美具体表现在点线美、结体美和章法美,意蕴美则表现为丰富的审美意象和抒情性。

隶书上承籀篆,下启楷书、行书、草书,在书法史上有着独特的艺术地位,为现代文字及书法艺术奠定基础。隶书笔画、结字、章法等比较简单,形态与现代文字更为接近,适合初习书法者,特别是刚刚书法入门的小学生学习,能有效激发兴趣,培养其学习自信心。2011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全国中小学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书法艺术之魅力。本文,笔者将以五年级隶书软笔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在小学软笔书法教学中渗透书法文化教育。

一、现场演示,展示点线美

书法笔画充满生命力,点线结合成字,趣味横生。课前,学生摆正笔墨纸砚。上课伊始,笔者现场挥笔书写“为人师表”四个大字,给学生视觉冲击,使之直观感受隶书点线。接着,笔者抛出问题:“这一作品和你平时书写的楷字体有何不同?应该是什么字体?它的点线有什么特点?”

教师展示书法功底的环节,一方面为了触发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一方面是通过现场展示隶书点线成字过程,创设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隶书的距离。问题的抛出,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探究学生相关书法知识的宽度,使之明白中国汉书书写不仅仅只有楷书,鼓励其多学习课堂之外的知识,以弥补课本知识的局限性。

随之,师生通过共同观察隶书作品“为人师表”,整体感知隶书点线与楷书的不同之处:楷书突出正中笔画;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笔画圆润,横如飞雁,竖如悬针,点如坠石,撇如小舟,钩如弯刀,捺如发弩,绰约多姿。但隶书又与其他书法有共同之处——同样点线富含力度,刚柔并济,整体宛若浮雕,不失立体美感。

与此同时,笔者适时用讲故事的方式,图文并茂地介绍隶书的起源与发展史:战国开古隶先河,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在唐宋元明朝代逐渐衰弱,清朝再次迎来春天;隶书可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笔者还补充讲述了秦人程邈创制隶书“以趋约易”,帮秦始皇解决奏事繁多和篆字难制两大难题的传说。这些能帮助学生感受隶书的历史温度,消除心理隔阂,以方便开展教学。

二、名帖展示,感受结体美

“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每种字体的外在特点各有侧重,但结体美同中有异。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笔者出示楷书、篆书、隶书三种字体的图片,抛出“对比这三种字体,谈谈隶书在结构特征上呈现什么特点”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师生共同探究隶书主要特点:字形扁方,多呈宽扁状,横画长而竖画短,布白匀称,以波磔笔为主笔法,结体大多横平竖直。

接着,笔者出示隶书代表作之一的《曹全碑》拓片。该隶书扁平舒展,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构匀整著称,清万经评其曰:“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曹全碑》上的“共”“美”等字收放自如,“米”横平竖直,“李”“身”主笔突出,笔者均通过幻灯片放映拓片向学生进行展示,加深学生对结体美的印象,提升其判斷与审美能力。

三、介绍名家,欣赏章法美

在欣赏结体美之后,笔者出示《曹全碑》局部正文拓片,要求学生观察点画、结构、横向字距、纵向行距等之间有什么特点,并请学生回忆所见过的书法作品上除了字以外还有什么,导入章法美。

章法美,即整体美,是正文、落款、钤印、纸张幅式等综合元素的有机统一。为拉近学生与隶书名家的距离,笔者选取福建宁化的古代隶书书法名家伊秉绶先生的作品与学生探究章法之美。伊先生的隶书作品结体方正,分布均匀,错落有序,淡化波挑,简洁明朗,而又不失其豪迈大气的人格精神。书法界用“正、大、简、拙”形容伊先生的隶书作品,认为他的作品“成拙方为巧,入愚始见奇”。

本环节末,笔者再次展示上课伊始的书法“为人师表”,与学生一起补充落款与署名,以形成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展示章法美。

四、书写练习,感悟意蕴美

(一)何为意蕴美

书法史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变迁。无声的书法作品之所以打动人,与作者的时代背景、人格品性、取材立意、运笔技巧等密不可分。书格体现人格,欣赏磊落善政的伊秉绶的作品,我们也会为其方正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笔者认为,意蕴美包含意象美,即书写内容要美,比如写“清风明月”“大好河山”往往比“乌云密布”“残垣断壁”等令人舒心;写富有文化精髓的字句,如写“寿”“福”,唐诗宋词、妙文佳联等,会如春风涤荡人心,“为人师表”更比“误人子弟”振奋人心。意象融入情感构成意境,影响心境。一笔一画勾勒着作者的心境,堪称有意境的线条,每一幅作品都是作者个人自我的表达。书法作品审美价值的高低,与内容、情感思想往往成正比。

(二)创设氛围,临摹练习

临摹是书法入门的第一步。要做好临摹书写,作品背后的故事、作者书写时的心境往往是要先去体会了解的。在前面环节中,学生对隶书的起源发展、结构特征、名家碑帖有了一些了解,这一环节笔者指导学生动手练习《曹全碑》横画写法,引导学生感受笔意,并通过放背景轻音乐创设意境。

横画是隶书中有特色的笔画,往往以“横飞”为美,笔者先讲解起笔、行笔和收笔要点,让学生先行模仿书写。接着,笔者示范平横和波横两种横画写法:平横呈水平状,一般逆锋起笔,折笔中锋运行,回锋收笔或露锋收笔,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波横是指横画具有俯仰之态,一般逆锋起笔,折笔重顿,形成“蚕头”,然后提笔运行,至收笔处顿挫出锋,形成“燕尾”,亦有“蚕头小燕尾大”的现象。笔者还播放名家讲解《曹全碑》中横画书写要点的视频,让学生观察长横“按、提”之间的变化。之后,笔者再做长横演示,并让学生书空后用墨练习。笔者巡回指导并相机提醒坐姿与握姿,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鼓励其临摹几个字并落款,以完整感受隶书书法魅力。最后,展示学生临习成果,点评书写情况。

在书法教学中渗透书法文化教育,呈现中国书法点线、结体、章法和意蕴之艺术魅力,让学生爱上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项需要长久实践的课题。笔者以软笔隶书入门教学作为书法文化渗透尝试,以期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自觉观察、思考、感悟书法艺术,临帖、练习乃至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书法创作,继承并传播书法文化。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安市大湖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黄晓夏)

猜你喜欢

曹全碑结体章法
例证段的基本章法
张健书法作品
规范化的清代刻本宋体字与楷书结体差异浅析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一)
让章法更好看的九个方法
助建脚手架 写作显章法
行书章法浅析(三) 章法创造完善字形
对临《曹全碑》之二
对临《曹全碑》之一
结体:小学软笔楷书教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