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

2018-02-15杨晓波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疗效

杨晓波

【摘 要】目的: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应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8例为观察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在各项手术指标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在瘢痕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以上几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改良小切口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低、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可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实施。

【关键词】 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结节;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255-01

甲状腺结节是发生在甲状腺的肿块,临床较为常见,肿块可随着吞咽动作与甲状腺一起移动。造成甲状腺结节的病因较多,甲状腺退行性变、甲状腺炎症等均可出现甲状腺结节的表现。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颈部解剖结构复杂,常规切口手术不仅造成术后瘢痕明显,并且术中出血量多,增加患者痛苦。近年来,微创手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观察改良小切口手术在甲状腺结节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我院作出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8年2月间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8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T或彩超检查确诊。根据临床治疗中手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39例患者中,男15例、女24例,年龄30~58岁,平均年龄(46.7±1.4)岁,结节直径1.1~3.7cm,平均(2.9±0.7)cm;对照组39例患者中,男16例、女23例,年龄29~59岁,平均年龄(46.5±1.7)岁,结节直径1.0~3.9cm,平均(3.0±0.8)cm。需排除存其他脏器严重病变者。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在对照组患者中开展常规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行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于胸骨切迹上做一横向切口,长度在8~9cm间,逐层切开颈阔肌和颈深筋膜,分离甲状腺外科被膜,根据患者病情实施甲状腺全切术或次全切除术,最后缝合切口,放置引流管。在观察组患者中开展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行颈丛麻醉联合局麻,患者取仰卧位,将头颈部适当抬高,使头颈处于前伸位,暴露颈部。常规皮肤消毒,在颈前中线做切口,长度在3~5cm左右,逐层切开皮肤、颈阔肌和颈深筋膜等,游离皮瓣。将颈白线纵向切开,分离甲状腺被膜后使患侧甲状腺暴露充分。观察甲状腺结节的位置、大小、光滑度和硬度后进行切除。于气管表面将峡部血管实施钝性分离并断扎,充分离断甲状腺静脉,使其下极游离并切除上极血管。切除过程中需要保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不受损害。最后无菌冲洗创口,止血并逐层缝合,放置引流。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进行比较,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比较两组患者对瘢痕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瘢痕满意度通过切口瘢痕满意度评分系统(NSS)进行评价,满分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取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5.3±11.7)min,住院时间为(5.4±2.3)d,术中出血量为(38.6±12.7)mL,切口长度为(3.2±0.5)cm;對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07.5±20.8)min,住院时间为(7.8±3.6)d,术中出血量为(60.7±16.5)mL,切口长度为(6.9±0.9)cm。在以上各项手术指标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对瘢痕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瘢痕满意度评分为(9.3±0.4)分,对照组为(7.1±1.0)分。观察组患者对瘢痕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39例患者中,发生颈部紧缩麻木、颈前区疼痛、切口粘连各1例,无皮下结节和吞咽困难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7.69%(3/39);对照组39例患者中,发生颈部紧缩麻木2例,颈前区疼痛2例,切口粘连1例,皮下结节1例,吞咽困难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95%(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甲状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腺体,属于内分泌器官,其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解剖结构十分复杂,因此在手术切除时需要十分小心,避免损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等周围神经和组织。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虽然临床疗效确切,但存在诸多缺点。首先,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切口较大,不仅影响美观,并且术后恢复较慢;传统切口会对患者颈前正常血供和淋巴回流产生破坏,因此术后皮下结节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过程中切断了颈前肌群,因此患者易发生术后头痛、颈部活动受限及颈部麻木紧缩感;另外,传统手术操作难度大、术中出血量多。以上缺点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并且极不利于术后恢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随着微创手术的推广,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小切口手术不仅切口小,术后瘢痕不明显,并且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在小切口手术中,颈前肌群不必切断,因此,减少了横断肌肉缝合所出现的各种术后并发症[1]。另外,患者切口周围神经感觉障碍不明显,舒适度更高[2]。在此次研究中,在各项手术指标中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在瘢痕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改良小切口手术用于甲状腺结节切除中具有明显优势,可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卫勇.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0):115-116.

[2] 叶德生.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6):10916.

猜你喜欢

甲状腺结节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蒙古族与汉族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对比调查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对照研究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